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三汊磯大橋

三汊磯大橋

三汊磯大橋,全長1577米,是懸索大橋,而且是我國最大的自錨式懸索大橋。湘江三汊磯大橋地處長沙市二環線的北環線,是一座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自錨式懸索橋,西起瀟湘大道西側,東止湘江大道東側,全長1442m,主橋主孔跨徑達328m,邊跨132m,兩邊對稱排列。大橋由主橋、塔柱、懸索吊杆、橋墩、橋面組成,主橋為鋼箱梁。由中南大學與長沙規劃院共同設計而成!

湘江三汊磯大橋(San cha ji Bridge Over Xiangjiang River)是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境內連接嶽麓區與開福區的過江通道,位於湘江水道之上,是長沙市東北部的城市主幹路的構成部分之一。

湘江三汊磯大橋於2004年4月30日動工興建;於2006年6月8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線貫通;於2006年9月1日通車運營。

湘江三汊磯大橋西起銀杉路,上跨湘江水道,東止芙蓉北路,線路全長1577米,主橋全長732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

詳細介紹


三汊磯大橋晚霞
三汊磯大橋晚霞
三汊磯大橋全長1577米,其中主橋長732米,主跨長328米。該橋跨度達328米的自錨式懸索橋,在同類橋樑中居世界第一。二環線路幅寬46米,6車道,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道路環繞長沙城,通過互通式立交橋,將縱橫城區的數十條城市主幹道及107、319、長常高速等連在一起。橋身主要結構是由兩根巨大的主纜牽引,橋身所有重量全部分佈在這兩根鋼索繩上,在橋面還分佈著許多的吊繩,吊纜內部分佈著無數根鋼絞線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分擔整座大橋所需要承受的承載力,為懸索繩減負增加大橋的使用壽命,大橋是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兩種類型,中央設置了中央分隔帶,橋面兩邊設置了緊急停車道,為各種事故車輛預留了緊急避讓空間,這樣就會很好的避免交通堵塞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再一次發生。
三汊磯大橋
三汊磯大橋
橋面鋪裝中大量使用環氧樹脂類材料。據專家介紹,該大橋主跨鋼箱梁橋面鋪裝先要在鋼板上噴砂除銹,噴環氧富鋅漆防腐,做環氧環水層防滲,然後用橡膠瀝青砂膠做緩衝層。緩衝層全部做完之後,開始通過澆注式攤鋪瀝青混凝土,最後攤鋪改性瀝青,灑布改性乳化瀝青。主跨以外的主橋部分及東西引橋,因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橋面鋪裝時只要做好防水和防氧層即可攤鋪瀝青。

建設進程


三汊磯大橋建成通車
三汊磯大橋建成通車
2004年4月30日大橋奠基
2004年9月14日大橋水上第一個鋼圍堰浮運到位
2005年5月23日大橋主橋墩浮出水面
2005年8月21日全橋第一節鋼箱梁頂推架設
2005年11月16日全橋第一節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頂推架設
2006年4月18日大橋主橋鋼箱梁頂推架設完畢
2006年5月19日主橋開始安裝纜索
2006年6月8日主橋合龍
2004年4月30日,湘江三汊磯大橋舉行奠基儀式,大橋動工興建;9月14日,湘江三汊磯大橋水上第一個鋼圍堰浮運到位。
2005年5月23日,湘江三汊磯大橋完成主橋墩工程;8月21日,湘江三汊磯大橋完成第一節鋼箱梁頂推架設工程;11月16日,湘江三汊磯大橋完成第一節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頂推架設工程。
2006年4月18日,湘江三汊磯大橋完成主橋鋼箱梁頂推架設工程;5月19日,湘江三汊磯大橋進行主橋安裝纜索工程;6月8日,湘江三汊磯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線貫通;9月1日,湘江三汊磯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湘江三汊磯大橋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連接連接嶽麓區與開福區;南距上游福元路大橋2.7千米,北距下游湘江大橋4.2千米;該橋西起嶽麓區銀杉路與長沙市北二環交匯口,上跨湘江水道,東至開福區北二環與芙蓉北路交匯立交,其中,西岸接銀杉路、瀟湘北路,東岸接湘江北路、興隆路、芙蓉北路;該橋全段為長沙市北二環組成部分之一。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湘江三汊磯大橋主要由水上主橋、塔柱、懸索吊杆、橋墩、橋面及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主橋主橋為自錨式懸索橋,自錨懸索橋鋼箱梁採用五跨連續布置,自錨式懸索橋加勁梁為一壓彎構件;在11.12號墩處主梁與塔柱之間縱向安裝液壓阻尼器,阻尼器採用MSTU抗震阻尼器。
加勁梁加勁梁採用扁平閉口鋼箱梁截面型式,鋼箱梁橋面採用正交異性板,頂板縱向加勁肋為U形閉口肋。
主塔主塔採用變截面鋼筋混凝土結構,塔柱的截面形式是空心箱形,塔頂、塔底及塔柱於西涼的交界處設有加厚段,塔頂設置實心段。兩塔柱之間通過橫樑連接,橫樑按預應力構件設計,其截面形式為空心矩形。塔柱下橫樑與主梁之間設置毛勒液體粘滯阻尼裝置;塔頂設置避雷裝置。索塔基礎採用大直徑鑽孔灌注樁群樁基礎,承台為分離式,平面尚未圓形,承台採用C30混凝土,在承台頂設置橫系梁。其餘橋墩為雙柱墩。
纜索每根主纜為預製索股構成單纜,預製索股為鍍鋅高強鋼絲組成,採用PPWS法施工。吊索型式為上銷下錨式預製平行索股,每個吊點設兩根吊索,除邊跨的第一、二根吊杆採用剛性吊杆外,其餘吊索截面為鍍鋅鋼絲。吊杆與主梁連接採用對拉螺桿連接。鞍座設計採用了自平衡調節系統。
設計參數
湘江三汊磯大橋線路長1577米,主橋採用(70+132+328+132+70)米跨徑布置,中跨主纜矢跨比1/5,邊跨矢跨比1/10.6245,懸索橋主纜位於半徑為24402.745米豎曲線上。主梁全寬35米,鋼箱梁高跨比1:91.1,高寬比1:9.72。11號西塔柱自基頂算起高106.16米,12號東塔柱自承台頂算起104.453米,兩個塔柱自橋面算起為71.752米。量塔在中心間距在塔頂處為25米。主纜中心線長度為680.70米,全橋鋼纜量1026墩。吊索間距9米,全橋共122對吊索。上鞍座凈重26噸;鞍座下墊板構件包括填板等重14.5噸,全橋共4套鞍座。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主幹路Ⅰ級
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車道設置雙向六車道
荷載標準汽車:汽車-超20級,掛車-120;人群:4千牛/平方米
基本風速25.9米/秒
遇台頻率1次/100年
設計水位36.78米(黃海高程)
航道標準III級;凈高:45.85米
凈空標準42.78米或40.78米
防撞標準按三級航道順橋軸向400千牛,橫橋向550千牛
抗震等級按7度設防

設備設施


● 燈光照明
截至2006年9月,湘江三汊磯大橋在索塔塔柱、拉索、橋柱等設置景觀照明等。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截至2019年1月15日,湘江三汊磯大橋不實施收費制度。
通行事項
2019年1月12日到18日,湘江三汊磯大橋伸縮縫啟動維修,由西往東方向的車輛,將借用東往西路幅1條車道,確保雙向四車道通行。

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湘江三汊磯大橋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關鍵技術:
1、大型鋼箱梁頂推施工技術;2、主孔自錨式懸索系統安裝及體系轉換技術;3、自錨式懸索橋施工控制技術;4、液壓自爬模施工技術。

價值意義


湘江三汊磯大橋在主梁跨度的確定、主纜矢跨比的選擇、主梁截面形式及縱向約束方式、主纜錨固方式、吊索的連接構造等設計構思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在橋塔的施工、鋼箱梁的製造及安裝、吊索的安裝等施工過程中採用了一些獨塔的施工工藝,為之後同類型橋樑的設計及施工提供借鑒。(《第十八屆全國橋樑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評)
三汊磯大橋
三汊磯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