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敗,漢字常用字,讀音為bài。基本含義是指毀壞,引申指凋殘、衰落。又引申指事情未成功、失利,與“勝”、“贏”相對。敗的常用詞語是失敗、落敗。

字形源流


敗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敗”

基本釋義


bàiㄅㄞˋ
1.輸,失利,不成功,與“勝”相對:敗北。敗退。敗績(a.連隊潰敗;b.事業的失利)。敗訴。敗筆。敗局。兩敗俱傷。
2.戰勝,使失敗:大敗敵軍。
3.毀壞,敗壞,敗露。
4.解除,消散:敗火。敗毒。
5.破舊,衰落,腐爛:敗絮。敗落。敗興(xìng)(情緒低落)。腐敗。葉殘花敗。

詳細釋義


敗的書法
敗的書法
敗bài
1.(會意。從貝,從攴。攴( 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擊的意思,漢字部首之一。在現代漢字中,「攴」大多寫成「攵」,只有極少數字保留著「攴」的寫法。從「攴」的字多與打、敲、擊等手的動作有關。敗,甲骨文左邊是「鼎」字(小篆簡作「貝」),右邊是「攴」,表示以手持棍擊鼎。本義:毀壞,搞壞)
2.同本義[ruin;fail;spoil]
3.以侈自敗者多矣。
4.敗轅裂犁(比喻把事情弄壞);敗名(敗壞名聲);敗好(敗壞盟好);敗事(敗壞事情);敗家相(敗壞家業的情狀);敗俗(敗壞風俗)
5.損害;損傷[damage]
6.敗足(傷腳);敗物(破損之物);敗面(毀傷面容);敗群(危害集體)
7.失敗;戰敗[lose the battle;be defeated]
8.成敗(成功或失敗);敗道(失敗的原因);敗走(戰敗逃跑);敗卻(敗退);敗於垂成(臨近成功時遭到失敗);敗陣(對陣時被打敗)
9.打敗。使…戰敗[defeat]
10.又如:敗衄(戰敗)
11.解除;消散[remove;dispel;relieve]
12.腐爛變質[putrid]

古籍釋義


毀也。——《說文》
覆也。——《爾雅·釋言》
潰也。壞也。——《釋名》
破也。——《玉篇
損也。頹也。——《增韻》
敬愼不敗也。——《易·需卦》
反道敗德。——《尚書·大禹謨》
楚名司為司敗。——《左傳·文十年司敗注》
司敗問,昭公知禮乎。——《論語》
肉謂之敗。——《爾雅·釋器》
魚餒而肉敗。——《論語》
凡師敵未曰敗,大崩曰敗績。——《左傳·庄十一年》
江南學士讀左傳,口相傳述,自為凡例。軍自敗曰敗,打破人軍曰敗,讀補敗反,諸記傳未見補敗反。徐仙民讀左氏,唯一處有此音。不言自敗敗人之別,此為穿鑿耳。——《顏氏家訓
葉蒲昧切。——《韻補》
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後世。——《荀子·賦篇》
齊師敗矣。——《左傳·成公二年》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孫子兵法·形篇》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宋·蘇洵《六國論
趙兵果敗,括死軍覆。——漢·劉向《列女傳》
成敗之機,在於今日!——《資治通鑒
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史記·項羽本紀》
死而形體朽,精氣散,猶囊橐穿敗,粟米棄出也。——《論衡》
蠹魚敗書編,萍草粘戶半。——宋·陸遊《久雨喜晴十韻》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挫敗、頹敗、衰敗、敗績、敗軍、敗北、完敗、敗露、戰敗、敗退。

相關成語

功敗垂成、一敗塗地、氣急敗壞、成王敗寇、孤獨求敗、殘花敗柳、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