死神與少女

埃貢·席勒畫作

奧地利畫家埃貢·席勒的一幅畫,體現出席勒不得不與情人分離的恐懼與痛苦。這幅油畫創作於1915-1916年,正是席勒與威利分手徠、與妻子愛迪絲(Edith Harms)結婚的時期。他們相依相偎,相親相愛。但是由於經濟等原因,席勒選擇了愛迪絲而不得不與威利分離。

個人履歷


埃貢·席勒,出生於奧地利的圖爾恩,逝於維也納。他是繼克里姆特之後,20世紀初奧地利繪畫巨子,表現主義大畫家。

人物生平


徠16歲的席勒考入維也納美術學院,在克里姆特指導下學習,並結識了科柯施卡。他的畫最初受學院派和印象派影響,打下堅實的造型基礎。當他結識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後,作品具有明顯的裝飾風格,這表明他受到新藝術派——青年風格阿拉伯式圖案的強烈影響。如果說克里姆特的藝術是從象徵主義走向表現主義,而席勒則已走進純粹的表現主義天地。

畫作背景


席勒後期的藝術不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響,還直接受尼采和佛洛伊德心理學的啟迪。他毫不掩飾地表現了那個時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繪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靜態的,無論是什麼樣的形態都像處在驚恐不安狀態,生的慾望和死的威脅交織成可怕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的作品。他筆下的人物形體瘦長,那冷峻剛直的線條令人震顫,他強調形象清晰的外輪廓,喜歡用紅、黃和黑色來表現強烈的情緒。他除對人物表情動作的誇張刻畫外,著意描繪人物神經質的情緒。為了創作他處於緊張不安的人物情態,他還深入到瘋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態和動作,表現出一種類似啞語的動作表情。
1915年第一次大戰中他被征入奧地利陸軍,他在軍中仍繼續作畫,達到多產和高水平。他的藝術風格在表現派中是獨一無二的。

畫作內容


死神與少女[埃貢·席勒畫作]
死神與少女[埃貢·席勒畫作]
這一幕發生在那紅色或黃色房子里的任何一間,發生在你能夠找到的任一角落。少女跪拜在死神面前,摟抱住了他,無限依戀。兩眼望著另一面,那邊可能是扇窗子,可以望見外面的景色。少女有些猶疑。少女穿紅黃相間的綵衣,不及膝,底邊有尖尖的稜角。死神是個穿黑袍子的男人,俯身靠向少女,頭並著頭,似乎在她耳邊輕訴。他的手安放在少女的紅色短髮上,指節細長,不見拇指。這似乎是席勒的一個標識。男人的臉上充滿著憐憫安慰驚恐或不可知。仿若一個男人與自己的心愛的女人告別。人性化了的死神。他們相依相偎,相親相愛。此情此景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