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靜

雲南大學農學院研究員

譚靜,女,雲南大學農學院研究員。研究內容:優異作物種質資源的發掘及其有利基因的研究與利用,作物雜種優勢機理研究與利用,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人物簡介


研究員,碩士(雲南農業大學,2007)
主要研究興趣:
研究領域:作物種質創新與雜種優勢利用

代表論文和著作


譚靜, 田俊明, 張學梅, 白永劉, 張培高, 番興明. 2010. 優質蛋白玉米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效應分析. 西南農業學報, 23(4): 1032-1038.
譚靜, 黃必華, 陳洪梅, 肖衛華, 韓學莉, 姚文華, 番興明. 2010. 玉米品種耐旱性鑒定及耐旱指標篩選.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 25(2): 189-194.
譚靜, 陳洪梅, 韓學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興明. 2009. 玉米雜交種產量與產量構成因素的相關和通徑分析. 華北農學報, 24: 155-158.
譚靜, 姚文華, 徐春霞, 羅黎明, 番興明. 2008. 優質蛋白玉米籽粒性狀的遺傳效應. 作物學報, 34(5): 904-908.
譚靜, 徐春霞, 陳紅梅, 羅黎明. 2007. 利用單倍體誘導系選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玉米科學, 15(4): 56-58, 62.
譚靜, 陳洪梅, 徐春霞, 黃雲霄, 呂洪斌, 汪燕芬. 2006. 優質蛋白玉米育種研究進展. 玉米科學, 14(5): 15-19.
譚靜, 番興明, 楊峻芸, 陳洪梅, 楊榮芬. 2004. 玉米分子標記遺傳距離與產量雜種優勢關係的研究. 西南農業學報, 17(3): 278-281.
譚靜, 楊峻芸, 陳洪梅. 2004. 抗旱玉米育種研究. 西南農業學報, 17: 388-392.
譚靜,李曉林.2000.國外玉米抗旱方法.世界農業, (3): 22-23.
(英文題目論著略)
番興明, 譚靜, 楊峻芸, 劉峰, 黃必華, 黃雲霄. 2002. 外來熱帶、亞熱帶玉米自交系與溫帶玉米自交系產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遺傳關係的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 35(7): 743-749.
番興明,譚靜,黃必華,劉峰. 2001.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terotic groups of yellow grain quality protein maize inbreeds. 遺傳,23(6):547-552.
番興明, 譚靜, 黃必華, 劉峰. 2001. 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產量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及其雜種優勢模式的初步分析. 作物學報, 27(6): 986-992.

獲獎成果


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熱帶、亞熱帶優質、高產玉米種質創新及利用”排名第3;
2011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抗穗粒腐病熱帶高油玉米雲瑞8號的選育”排名第3;
2009年雲南省技術發明一等“抗灰斑病優質蛋白玉米雲瑞1號的選育”排名第2;
2008年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熱帶高油優質蛋白玉米種質創新及新品種選育”排名第2;
2007年雲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熱帶高油玉米雲瑞21(雲優21)的選育”排名第2;
2007年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優質專用熱帶亞熱帶玉米種質的創新及利用”排名第2;
2005年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硬質胚乳優質蛋白玉米雲優19的推廣應用”排名第22;
2004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硬質胚乳優質蛋白玉米雲優19的選育”排名第7;
2002年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外來玉米種質雜種優勢群的劃分及雜種優勢利用研究”排名第3;
2002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熱帶、亞熱帶玉米種質的引進、創新、改良及利用”排名第3。
審定品種:
2010年授予國家植物新品種權品種“雲瑞8號”排名第3
2005年雲南省審定玉米品種“雲瑞2號”排名第2
2005年雲南省審定玉米品種“雲瑞21”排名第2
2005年雲南省審定玉米品種“雲瑞8號”排名第3
榮譽稱號:
2011年授予“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