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鎮

廣東省肇慶市轄鎮

大灣鎮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中西部,與肇慶市城區一江之隔,東臨西江,南接白諸、新橋,西靠雲浮市,北鄰小湘鎮,距肇慶城區7千米、高要市城區3千米、雲浮市思勞鎮18千米,接壤廣肇高速路出入口(馬安段)5千米,客運碼頭穿梭肇慶、高要兩地,水陸兩路交通極為便捷。大灣鎮因其地勢低洼,一面臨水,三面環山,中間是一個開闊的窪地,形成一個“大灣形”而得名。

大灣鎮總面積101.63平方千米,下轄3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65條自然村,下設153個村民小組和29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3812人。有竇頭和合成兩個集市,主要姓氏有陸、冼、翟、黃、廖、鍾、梁、陳、李、張等。

行政區劃


下轄3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65條自然村,下設153個村民小組和29個居民小組。
高要區大灣鎮行政區劃
龍沖村都棠村村頭村孝友村金桂村
高第村白丈村小塘村高熊村大田村
大江洞村朗第村合成村六岸村古西村
棠孔村

人口民族


2020年,大灣鎮總人口29979人。大灣鎮為漢族聚居地。

經濟


綜述

2013年,大灣鎮圍繞市委、市政府“兩區引領兩化”、“三產”互動、“三化”並進的發展戰略,真抓實幹,積極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實現生產總值27.99億元,比上年增長24.55%;工業生產總值18.97億元,增長23.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51億元,增長21.68%;外貿進出口1678萬美元,完成任務103.1%;實際引進民營資金2.1億元,增長16.4%。全鎮財稅入庫5644萬元,增長0.2%,其中國稅入庫2439萬元,增長0.2%;地稅入庫3205萬元,增長0.3%。農民人均純收入13548元,增長16.42%。
2013年,大灣鎮優化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共引進項目4個,增資擴產項目一個。有投資10000萬元高要市聖海龍灣石材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新東方紙箱廠、投資3000萬元科普生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肇慶恆泰(恆聯)建材有限公司、高要市北化大科益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實現增資擴產3000萬元。

第一產業

2013年,大灣鎮以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目標,服務於“三農”工作,認真抓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種糧補貼、政策水稻保險、農業技術推廣、農經審計、林業、農機管理、水產、畜牧防疫”等企業名稱行業地址投資額(萬元)職工(人)小湘農機石油服務部成品油銷售華崗頂800280運孚皮革廠皮革逕口工業園500150羅瑩皮革廠皮革逕口工業園500200中德勞保手套有限公司勞保手套筍圍村30050廣源皮革廠皮革逕口工業園400200肇基皮革廠皮革大塱工業園400250高要市聯森皮革助劑廠助劑逕口工業園20020高要市同興桂皮廠桂皮加工楊梅渡口對面30050高要市祥鋒鑄造廠鑄造西江船廠20030高要市漢塘水力發電站發電漢塘村50010肇慶市肇糧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圩鎮2500100各項工作,完成都棠村1200米農田水利機耕路建設工作任務,完成氣象工作的考核驗收,成為氣象災害應急達標單位。全鎮早造種糧直補面積1391.2公頃,晚造種糧直補面積1384.7公頃。購買早造政策性水稻保險面積1014.6公頃,購買晚造政策性水稻保險面積858.3公頃。早造因自然災害造成損失水稻賠償金額304956.2元;全鎮晚造因自然災害、病蟲害造成損失水稻賠償金額367912元。完成全鎮集體經濟組織的離任審計工作,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第二產業

2013年,大灣鎮圍繞市委、市政府“兩區引領兩化”、“三產”互動、“三化”並進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以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撐工業化發展”道路,重點發展油品經銷產業,積極幫扶引導榮泰燃化有限公司恢復煉油生產,擴展油品經銷業務。引進中國石油廣東銷售職業技能鑒定站進駐大灣。通過能耗管理以及完善工作機制,推行清潔生產等措施,紮實推行節能減排工作。
紅木行業:2013年,大灣鎮始終把“一條木”的建設貫徹在“三化並進”建設當中,加強紅木發展規劃,做好紅木產業新區的規劃布局;繼續全力打造紅木特色產業一條街,推動紅木企業集聚化經營;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接洽引進大企業投資紅木商場;對紅木工藝傢具、紅木雕刻技術人員進行統計,成功申報一批市級紅木工藝美術大師。截至2013年,全鎮共有紅木生產經營單位100多個,從業人員達到2000多人,年產值約近2億元,年創稅300多萬元。
大灣鎮
大灣鎮

第三產業

2013年,大灣鎮財稅入庫5644萬元,比上年增長0.2%,其中國稅入庫439萬元,增長0.2%;地稅入庫3205萬元,增長0.3%。鎮內有金融機構2間,財政結算中心1個,居民儲蓄額5.5億多元。

文化


特產美食

麥溪鯇,產於高要大灣的麥溪和麥塘兩口塘,麥溪鯇有“魚中之王”的稱號,當然,這是說它的美味程度。據史載,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麥溪鯇已負盛名,在清代曾被列為朝廷貢品。
大灣鎮麥溪鯇
大灣鎮麥溪鯇
麥溪鯉
麥溪鯉產地為古西村的有麥塘和白溪塱塘(合稱為麥溪塘),麥溪鯉因而得名。由於獨特的生長環境,麥溪鯉頭細嘴小,肩高膊隆,腹圓身肥,味道鮮美。麥溪鯉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社會


社會保障

2013年,大灣鎮穩步推進城鎮建設大行動工程項目。與國土、規劃和交通等部門溝通協調,完善聖海龍灣石材有限公司的用地招拍掛手續,對新建道路爭取納入交通部門的年度建設計劃,確保項目按時完成。聖海龍灣石材廠已完成廠房建設,機械設備已進廠,凈水池和機墩已建好,變壓器等電力設施已安裝,下一步將進入機械設備調試階段;推進紅木博覽館施工建設;落實小學側至衛生院及市場段的道路建設資金。該鎮強化城鎮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改變村容村貌,出動衛生清潔車輛60車次,人員80多人次,100多工對圩鎮周圍的垃圾進行清理。投入資金30多萬元興建鎮級垃圾中轉站和村級衛生垃圾池,確保每個自然村都有一個以上的垃圾池。配合市水務局做好污水處理廠選址、規劃設計、地質勘探等前期準備工作。加強鎮城區綠化、亮化管理,對城區內綠化除雜草、施肥、修剪等日常維護管理。
大灣鎮
大灣鎮
2013年,大灣鎮興建都棠村1200米農田水利機耕路建設。完成龍沖沙田園村衛生村創建和高第村生態文明村創建任務。全鎮實現電腦聯網(寬頻上網)和移動通信、郵政存儲網路化,小靈通電話網路覆蓋。鎮內廣播電視網路實現光纖有線傳送,節目豐富,圖像清晰。建有1個3.5萬伏變電站,用電容量達3600萬千伏/安。加大整治泥頭車和“三違”專項治理工作,做好城鎮管理宣傳,提高群眾的城鎮化管理意識,確保全鎮整潔、規範、有序。
2013年,大灣鎮落實現役軍人優撫優待,保障軍人家屬生活。對29名復退軍人、3名烈軍屬及傷殘退伍軍人、40名戰退軍人、143戶分散五保按標準發放定期補助金。做好審核新增109名老退伍軍人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五保戶155人,其中集中供養12人,分散供養143人。五保資金101950元。4名兒童被列入孤兒救助對象。為72位殘疾人申請重度殘疾救助,為50名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手術醫治。大灣鎮80歲以上高齡有897人,其中80—89歲的老人有798人,90—99歲的老人有97人,100歲以上有2人,發放資金5.02萬元。遺體火化率達100%。爭取省及市局資金支持,對公墓園進行硬體建設,完善溝渠疏通、擋土牆鋪設及園內綠化。

教育

2013年,大灣鎮投入20萬元補貼中心小學校巴,由肇慶市通達汽運公司車輛早晚接送上學。投入10多萬元,改造中心小學學生食堂。投入30多萬,對初級中學、古西教學點、小唐教學點、大田教學點、高熊教學點等校圍牆進行整改或重建,確保校園安全。全鎮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小學教師109人中,專科學歷50人,占教師總數46%,本科學歷42人,占學校教師總數38.5%;初中教師119人,本科學歷78人,占教師總數65%,小學、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取得較好成果:中心小學英語科課題《基於中小學教育測試平台促進學生愛學好學模式的研究》(肇慶市立項課題)、中學英語科課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高要市立項課題)在12月份進行結題驗收;已開題的中學數學、物理、語文,小學中心校數學四個學科按計劃積極開展研究。初級中學政治科申報教育部教師科研基金重點規劃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課題組子課題《思想品德促進農村初中生日常規範養成教育的研究》研究,中心校語文科、中學的物理申報省小課題研究。全鎮中小學校教師獲省級論文獎4篇,獲肇慶市級論文獎32篇,獲高要市級論文獎46篇。中心小學王全球被評為“肇慶市德育先進工作者”;肖亮被評為“高要市教壇新秀”;冼金萍老師被評為“高要市優秀班主任”,李小貞、伍永勤、翟瑞連、鍾艷玲等被評為“高要市優秀教師”。全鎮中小學生榮獲全國等級獎有4人次,廣東省等級有6人次,肇慶市等級有12人次,高要市等級有48人次。

文化事業

2013年,大灣鎮積極組織球員參加高要市“農商行杯”籃球賽、“南興杯”籃球賽和高要市第十屆運動會,增強幹部職工體質和集體觀念,豐富職工文化生活,促進相互和諧。2013年送戲下鄉4場,送電影下鄉52場,鎮朗第村舉辦一場歌唱比賽。全鎮17個村(社區)建有17個農家書屋,實現100%全覆蓋,擁有各類圖書近16450冊。重大節假日、春節期間,村(社區)文藝愛好者自發組織各種文藝演出活動。

醫療衛生

2013年,大灣鎮組織醫療體檢隊下鄉,免費為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全鎮65歲老年共建2039份檔案。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農村171人。在H7N9防治工作中,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傳欄製作有關H7N9的防治知識宣傳材料,深入到學校以及人口密集村開展健康教育諮詢活動。做好“葉酸”補服工作,全年發放葉酸300人次,加大住院分娩補助的宣傳力度。門診76144人次,留觀25754人次,住院人次1010人次,業務收入穩定增長。繼續加大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力度,重點加強特殊人群健康檔案的建檔和動態管理工作,共建立紙質檔案31472份,建立電子健康檔案30995份。完成龍沖沙田園村衛生村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成率達100%,新農保參保率100%。

旅遊


大灣鎮主要旅遊資源有廣東陸氏祖先陳訓之墓、千年古剎大鼎寺遺址、西江流域奇觀龜蛇鎖大江、西坑聖旨村等,旅遊資源極具潛力。素有“紅木之鄉”美譽,盛產“魚中之王”麥溪鯉和“深窟藕”。“麥溪鯉”蛋白質成分高、肥而不膩,鮮而不腥。“深窟藕”含澱粉高,纖維少,品質鬆脆。
大灣鎮
大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