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慶寺
鴻慶寺
鴻慶寺位於義馬市的常村鎮石佛村,開鑿於北魏(公元386年-534年)中晚期。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鴻慶寺 共有石窟4個,佛龕46個,大小佛像121尊,各種飛天12個,佛教傳說故事浮雕4幅。據史料記載,鴻慶寺石窟開鑿於北魏晚期的公元386年至5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鴻慶寺原名三聖廟,公元698年,安樂公主來此之後,便改三聖廟為鴻慶寺。當今,人們對洛陽龍門石窟耳熟能詳,卻對鴻慶石窟不甚了解。因此,龍門石窟每天遊客雲集,大有鋪天蓋地之勢;而鴻慶石窟幾乎門可羅雀,除了那些了解歷史、研究雕刻藝術的史學家、文學家或藝術家們前來光顧外,多數遊客即使聽說了,也是繞道而過,足見鴻慶石窟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還沒有被人們所接受。
就像少林寺與空相寺一樣,龍門石窟與鴻慶石窟也是相伴而生。為何相伴,有兩種說法:一曰龍門神佛為官方龐大的刻鑿工程,為了能夠取得成功,便先在白鹿山石壁上做試驗,取得了成功經驗后,便正式在龍門進行刻鑿;二曰本是在白鹿山石壁刻鑿陣勢龐大的石佛群的,但刻鑿了一部分后,發現白鹿山石質較為鬆散,不利於長久保存,便放棄了原計劃后,重新在龍門尋到理想的石質和崖面,於是移至龍門。無論哪一種說法是否正確,不難想見,龍門石窟與鴻慶石窟總是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說是姊妹也好兄弟也罷,它們基本在同一個時候相伴誕生,直到如今。
然而,鴻慶石窟卻有龍門石窟所沒有的東西,這是兩座石窟截然不同的地方。龍門石窟雖然規模龐大,但在1000多尊佛像中,沒有一點故事關聯。而鴻慶石窟則不同,在它四組的佛教傳說故事浮雕中,讓人們從簡潔的石像中解讀出極具吸引力的故事情節。比如第一窟釋迦牟尼出家浮雕的佛傳故事,雕刻家們用形象、表情和場景來表述,體現了佛祖出家前後的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而西壁的大型浮雕“降魔變”佛傳故事圖,則表達了佛祖降魔時驚心動魄的過程。雕圖中各種魔鬼布滿了畫面,眾魔面目猙獰,或持大刀、長茅,或手持弓箭、棍棒,或赤著上身騎著怪獸,或穿著鎧甲口吐毒氣,無不向菩提樹攻擊。其場面宏大、形態各異,堪稱北魏時期鑿刻藝術的巨大成就。這些故事雕刻,無論從故事性或藝術性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
有智者說,假如龍門石窟是一部史書,那麼鴻慶石窟應該是這部鴻篇巨製的草稿。
深秋的白鹿山下,落葉鋪滿了道路。走進寂寞的鴻慶寺,各種石刻撲面而來。我讀著一幅幅石像,彷彿踏入了傳說中的無極世界,不禁浮想聯翩。我驚嘆祖先們那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術,更驚嘆他們給我們後人編織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在想,在這個故事與雕刻藝術相集合的地方,應該有更多的人來了解。令人心痛的是,由於長年風化,這座能給後人十足想象力的石窟已顯得斑駁萬分,尤其是一尊釋迦牟尼的頭像,“文革”中遭到了嚴重的損壞。
第一窟:平面長方形,有中心柱。西壁刻佛傳故事,上部刻繪釋迦在菩提樹下,一手支頤,神態安詳;下部是兩位妃子及宮女勸釋迦不要出家的情景。南壁刻一佛坐蓮座上,兩側各有兩菩薩。北壁中間刻浮雕“降魔”變圖,10餘個魔鬼,手持利器,向佛進逼。兩側各刻一龕,龕內有佛和弟子菩薩,龕外有獸。東壁刻有高大的城樓,上下有菩提樹和身著長衣的人群。中心柱上有佛、鹿及執傘侍者等形象。浮雕構圖嚴謹,雕刻精緻。
第二窟正壁刻荷花瓣形尖拱龕;左壁一龕刻三坐佛,已損壞;右壁龕內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第三窟:正面刻釋迦坐相,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右壁有三龕,中間大龕為交足彌勒,上有飛天。第四窟:窟頂刻蓮花藻井並二飛天;正壁刻坐佛五尊;右壁尖拱龕內刻坐佛三尊,龕上刻五尊坐佛;左壁大龕已壞,其上尚有飛天。
根據文獻記載和造像的雕刻風格,除第四窟為唐代作品外,其餘三窟均為北魏時期作品。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