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貓場鎮的結果 展開

貓場鎮

貴州大方縣貓場鎮

貓場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地處大方縣西南部,東與鼎新鄉接壤,東南、南、西與納雍縣隔河相望,北接七星關區、大方縣綠塘鄉。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52千米。總面積102.2平方千米。

民國三年(1914年),屬大定縣,時稱以列貓場。1984年5月,改貓場鎮。截至截至2020年6月,貓場鎮轄6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長征村。

2011年末,貓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32元。截至2018年末,貓場鎮有工業企業4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2021年,大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貓場鎮人口為29280人。

基本信息


貓場鎮
貓場鎮
貓場鎮位於大方縣西部,距縣城約51公里,東與鼎新鄉相望,南抵瓜仲河,西與納雍化作、董地鄉接壤,北與綠塘鄉、畢節岔河、納雍東關鄉相連。貓化公路直通納雍、水城。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長約21公里,總面積10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234畝。全鎮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1個村民組,總人口321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1916人,是漢、苗、彝等多民族雜居的鎮。歷來為大方西部物資集散地、商貿重鎮。

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屬大定縣,時稱以列貓場。
1953年4月,貓場、壁腳2行政村合併為貓場鄉。
1958年9月,貓場鄉改公社;同年11月,公社改管理區。
1961年10月,成立貓場公社管理委員會,屬坡腳區。
1984年5月,改貓場鎮。
1991年12月,撤區並鄉建鎮。

行政規劃


2011年末,貓場鎮轄貓場社區和碧腳、長征、長砂、聯合、箐口、水淹塘、五丫、新民、興合、永久、永樂11個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12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貓場鎮轄6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長征村。
貓場鎮區劃詳情
貓場社區永樂社區碧腳社區五丫社區
聯合社區長沙社區箐口村興合村
永久村水淹塘村新民村/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有新的舉措,貓場客運站已規劃建設實施。
2011年末實有鄉鎮和農村房屋建築面積6824000平方米(其中鄉鎮和農村住宅建築面積6098000平方米。有零售商業點122處,從業人員218人,飲食業點46處、從業人員94人,其它服務行業83處、從業人員174人。
固定資產投資324萬元(其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56萬元)。
有裝機容量3480千瓦的瓜仲河溶洞電站和裝機容量9600千瓦的仙人洞電站,全年用電量達1000萬千瓦時。自來水引用水源來源於石板河水庫,年供水量3810000立方,現新的水處理廠正在規劃建設中。

自然資源


貓場鎮海拔不高,氣候宜人,降雨充沛。盛產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花生、柑桔、櫻桃等經濟作物,經果林已成規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硫磺儲量豐富。境內有國營勞改硫磺廠1個,年產6萬噸水泥的股份制企業1個,裝機容量3480千瓦溶洞電站1個,9萬噸煤井1個,3萬噸煤井4個。風光旖旎的九洞天以其獨有的山雄水奧令前來旅遊觀光的賓客嘆為觀止。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貓場鎮境內西、東、北三面環山,屬中山地貌類型,地勢略呈北高南低,最高點位於新民村商家寨,海拔1910米;最低點位於永樂村坪子,海拔1140米。

氣候

貓場鎮多年平均氣溫13.3℃,1月平均氣溫3.1℃,7月平均氣溫22.1℃。無霜期年平均2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40毫米。

水文

貓場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六衝河(界河)由北向南,流入烏江,境內河道長11千米。

自然災害

貓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低溫、霜凍等。最嚴重的低溫災害一次發生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涉及境內11個村,受災面積達1.6萬畝。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2011年5月,造成1萬畝玉米受災,減產3萬千克。

資源

貓場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無煙煤、硫鐵、石灰岩、大理石等,其中無煙煤地質儲量3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2.1億噸,集中分佈在西南部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2萬噸。
2011年末,貓場鎮有耕地面積16222畝,其中水田3200畝。
2011年末,貓場鎮有林地面積4.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0%。

人口


2011年末,貓場鎮轄區總人口35475人。另有流動人口8555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9414人,佔26.54%;15~64歲24130人,佔68.02%;65歲以上1931人,佔5.44%。2011年,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1人。
截至2018年末,貓場鎮戶籍人口41063人。
2021年,大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貓場鎮人口為29280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貓場鎮學前幼兒175人,學前班7個,在校生402人;小學16所,在校生5031人,專任教師2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1所,在校生2319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3%,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337.75萬元,比上年增長6.39%。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貓場鎮有文化專業戶8個,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1.3萬冊;文化藝術團2個,會員150人。
2011年末,貓場鎮有線電視用戶0.03萬戶,入戶率3.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貓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門診部(所)15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9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5人。
2011年,貓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8萬人次。
2011年,貓場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2%。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貓場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3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1%。

社會保障

2011年,貓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戶,人數104人,支出24.28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94.5元,比上年增長80%;城市醫療救助163人次,支出23.7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958人次,支出34.7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85戶,人數7119人,支出42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05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6人。60周歲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27萬人,參保率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貓場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5萬份(冊)。
2011年末,貓場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800戶,行動電話用戶9000戶,寬頻接入用戶400戶。

基礎設施

能源
貓場鎮有發電企業1家,2011年發電0.05億千瓦時,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05億千瓦時;有煤炭企業3家。
給排水
2011年末,貓場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381萬立方米,居民自來水入戶率91%。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貓場鎮鎮區有花壇25個,綠化面積0.5萬平方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因當地土司安氏以寅日為市場交易日而得名貓場。

交通設施


貓場鎮交通方便,馬場至九洞天通鄉油路在明年三月一日全面建成通車,貓化公路(貓場至納雍化作)橫穿境內,交通四通八達,班車可直達貴陽和深圳等地。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末,貓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32元。2011年,貓場鎮財政總收入332.01萬元,比上年下降25.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96萬元,比上年下降14.79%。
2011年末,貓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32元。截至2018年末,貓場鎮工業企業4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農業

2011年,貓場鎮農業總產值5911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4%。
貓場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貓場鎮生產糧食4998噸,其中小麥516噸,馬鈴薯1023噸。
貓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貓場鎮生豬飼養量1.4萬頭,年末存欄1.05萬頭;牛飼養量0.03萬頭,年末存欄0.029萬頭;家禽飼養量2.5萬羽。
2011年,貓場鎮經果林種植面積0.8萬畝,主要品種有櫻桃、柑橘、核桃,杏等;中藥材種植面積0.7萬畝。
2011年,貓場鎮有農業機械15台;名特優農產品有茶葉。

工業

貓場鎮形成以建築材料、飲用水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貓場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35萬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3%。
2011年,貓場鎮有業企業11家,從業人員21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商業

2011年,貓場鎮有商業網點293個,從業人員610人。
2011年,貓場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33億元,比上年增長12%;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2億元。

金融

2011年末,貓場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821.96萬元,比上年增長39.34%;各項貸款餘額3331.56億元,比上年增長17.68%。

電信業

2011年,貓場鎮電信業務收入665萬元。

內設機構


(一)黨政辦公室
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鄉鎮黨委、人大、政府的日常工作;承擔紀檢監察、組織人事、機構編製、宣傳、統戰、人民武裝、文秘、檔案、信訪、計劃統計、工青婦等各方面的綜合協調、服務和督促檢查工作;承擔政協委員聯絡聯繫工作;指導、支持和幫助村(居)民委員會依法開展村(居)民自治活動;承辦鄉鎮黨委、人大、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加掛黨的建設辦公室牌子的鄉鎮同時負責黨建辦的工作。
(二)社會事務辦公室
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民政、救災救濟、民族宗教、環境保護、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衛生防疫、勞動和社會保障、老齡、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工作;承辦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經濟發展辦公室
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農村經濟、扶貧開發和農業綜合開發及其他產業開發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農牧、林業、水利、鄉鎮企業以及第三產業、安全生產監督、村鎮建設管理、交通運輸、公有資產管理的規劃、協調服務工作;支持和幫助村(居)民委員會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辦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
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計劃生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本轄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規劃、措施及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本轄區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綜合管理、監督檢查、宣傳教育和服務工作,負責兒童計劃免疫、紅十字會等工作;承辦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維護穩定辦公室、群眾工作辦公室)
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群眾來信來訪接待工作,統一部署轄區內政法系統全局性的工作;負責打擊、防範“邪教”和反宗教勢力工作;負責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做好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承辦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名人


中央電視台“200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徐本禹曾在此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