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東街村
富東街村
富東街村曾用名東關市、岳尾街、子超路、東風街,位於福建省德化縣城關東部,現為潯中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街區總面積0.7l平方公里,下設5個居民小組。1999年末有725戶2526人,華僑1450餘人,黨員43名,工業產值140萬元,居委會財政收入16.5萬元,人均純收入4710元。富東街地處城關,平均海拔440米,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 8~19%,年降雨量1750~1850毫米。
富東街村原屬城關鎮(龍潯鎮),1963年5月設立,1997年城關兩鎮區域重劃后歸潯中鎮。富東街境內有龍潯山(又稱駕雲亭山),主峰海拔549米,現已開闢為龍潯公園,園內花木蔥鬱、樹木繁多,有多種珍貴林種、花卉,是遊客、居民休閑的好去處。境內還有始建於公元1276年間的聚星宮等多處名勝古迹。
1997年7月至1999年5月,該街進行了縣城第四期舊街改造后,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街區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1999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籌集資金購置了2套套房作為辦公場所,解決了“有址議事”問題,並建立了“富東街物業管理中心”,通過加大對街區衛生、治安等的管理力度,優化兩個文明建設環境。多次被市、縣授予“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目前,該街治安狀況良好,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1畝(其中:田30畝,地251畝),人均耕地1.84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11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4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畝,荒山荒地320畝,其他面積590畝。
該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7戶飲用井水。有37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7.5%和6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佔總數的40.54%和27.0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5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有效灌溉率為10.6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25萬元,佔總收入的43.23%;畜牧業收入6.2萬元,佔總收入的17.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4頭,肉羊40頭);林業收入4.99萬元,佔總收入的14.15%;第二、三產業收入2.06萬元,佔總收入的5.83%;工資性收入4.27萬元,佔總收入的12.11%。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7.84%),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6人。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7戶,共鄉村人口153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6人。其中農業人口153人,勞動力72人。該村以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49人漢族4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1.3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3公里。該村沒有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27.03 %。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函關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腰街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2.5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3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28人。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