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茂梓村

北茂梓村

北茂梓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辛安鎮,面積3平方公里。

概況


歷史

明洪武元年(1368年),劉姓由“小雲南”遷來,定居在今村址東北部半公里處的宅夼(地名),命村名上疃。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移居今址。因當時村西寺廟內有茂盛的梓樹,村居梓樹之東,故命名東茂梓村。後有章、王、祝、韓、徐、任、程、邵、孫等姓來此定居。 1956年,東茂梓村一分為二,北部稱北茂梓村,南部稱南茂梓村

地理位置

北茂梓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1°00′,北緯36°42′。東鄰靠山村,西距茂梓集村半公里,南與南茂梓村接壤,北與邵伯村相連。隸屬辛安鎮,距市政府駐地18公里,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全村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水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254戶,735人,有劉、王、趙、徐、韓、孫、邵等7姓,均為漢族,其中劉姓人口較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東茂梓小學,教師1名,學生50人。1949年,教師2人,學生76人。1960年,教師4人,學生94人。同年南北茂梓學校分開,北茂梓學校1處,教師1人,學生40人。1995年,本村學校取消,合併到南茂梓小學。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5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90公斤左右。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9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20公斤,全村收入17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汽車2輛,拖拉機8輛,手扶拖拉機65台,摩托車57輛,電話81部,彩電180台,三輪車7輛,電冰箱9台,洗衣機2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村民居住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4年,村統一規劃街道,建房8000平方米。1996年,規劃新房區200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1平方米。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本年,全村購電視機160台,每台集體補助200元。1984年3月,集體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5年1月,安裝了閉路電視。同年12月,安裝了自來水。2000年,安裝上程式控制電話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劉永家等3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建立黨小組,劉永家任組長。在黨小組領導下,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13人,隨軍參加討伐趙保原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9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29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劉玉雲、劉克璞、劉克作、孫高、劉典榮、劉克范、劉奎高。1993年3月起,劉德強任黨支部書記。劉德強任職以來,村黨支部三次被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劉江雲、劉克恆、孫高、劉克佐、劉克步、劉殿榮、劉奎高、劉德強、徐希奎、劉奎高。2002年4月,劉奎高當選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