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0條詞條名為張穎的結果 展開

張穎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張穎,女,漢族,1970年10月出生,1994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2007年取得MPH碩士學位,主任醫師。現任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2020年12月,張穎火線入黨,成為中共預備黨員。2021年8月,張穎被評為“最美醫生”。

人物經歷


1994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
2003年至2006年參加中國疾控中心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
2007年取得中國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2010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曾任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
2020年2月,任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獲得榮譽


曾被天津市委、市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2020年5月18日,天津市評模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薦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候選對象”。
2020年9月,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20年9月8日,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2020年10月,被授予“天津市勞動模範”稱號。
2020年10月23日,被評選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2021年6月,張穎榮獲第七屆天津市道德模範稱號。
2021年8月,張穎被評為“最美醫生”。

社會任職


2020年2月22日下午,在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就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這是張穎首次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的身份公開亮相。

人物評價


女“福爾摩斯”智破病毒感染謎案——記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
午夜時分,整個城市早已進入夢鄉,而此時天津市疾控中心疫情處置組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一片繁忙,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正帶領同事們挑燈鏖戰一起一起沖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前沿陣地。疫情發生以來,張穎率領她的團隊24小時堅守崗位,不分晝夜,先後開展現場處置60餘次,派出現場處置隊伍深入“紅區”200餘人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疫點終末消毒和密切接觸者判定與追蹤,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與播散。

人物事迹


“昨天工作到半夜2點,現在我就希望能有空睡覺,那天同事還說我,你還不得連睡14天……”一句輕鬆的玩笑背後是她和同事們每日負重的前行,口罩遮住了大半張漂亮的臉,只露出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
在2020年這個來不及回想的春節,我們記住了“新冠肺炎”這個可怕的名字,因為它的狡詐和殘酷。面對這個陌生殘暴的敵人,醫護人員和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衝到新冠疫情阻擊戰的前沿陣地。於是我們又記住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張穎。人如其名,蘭心蕙質、溫婉聰穎。
張穎現任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至今已在疾病預防控制戰線上奮鬥了26年,時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為宗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曾多次作為國家或WHO委派專家到其它省份進行現場調查、督導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作為一線傳染病預防控制人員,她深刻感悟到防病防疫工作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重要性,在工作中注重政治標準,鑽研技術技能,開拓宏觀思維,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她多次參與不明原因猝死、鼠疫、SARS泄漏事件、豬鏈球菌H5N1禽流感等現場處置,阻斷疾病傳播。
2020年初武漢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張穎意識到這種新發傳染病的複雜性與嚴重性,每日跟進武漢疫情進展,繪製相關事件時間軸,開展疫情分析,評估趨勢和防控風險,同時梳理天津防控基礎及輸入風險,並制定疫情監測與防控方案。她提前組織進行“老帶新、手把手、人盯人”的專業防護培訓與演練,確保每個環節萬無一失。當發生武漢輸出境外病例時,立即向中心黨委提出整合中心人力資源,成立涵蓋流調、信息、消殺31個作戰單元。為有序開展工作,將現場處置隊伍細化分成調度組、信息組、評估組和保障組,分別負責全部隊員的統籌安排、人員登記、信息匯總、時點報送,以及各類應急物資的管理。同時,每日主持召開內部例會,交流當日疫情、工作動態,讓所有隊員了解和明確工作內容、方向和重點。
天津出現病例后,張穎統籌指揮現場處置,帶領團隊24小時堅守崗位,不分晝夜深入紅區調查、判定追蹤密接、標本採集檢測、開展終末消毒,摸清感染源頭和路徑,跑在病毒前採取管控措施,疫情高峰期曾連續工作7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至今,先後開展現場處置130餘次,派出現場處置隊伍深入紅區300餘人次,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與播散。當天津動車客車段發生病例后,出於專業敏感性,她意識到客車段職工職業特殊性帶來的巨大傳播隱患,在大年二十九深夜帶隊火速趕赴現場開展排查,當時就發現2人出現高熱癥狀(后被確診),及時提出封控建議。大年三十早上,評估后將客車段劃分出紅區和黃區,採取不同的封控措施,既控制疫情播散,又保證客車段部分工作的正常運轉。為控制社區傳播,在全國實施居家隔離觀察的大背景下,率先提出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建議,並連夜拿出隔離觀察點建設標準、轉運、消毒與管理指南。實踐證明,這一措施實現了精準管理密接,降低家庭續發率,有效切斷社區傳播的目的。在醫院發現病例后,她帶隊深入紅區將病例行動軌跡“情景重現”,掌握病例所到之處準確時間點、位點和接觸範圍,精準實施醫院封控與密切接觸者範圍劃定。
為了科學研判疫情,她組織專業人員每5天分析疫情趨勢、評估風險,提出“擴大監測範圍至湖北省”、“飛機火車出現病例整機整車廂集中隔離密接”、“病例所在樓門整棟集中隔離密接”、“保特1米社交距離”、“防著別人不如保護好自己”等防控措施,均被採納和實施,為快速精確控制疫情播散提供了有力技術保障。針對寶坻百貨大樓疫情,她不僅抽絲剝繭,迅速找到感染來源與主要傳播方式,同時針對春節期間當地人員流向,提出管控主要交通路口及暴露人員排查和隔離的建議,由於措施科學及時,寶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后,她組織針對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學校等起草近百項復工復產複課防控指南,並給予培訓指導,既保證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又為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