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0條詞條名為張穎的結果 展開

張穎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張穎,男,1964年3月4日出生,陝西眉縣人,於1999年6月在北京林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從 1999年6月到2000年6月在韓國留學。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現在兼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林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林業局《林業工作研究》特約研究員。

人物經歷


1989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989年8月—1994年8月,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留校任教;
1994年考取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1999年獲農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並在韓國Korea University進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回國;
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灣大學作訪問教授;
2007年8月–2008年8月,美國耶魯大學作訪問教授;
2014年8月—2015年1月,德國吉森大學訪問教授;
2015年2月-至今,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資源、環境價值評價與核算及區域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

科研成果


出版專著16部,教材5部,擔任副主編、參編著作30部,發表論文18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18篇。
出版的論著主要有《綠色核算》、《綠色GDP核算理論與方法》、《綠色財富––森林社會效益評價與核算》、《森林綠色核算理論與實踐》、《中國城市森林環境效益評價》、《Forest Accounts: a Primary Case Study in China》、《A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China's Forest Carbon Sinks Accounting》、《Plantation Development: Economic Analysis of Forest Management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等。
嚴謹治學
嚴謹治學
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統計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研項目等28項。獲省部級優秀科技成果獎6項,國際獎3項,優秀論文獎5項。

成果推廣應用


(1)“綠色核算”相關研究成果在牛津大學網站進行了報道,2篇研究論文被納入世界《全球綠色核算》智庫參考書目。有關研究被《瞭望》、《北京日報》、《科技日報》、加拿大《Financial Post》等各種報刊雜誌報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2002年,相關研究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其成果已在國家林業局、國家統計局的有關研究中應用。另外,在核算中,針對社會效益核算首先提出了森林文態保護的相關問題,研究也被《求是》刊物下的《紅旗文稿》等轉載,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
(2)“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評價研究”,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採用PSR法(Pressure-State-Response)進行的森林生物多樣性評價,《科技日報》、《科學時報》、《北京日報》、《中國綠色時報》等十幾家報刊雜誌進行了報道。“九億網”、“中國環保網”等也進行了相關報道。2002.11-2003.1,在台灣大學作訪問教授期間,也應用此方法對陽明山玉山的生物多樣性價值進行了評價研究。
(3)進行森林碳匯的評估和國家有關試點單位資產負債表編製的探索研究。主持“森林碳匯的經濟核算及其市場化研究”,參與了國務院5個試點城市資產負債表編製—呼倫貝爾市的試點編製工作,並在內蒙古扎蘭屯市、雲南省景東縣等進行資產負債表編製的試點應用,為國家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智力”和提供服務。有關研究被MBA智庫文檔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收錄,中國社會科學網等有關網站進行了大量報道,並獲得美國認證協會頒發的國際註冊碳資產管理師和高級審核員證書。

主要項目與理論教育


研究項目主要有: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課題“林權改革后森林資源經營的改變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優化技術研究”(20090400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森林碳匯的經濟核算及其市場化研究”(09YJA910001)。主持全國統計科學研究重大項目“SEEA框架下自然資源資產估價方法及負債表編製的統計規範研究” (2017LD03)。
在理論教育上,主要承擔本科生、研究生《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環境統計》、《統計分析軟體應用》、《區域經濟學》等5門課程的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