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旋花科、番薯屬植物

地瓜,方言,多指紅薯(番薯),地瓜也叫紅薯干(Sweet potato)地瓜在中國南方與北方分別指兩種不同植物的塊根,北方地區主要指紅薯,番薯;而南方部分地區(四川、重慶、湖北等地)指豆薯(沙葛),是不同的物種。

它們的塊莖和塊根肥大、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也較豐富。可生食或炒食。老熟塊根中澱粉含量較高,可提制澱粉。並含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營養價值很高。

植物學史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在明代時期引入中國,中國引進番薯第一人是陳益,據史料記載,陳益是廣東東莞虎門北柵人,明萬曆八年(1580年),他身著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出發前往安南(今越南)。到達安南后,當地酋長接待他們時擺出一道官菜,這道菜香甜軟滑,除了非常可口外,還能充饑,這便是番薯。陳益此後便特別留心番薯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兩年之後的1582年,他冒著殺身的危險,收買酋卒,將薯種藏匿於銅鼓中,想偷偷帶回國。陳益在其祖父位於虎門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墳墓前購置了35畝地,開始大面積種植番薯。成功收穫后,他決意要把這種食物廣為傳播,並將自己的壽穴也選在薯田邊,要與番薯長相廝守。陳益作為“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為我國開闢糧源,貢獻重大。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1593年菲律賓處於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划,“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污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后,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饑民流離。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據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穫,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並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布西南。

形態特徵


甘薯根可分為鬚根、柴根和塊根 3種形態。鬚根呈纖維狀,有根毛,根系向縱深伸展,一般分佈在30厘米土層內,深可超過100厘米,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
柴根粗約1厘米左右,長可達30~50厘米,是鬚根在生長過程中遇到土壤乾旱、高溫、通氣不良等原因,以致發育不完全而形成的畸形肉質根,沒有利用價值。塊根是貯藏養分的器官,也是供食用的部分。分佈在 5~25厘米深的土層中,先伸長后長粗,其形狀、大小、皮肉顏色等因品種、土壤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分為紡錘形、圓筒形、球形和塊形等,皮色有白、黃、紅、淡紅、紫紅等色,肉色可分為白、黃、淡黃、橘紅或帶有紫暈等。具有根出芽特性,是育苗繁殖的重要器官。
塊根的外層是含有花青素的表皮,通稱為薯皮,表皮以下的幾層細胞為皮層,其內側是可食用的中心柱部分。中心柱內有許多維管束群,以及初生、次生和三生形成層,並不斷分化為韌皮部和木質部。同時木質部又分化出次生、三生形成層,再次分化出三生、四生的導管、篩管和薄壁細胞。由於次生形成層不斷分化出大量薄壁細胞並充滿澱粉粒,使塊根能迅速膨大。中心柱內的韌皮部,具有含乳汁的管細胞,最初只限於韌皮部外側,以後由於各種形成層均能產生新的乳汁管而遍布整個塊根,切開塊根時流出的白漿,即乳汁管分泌的乳汁,內含紫茉莉苷。
甘薯莖匍匐蔓生或半直立,長1~7米,呈綠、綠紫或紫、褐等色。莖節能生芽,長出分枝和髮根,利用這種再生力強的特點,可剪蔓栽插繁殖。葉著生於莖節,葉序為 2/5。葉片有心臟形、腎形、三角形和掌狀形,全緣或具有深淺不同的缺刻,同一植株上的葉片形狀也常不相同;綠色至紫綠色,葉脈綠色或帶紫色,頂葉有綠、褐、紫等色。聚傘花序,腋生,形似牽牛花,淡紅或紫紅色。雄蕊5個,雌蕊1個。蒴果近圓形,著生1~4粒褐色的種子。染色體數2n=90。

生長環境


甘薯的生長過程一般分為髮根、分枝、結薯,蔓薯並長和薯塊盛長3個時期。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如下述。
性喜溫,不耐寒。適宜栽培於夏季平均氣溫22℃以上、年平均氣溫10℃以上、全生育期有效積溫3000℃以上、無霜期不短於120日的地區。加溫育苗時溫度應保持在16~32℃之間。高溫對薯塊萌芽生長有利,齊苗后長苗階段氣溫宜在27~30℃,培育壯苗以22~25℃為宜。薯苗栽插后需有18℃以上的氣溫始能髮根,莖葉生長期一般氣溫低於15℃時莖葉生長停滯,低於6~8℃則呈現萎蔫狀,經霜即枯死。塊根形成的適溫一般在25℃左右,而塊根膨大適溫則在22~24℃之間。生長的中後期氣溫由高轉低,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塊根累積養分和加速膨大。
地瓜
地瓜
甘薯屬喜光的短日照作物,莖葉利用光能的時間長,效率高。莖葉生長期越長,塊根積累養分越多。日照充足、氣溫和地溫高、溫差較大時,對養分的製造、運轉、貯存都有利。經一定時期的短日照影響后,如每天光照8~10小時,能促進開花。日照時間延長至12~13小時,能促進塊根形成和加速光合產物的運轉。不耐蔭蔽,如與高稈作物間作套種,易致減產。
根系發達,較耐旱。蒸騰係數在300~500之間。土壤水分以最大持水量60~80%為宜,持水量小於50%時,影響前期髮根長苗。隨著分枝結薯和莖葉的盛長,土壤持水量應增加到70~80%;後期持水量保持在60~70%時有利塊根快速膨大。生長期降水量以 400~450毫米為宜。收穫前2個月內雨量宜少,此期若遭受澇害,產量、品質都受影響。
土壤 要求土壤結構良好,耕作層厚 20~30厘米、透氣排水好的壤土和砂壤土,有利於根系發育、塊根的形成和膨大。pH宜在4.2~8.3之間。肥料三要素中需鉀最多,其次為氮,再次為磷。鉀肥可以促進塊根形成層的發育,提高莖葉的光合效能,加快光合產物的運轉,增加塊根產量。氮肥促進莖葉生長,增大葉面積,增加莖葉重量;但施用過多,反會促使根部中柱細胞木質化,不結或少結塊根。磷肥促進根系生長,加速細胞分裂,並有改善塊根品質的功能。堆肥、綠肥的養分較全,肥效緩而穩,且能改進土壤的通氣性,最宜施用。

產地分佈


全世界有111個國家或地區種植紅薯,其中有101個屬於發展中國家。歐洲第一批紅薯是由哥倫佈於1492年帶回,然後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並由太平洋群島傳入亞洲。紅薯最初引入中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91年前後),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現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
紅薯由最早由廣東陳氏家族引入中國。其主要產區位於北緯40°以南。目前紅薯在世界糧食生產中總產排列為第7位,預計21世紀它將上升為世界上第五大食物。世界紅薯總種植面積近年穩定在94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約為13000萬噸。其中,亞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紅薯產區,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為世界的80%和90%以上。中國的紅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紅薯的栽培分佈很廣,南起南海諸島,北至內蒙古,西北達陝西、隴南和新疆一帶,東北經遼寧、吉林延展到黑龍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淮海、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是中國紅薯主產區。
世界甘薯主要產區分佈在北緯40°以南。栽培面積以亞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85年世界甘薯栽培面積800.3萬公頃,總產量為11143.8萬噸。
甘薯在中國分佈很廣,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全國分為5個薯區:①北方春薯區。包括遼寧、吉林、河北、陝西北部等地,該區無霜期短,低溫來臨早,多栽種春薯。②黃淮流域春夏薯區。屬季風暖溫帶氣候,栽種春夏薯均較適宜,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0%。③長江流域夏薯區。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個長江流域。④南方夏秋薯區。北回歸線以北,長江流域以南,除種植夏薯外,部分地區還種植秋薯。⑤南方秋冬薯區。北回歸線以南的沿海陸地和台灣等島嶼屬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日夜溫差小,主要種植秋、冬薯
中國各薯區的種植制度不盡相同。北方春薯區一年一熟,常與玉米、大豆、馬鈴薯等輪作。春夏薯區的春薯在冬閑地春栽,夏薯在麥類、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收穫后栽插,以二年三熟為主。長江流域夏薯區甘薯大多分佈在丘陵山地,夏薯在麥類、豆類收穫后栽插,以一年二熟最為普遍。其他夏秋薯及秋冬薯區,甘薯與水稻的輪作制中,早稻、秋薯一年二熟佔一定比重。旱地的二年四熟制中,夏、秋薯各佔一熟。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四季皆可種甘薯,秋、冬薯比重大。旱地以大豆、花生與秋薯輪作;水田以冬薯、早稻、晚稻或冬薯、晚秧田、晚稻兩種複種方式較為普遍。在閩南旱地,常與春花生套種。
甘薯在中國種植的範圍很廣泛,南起海南省,北到黑龍江,西至四川西部山區和雲貴高原,均有分佈。根據甘薯種植區的氣候條件、栽培制度、地形和土壤等條件,一般將中國的甘薯栽培劃分為五個栽培區域:北方春薯區、黃淮流域春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北方薯區以澱粉加工業為主,長江中下游薯區主要作為飼料,南方薯區則在食品加工業方面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南方夏秋薯區。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南部,廣東和廣西的北部,雲南省中部和貴州的南部及台灣嘉義以北的地區。屬季風副熱帶的濕潤氣候,全年無霜期290~350天,年平均氣溫18~23?C,年日照時數1500~2140小時,年降雨量960~2690毫升。夏薯一般在5月間栽插,8~10月收穫,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穫,甘薯生長期約在120~150天。
南方秋冬薯區。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包括海南全省,廣東、廣西、雲南和台灣的南部。屬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25?C,年日照時數1830~2160小時,年降水量1510~2060毫升,無霜期325~365天,熱季達8~10個月。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收穫,生長期120~150天。秋薯也可以越冬栽培,延遲到第二年春收穫,成為冬薯。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次年4~5月收穫,生長期170~200天。
特別地,由於海南地處熱帶,雨水充沛,光熱充足,四季無霜,終年可種植甘薯,加上甘薯抗逆性強,適宜各種條件下生長,具有較大的增產潛力,且用途廣泛、開發前景廣闊,有良好的增值潛力和市場前景。

生長發育


發育特點

甘薯屬旋花科,番薯屬,多年生或一年生的蔓生性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起源於南美洲、非洲南亞地區。
溫度:甘薯喜暖怕冷,低溫對甘薯生長有害,當氣溫降到15℃,就停止生長,低於9℃,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地上部莖葉經霜凍時很快喪失生活力而死掉。在18~32℃範圍內,溫度越高,甘薯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則對生長不利。塊根形成與膨大的適宜溫度是20~30℃,以22~24℃最適宜。
水分:甘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產量都很高,莖葉繁茂,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蒸騰作用強,所以,甘薯一生的需水量較大。據測定在甘薯整個生長期間,每畝需用水400~600立方米。髮根緩苗期和分枝結薯期各佔總耗水量的10~15%,莖葉盛長期約佔總耗水量的40%,薯塊迅速膨大期佔35%。土壤相對含水量在生長前期和後期保持在60-70%為宜,生長中期是莖葉生長盛期和薯塊膨大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為好。若土壤水分過多,則氧氣供應困難,影響塊根膨大,且會降低干物質含量。
光照:甘薯喜光喜溫,屬不耐陰的作物。它所積累貯存營養物質基本上都來自光合作用。光照越足,對增產越有利。受光葉片比遮蔭葉片的光合強度大6倍多。光照不足,葉色變黃,嚴重的脫落。受光不好的一般減產20~30%,所以,不宜在甘薯地間套種高稈作物。甘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時數在8~10小時範圍內,能誘導甘薯開花結實:而每天日照時間長有利營養生長,促進增產,以每天13個小時左右較好。
土壤:甘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強,耐酸鹼性好,能夠適應土壤pH4.2~8.3的範圍,高產優質甘薯的土壤條件以pH5~7為最適宜。提倡水旱輪作,水田可將旱田的病、蟲、草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同時,對土壤養分進行重新分配。以土層深厚疏鬆,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為佳,能結薯多、大薯率高、高產質優、薯皮光滑色鮮,商品率好。土層深厚疏鬆,保水保肥,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塊根增重。通透性好,則供氧充足,能促進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於根部形成層活動,促進塊根肥大,也有利於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加快養分分解,供根系吸收。
通風:宜選開闊通風田塊。在甘薯生長中後期薯蔓較厚密,薯蔓間的空氣含有較高的水蒸氣及其他有害氣體,不利於植株的呼吸作用,同時也影響光合作用。當田塊有較好的空氣流通條件,可將過多的水汽帶走,調節薯蔓間溫濕度,使藤蔓生長健壯,不徒長,促進養分向地下部的轉移。
塊根形成:甘薯一般用莖蔓或塊根進行無性繁殖。薯蔓節上最初發生的根稱為不定根,在甘薯生長過程中,不定根又分化發育成纖維根、柴根和塊根三種。見圖1。
纖維根又叫細根或鬚根,細而長,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纖維根在生長前期生長迅速,分佈較淺;後期生長緩慢,並向縱深發展。纖維根主要分佈在30厘米深的土層內。
柴根又叫牛蒡根,當不定根受到不良氣候條件如低溫多雨,土壤條件差或施肥不當如氮肥過多,而磷、鉀肥過少等影響,使根內組織發生變化,中途停止加粗而形成柴根。柴根消耗養分,無利用價值。
塊根也叫貯藏根,是可供人們食用和加工的薯塊。甘薯塊根既是貯藏養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塊根是蔓節上比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的光、溫、水和肥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長成。甘薯塊根多生長在5~25厘米深的土層內,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層發生。塊根通常有紡錘形和圓形等幾種形狀。薯皮基本色有白、黃、紅和紫色等,薯肉基本色有白、黃、紅或帶有紫暈,薯肉里胡蘿蔔素的含量影響肉色的濃淡。

生育期

經研究,一般把甘薯生長期劃分為4個時期,但由於品種特性、栽培條件和生長表現的不同,各生長時期的具體時間段不同。
髮根緩苗期:指薯苗栽插后,入土各節髮根成活。地上苗開始長出新葉,幼苗能夠獨立生長,大部分秧苗從葉腋處長出腋芽的階段。
分枝結薯期:甘薯根系繼續發展,腋芽和主蔓延長,葉數明顯增多,主蔓生長最快,莖葉開始覆蓋地面並封壟。此時,地下部的不定根分化形成小薯塊,後期則成薯數基本穩定,不再增多。結薯早的品種在髮根后10天左右開始形成塊根,到20~30天時已看到少數略具雛形的塊根。
地瓜
地瓜
薯蔓同長期:甘薯莖葉覆蓋地面開始到葉面積生長最高蜂。莖葉迅速生長,莖葉生長量約佔整個生長期重量的60~70%。地下薯塊隨莖葉的增長,光合產物不斷地輸送到塊根而明顯膨大增重,塊根總重量的30~50%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薯塊盛長期:指莖葉生長由盛轉衰直至收穫期,而以薯塊膨大為中心。莖葉開始停長,葉色由濃轉淡,下部葉片枯黃脫落。地上部同化物質加快向薯塊輸送,薯塊膨大增重速度加快,增重量相當於總薯重的40~50%,高的可達70%,薯塊里干物質的積蓄量明顯增多,品質顯著提高。

育種

育種的目標主要是提高產量和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的含量。同時使之具有良好的萌芽、結薯、貯藏等特性,兼能耐旱、耐漬、耐瘠、抗病蟲、能適應不同季節的栽培。育種方法如採用無性系選育,較易選出符合育種目標的芽變體。引種鑒定是見效快速的方法。雜交育種是利用基因重組與無性繁殖系選擇相結合的育種方法。甘薯系短日照作物,在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南部才能自然開花、傳粉、結實。其他地區須採用人工誘導促使開花、傳粉雜交,獲得種子后培育實生苗;然後應用無性繁殖,再通過多次鑒定比較育成品種。
誘導開花的方法普遍應用嫁接結合短日照處理,以甘薯品種為接穗,以近緣植物為砧木;嫁接后搭架掛蔓,每日以8~11小時的短日照處理,並控制現蕾時的溫度在25~30℃之間。開花時避免昆蟲傳粉。按計劃進行品種間雜交,一般 1~2個月後蒴果及種子成熟。此外,尚有自交系育種、種間雜交育種、隨機集團雜交育種等。甘薯的良種繁育方法較多:①多級育苗法。應用苗床催芽,覆蓋塑料薄膜的多種采苗圃,多級栽插,以苗繁苗。②單葉節栽種法。剪蔓時按每個葉節剪成一株苗,可提高薯苗的利用率。③越冬育苗法。使種苗在苗床內安全越冬,可節約種薯,不斷剪栽薯蔓,增大繁殖係數。④優大高密繁種法。選用優良品種的薯塊,進行大株栽培,培育大量分枝,剪采單節或雙節苗,繁殖係數也很高。
甘薯新品種及豐產栽培實用新技術
甘薯是塊根作物,用途很廣,可以做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作物,種植於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在世界糧食生產中甘薯總產排列第七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02年世界甘薯總種植面積為976.5萬公頃,總產量為1.36億噸,平均鮮薯單產13.9噸/公頃。中國的甘薯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分別佔世界的62% 和84%,平均鮮薯單產19.0 噸/公頃。
隨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農產品需求不斷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水資源愈顯不足,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中國糧食需求面臨著巨大壓力,糧食供求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甘薯投入少,產出多,單位面積可食用的干物質居各種作物之首。甘薯抗災力強,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區也能種植,在作物較難生長的地方,甘薯也能獲得較好的產量。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甘薯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作用日益突現。甘薯不僅具有種植面積大,增產潛力大的優勢,而且保健功能好,轉化利用效率高,除用作飼料和保健食品外,還是理想的澱粉資源和能源作物。許多專家認為:甘薯是成為21世紀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時,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根據目前形勢,當前及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石油供給形勢將日趨嚴峻,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甘薯生物產量高,澱粉產量高,是生產燃料乙醇的理想原料,作為新型能源植物已經引起許多國家的高度重視。“新型能源專用甘薯新材料創製和新品種選育”已經列入國家十五“863”計劃,旨在培育高產、高澱粉含量、高抗病的新型能源用的甘薯新品種。甘薯作為新型能源植物,將在中國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栽培技術


備耕

1)、深耕
土壤板結會造成甘薯生長緩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難增產。深耕能加深活土層,疏鬆熟化土壤,增強土壤養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氣性,有利於莖葉生長和根系向深層發展,從而提高甘薯產量。
對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或表土黏厚的應深翻,但一般不要超過40厘米,過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減產。一般深耕30厘米比淺耕15厘米增產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濕時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緊實。深翻要結合施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
2)、起壟
甘薯主要是起壟種植,壟作優點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積,增大受光面積,增加土體與大氣的交界面,晝夜溫差大,且有利於田間降濕排水。在起壟時要盡量保持壟距一致,如寬窄不勻會造成鄰近的植株間獲得的營養不同,造成優勢植株過分營養生長,而弱勢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陽光及養分,生長不勻影響產量。
海南甘薯的起壟方式差異很大,各有優缺點,其中一種起壟方式是,起壟時,壟頂整平,有的在種植薯苗后,略在壟兩邊勾土墊高,中間做成溝形,這有利苗期淋水抗旱,也方便兩邊施肥,保水保肥好,在生長中後期方便逐漸多次蓋土,防治象鼻蟲。但要注意用此法種植甘薯時,一是容易插植薯苗過深,有深達10厘米的,二是後期蓋土時,容易造成薯塊覆土過深,當塊根生長於壟心深層,處於板結貧瘠且水熱和通風透氣不良條件下,不利結薯和薯塊膨大,造成低產。另外,就是多數壟距過寬,有些達1.5米,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因甘薯苗期長勢慢,封行遲,也不利抗旱,且封行慢導致的除草工也多,另外,壟距過寬則每畝苗數少,不利獲得高產。

育苗選苗

利用薯塊的萌芽特性育成薯苗是甘薯生產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薯塊宜選用根痕多、芽原基多的品種,以重100~250克,質量好的夏、秋薯塊作種薯。可採取各種育苗方法,如人工加溫的溫床,用多種式樣的火坑,或使用微生物分解釀熱物放出熱能的釀熱溫床和電熱溫床等。利用太陽輻射增溫的有冷床、露地塑料薄膜覆蓋溫床和采苗□等。苗床加蓋塑料薄膜,可提高空氣溫度和濕度,有利於幼苗生長,使采苗量增加,百苗重能提高20%左右。育苗過程中,前期要用高溫催芽。從排種到齊苗的10多天內,溫度由35℃逐漸下降,最後達到28℃。苗高約15厘米左右時,溫度由30℃漸降到25℃。床土適宜持水量為70~80%,初期水分不足,根系伸展慢,葉小莖細,容易形成老苗;水分過多,則空氣不足,影響萌芽;在高溫、高濕下,薯苗柔嫩徒長。采苗前 3~5天內,必須降溫煉苗,將床溫維持在20℃左右,相對濕度60%。為了避免薄膜覆蓋的苗床內氣溫過高,除通風散熱外,床土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以便降低膜內氣溫。萌芽過程中,薯苗所需養分,主要由薯塊供應。但根系伸展后或采苗2~3次后,要加施營養土或追施速效氮肥。床土疏鬆,氧氣充足,能加強呼吸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嚴重缺氧能使種薯細胞窒息死亡,引起種薯腐爛。覆蓋塑料薄膜時,必須注意通風換氣,有利於長成壯苗。
育苗時間因育苗的方式而有不同。加溫苗床一般在栽插前1個月左右進行育苗,而冷床和露地育苗則在栽前1個半月左右進行。排種密度每平方米以 23~32千克薯塊為宜。采苗宜及時,以免影響苗的素質和下茬苗的數量。采苗的方法有剪、拔兩種。
剪苗比拔苗好處多
①種薯表面沒有傷口,可防止病菌入侵;
②不會搖動種薯損傷薯根;③促使基部腋芽、小分枝生長,增多苗量。剪苗要離床土 3厘米以上,剪取蔓頭苗栽插,能防病增產。
1)、品種要純
甘薯生產應盡量採用同一品種和種苗質量一致,當不同品種或優劣種苗混栽時,極易導致減產,這是目前南方甘薯低產劣質的主因之一。由於甘薯不同品種間和優劣種苗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前期生長旺盛,有的前期生長遲緩,有的品種耐肥,有的品種耐瘠,還有的品種蔓較長,有的品種蔓較短,那麼,混栽后的部分植株獲得優勢,營養生長過盛,從而影響了另一部分弱勢植株的生長,另外,有些優勢植株的莖葉旺長,反而會導致薯塊產量低於正常水平。一般情況下,就算兩個高產品種混栽也會降低產量。
2)、壯苗
要用壯苗,剔除弱苗,壯苗與弱苗的產量可相差20~30%。因為壯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長出的根多、根壯,吸收養分能力強。要求薯苗粗壯,有頂尖,節間不太長,無病蟲害癥狀。采苗時如乳汁多,表明薯苗營養較豐富,生活力較強,可作為診斷薯苗質量的指標之一。薯苗長度一般要達20~25厘米,具有六個展開葉較好,薯苗太長則帶的葉片較多,蒸騰面積大,返苗遲,而苗太短,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正常苗的長度,薯苗過長過短都不利高產。
培育壯苗必須採用薯塊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選擇大小適中(單薯重以200~300克為宜)、整齊均勻、無病蟲、無傷口、薯塊作種。先在1米寬的苗床排種育苗,當薯塊長出的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即進行假植繁苗,並在假植苗節數達到6~10個節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在計劃種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壯苗,當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應及時采苗種植。強調剪采第一段嫩壯苗作種苗,剪苗時應留頭部5厘米內的數個分枝,但不可留得過長,從新發苗,如此循環剪苗。
盡量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甘薯常常攜帶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線蟲病等,薯塊中攜帶的病原物會緩慢向薯芽頂部移動,而頂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攜帶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動速度低於薯芽的生長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滯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帶病的可能性比較小。有些地方如海南農民很少用薯塊育苗,習慣用莖蔓多年連續繁苗,有的還用第二段苗,造成甘薯品種種性退化和產量下降,這是海南甘薯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甘薯脫毒育苗
脫毒甘薯是利用生物技術將甘薯內的病毒清除出來,並培育出無病毒的甘薯秧苗,恢復優良種性,提高產量和品質。目前中國主要採用“組培育苗”的技術,進行莖尖脫毒后繁育薯苗,主要措施包括試管苗快繁和土壤扦插嫩尖苗等。
4)、滅菌殺蟲
滅菌:主要目的是預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發生。方法是採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把薯苗基部6~8厘米段浸泡10~15分鐘。
殺蟲:殺滅種苗蟲源,可用樂果等殺蟲劑先噴殺準備采苗的甘薯田地,種前,可用樂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頭部1-2分鐘。

栽插

一般採用壟作,能加深土層,改善通氣,加快吸熱和散熱,溫差大,還有利於排澇抗旱。凡秋季易澇和適宜密植的地區,雙行大壟比單行小壟增產。適時早栽可延長生長期,增產顯著。主產區春、夏薯當土溫穩定在18℃左右時,每遲栽一天,就會減產1~1.5%;栽種壯苗,髮根快,成活率高,結薯早,壯苗可比弱苗增產10%以上。
栽種密度因季節、品種、用途等而異。春、夏薯每畝 3000~5000株,秋、冬薯每畝 4000~6000株。力求在莖葉生長盛期葉面積指數達到3~4.5。飼用甘薯因不斷割取莖葉,在多施肥料的條件下,每畝可加密到6000~8000株。
1)、栽插時間
南方夏秋薯區,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南部,廣東和廣西的北部,夏薯一般在5月間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南方秋冬薯區,包括海南全省,廣東、廣西、雲南和台灣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海南由於氣候優越,全年可種,但以稻田冬種甘薯為佳,其優勢在於:一是充分利用冬閑田,其時氣候由熱逐漸轉涼,符合甘薯全生長期的要求,後期有利澱粉積累,且水旱輪作的土壤有利甘薯生長,減少病蟲害,容易獲得高產優質甘薯,二是由於反季節生產,鮮食甘薯可銷往大陸和出口日韓等國。
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幹不濕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於午後栽插。不宜在大雨後栽插甘薯,這易形成柴根。應待雨過天晴,土壤水分適宜時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後栽插,成活率較高,但薯苗往往長時間長勢不好,原因在於土壤呈現水分飽和狀態,且土溫偏冷,同時,土壤也變得比較緊實,土壤中的氧氣含量減少,妨礙了根系發展,生長緩慢。久旱缺雨,則可考慮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蓋上薄土,栽苗后踩實,讓根與土緊密接觸,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則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濕。
2)、合理密植
每畝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內,一般產量隨著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薯率隨著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為食用,不需要大薯,可適當密植,收穫中小薯,容易銷售。一般以壟寬1米,壟高25~35厘米,每畝插3300株左右最為適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勻,則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兩株成為弱勢植株。
3)、栽插方法
甘薯栽插方法較多,主要有以下5種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為佳,見圖2。
水平栽插法:
苗長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節分佈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淺土層。此法結薯條件基本一致,各節位大多能生根結薯,很少空節,結薯較多且均勻,適合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各地大面積高產田多採用此法。但其抗旱性較差,如遇高溫乾旱、土壤瘠薄等不良環境條件,則容易出現缺株或弱苗。此外,由於結薯數多,難於保證各個薯塊都有充足營養,導致小薯多而影響產量。如是生產食用鮮薯,則小薯多反而好銷。
斜插法:
適於短苗栽插,苗長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為45度左右。特點是栽插簡單,薯苗入土的上層節位結薯較多且大,下層節位結薯較少且小,結薯大小不太均勻。優點是抗旱性較好,成活率高,單株結薯少而集中,適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過適當密植,加強肥水管理,爭取薯大而獲得高產。
船底形栽插法:
苗的基部在淺土層內的2~3厘米,中部各節略深,在4~6厘米土層內。適於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水肥條件好的地塊。由於入土節位多,具備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優點。缺點是入土較深的節位,如管理不當或土質黏重等原因,易成空節不結薯,所以,注意中部節位不可插得過深,砂地可深些,黏土地應淺些。
直栽法:
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個節位。優點是大薯率高,抗旱,緩苗快,適于山坡地和乾旱瘠薄的地塊。缺點是結薯數量少,應以密植保證產量。
壓藤插法:
將去頂的薯苗,全部壓在土中,薯葉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壓實后澆水。優點是由於插前去尖,破壞了頂端優勢,可使插條腋芽早發,節節萌芽分枝和生根結薯,由於莖多葉多,促進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長。缺點是抗旱性能差,費工,只宜小面積種植。
栽插注意事項
1)、淺栽。由於土壤疏鬆、通氣性良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最有利於薯塊的形成與膨大,因此,栽插時薯苗入土部位宜淺不宜深,在保證成活的前提下宜實行淺栽。淺栽深度在土壤濕潤條件下以5~7厘米為宜,在旱地深栽也不宜超過8厘米。
但在陽光強烈且地旱的條件下,要注意如果過淺栽插,因地表乾燥和蒸騰作用強烈,薯苗難長根,莖葉易枯乾,導致缺苗,應考慮適當深栽等措施。
2)、增加薯苗入土節數。這有利於薯苗多髮根,易成活,結薯多,產量高。入土節數應與栽插深淺相結合,入土節位要埋在利於塊根形成的土層為好,因此以使用20~25厘米的短苗栽插為好,入土節數一般為4~6個。
3)、栽后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莖葉不與地表接觸,避免栽后因地表高溫造成灼傷,從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4)、乾旱季節可用埋葉法栽插。埋土時,要將儘可能多的葉片埋入土中,埋葉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產,由於甘薯的葉面積較大,通常需要較多的水分供其生長,特別是薯苗栽插后對水分需求較高。此時如果將大部分葉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調節,但剛栽插的薯苗沒有根系,僅靠埋入土中的莖部難以吸收足夠的水分,結果造成葉片與莖尖爭水,莖尖呈現萎焉狀態,返苗期向後推遲,嚴重時造成薯苗枯死。而將大部分葉片埋入濕土中可有效地解決薯苗的供水問題,葉片不僅不失水,還可從土壤中吸收水,保證莖尖能夠儘快返青生長。

田間管理

許多地方的甘薯多種在乾旱、土層薄、肥力低的差地,有些地方則是連年種植甘薯,土壤得不到輪作和休閑,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水肥條件滿足不了高產甘薯的生長要求,這是甘薯低產劣質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主要是及時補苗,封壟前中耕除草2~3次,如遇大雨沖塌壟面須進行培土。甘薯翻蔓會損傷莖葉,攪亂葉片的均勻分佈,削弱光合效能,再生枝葉時又消耗養分,影響植株養分的正常分配而造成減產。進行追肥、噴施藥劑等措施時,要保護秧蔓,減少莖葉損傷。
收穫的早遲和作業質量與薯塊產量、干率、安全貯藏和加工等都有密切關係。甘薯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期,一般在當地平均氣溫降到12~15℃,在晴天土壤濕度較低時,抓緊進行收穫。先收種用薯,后收食用薯。薯塊應隨時入窖,有的地區應及時切曬加工。不論用機械還是人工刨挖,都要盡量減少漏收;同時要避免破傷薯塊,否則易在貯存期間感染病害,而導致腐爛。
施肥
甘薯的根系發達,且莖蔓匍匐生長,莖節可遇土生根,吸肥能力很強。甘薯主要吸收氮、磷和鉀肥,其需要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
氮能促進甘薯莖葉生長,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從而增加光合能力,直接增加莖葉產量。早施氮肥能促進甘薯早生快發,多分枝,莖葉快長,儘早封壟,為高產打好基礎。如氮肥供應不足,則莖葉生長緩慢,葉面積小,顏色淡,植株生長不良,最終影響產量。但施用氮肥過量或過晚,則容易造成莖葉貪青瘋長,結薯不良,影響產量。
磷能加快甘薯養分的合成與運轉,提高薯塊品質,缺磷莖細葉小,葉片顏色暗綠沒有光澤,老齡葉片出現黃斑,以後變紫脫落。
鉀能促進甘薯根部的形成層活動,從而使塊根不斷膨大,在生長中後期,鉀肥能起到提高甘薯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能力,促進塊根膨大、增重和改善品質的作用。生長前期缺鉀,植株節間短,葉片小,葉面不舒展;生長中後期鉀素不足,莖葉生長緩慢,嚴重的葉片黃化。
據研究,甘薯生長期長、所需養分較多,每畝目標產量3噸鮮薯,約需15公斤純氮(N)、12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24公斤氧化鉀(K2O)。總的施肥原則是平衡施肥,促控並重,掌握前期攻肥促苗旺,中期控苗不徒長,後期保尾防早衰,具體施肥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又以前期為主,後期為輔。一般來說,由於甘薯多種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並多施有機肥和草木灰等,並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壟以增強覆蓋,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土壤含水量,從而提高甘薯產量。推薦施肥方法:
北方一般基肥重施農家肥,並配合適量含氮化肥,使生長前期以氮素代謝為主,後期以碳代謝為主。黃淮流域缺磷地區宜穴施或在中後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南方薯區高溫多雨,強調多次追肥,如栽種后追施提苗肥,分枝結薯期追施結薯肥,莖葉盛長期追施催薯肥,後期進行根外追肥等。
1)、苗肥:
在犁耙地或起壟時,每畝施足火燒土等有機肥1~3噸,畝施磷肥20~30公斤。插薯苗前,可在壟心施尿素和複合肥,然後蓋土,插或放薯苗,再蓋土,這樣比較省工,且薯苗既不接觸肥料防止傷苗,苗期又能及早吸收肥料營養,早生快發。如備耕和插苗時未施肥,也可在植后7~15天,當苗和葉直立回青,馬上早施苗肥,一般可適當淋施人糞尿,或施尿素和複合肥,一般畝施尿素10公斤和20公斤複合肥(15:15:15)。
2)、壯薯肥
種后1個月,重施壯薯肥,一般畝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鉀20~30公斤,可兩邊開溝施肥。有條件可在壟面適當撤施草木灰或火燒土。
3)、尾肥
種后3個月,看長勢適施壯尾肥,遲熟品種或後期長勢差的甘薯才考慮,一般不施。
灌溉、除草、鬆土、培土、翻蔓
灌溉、除草、鬆土、培土好處在於:充足水分和通風透氣有利甘薯高產優質,且可防治病蟲害。當天氣乾旱蒸發量大,主要根據壟面乾燥開裂來判斷灌水,一般半個月灌一次水。灌水要灌透全壟,一般當水浸過壟的一半以上,觀察水是否能逐漸濕潤到壟頂即可,淋水噴水則要觀察是否濕透壟。
等灌水后壟溝稍干不沾泥,即要除草、鬆土和培土,用鬆土蓋好壟面裂逢,防止象鼻蟲和莖螟等地下害蟲鑽入壟中蛀食塊根和藤頭,影響產量和品質。不論在灌水后或不幹旱灌水的甘薯全生長期,都可隨時用畦溝泥蓋好畦面裂逢,防治病蟲害。
栽插前後,要適當澆水保活促長。在苗期封壟前,結合施肥,鬆土1~2次,切斷地表毛細管,減少地表蒸發。當甘薯莖葉基本覆蓋壟面后,則不要扯動薯藤,防止打亂莖葉的正常分佈和損傷根系,影響光合作用和營養吸收,並可利用薯蔓的不定根吸收水分抗旱。
由於目前的甘薯新品種選育目標多是短蔓和莖蔓少髮根的良種,所以,一般不提倡翻蔓。但在連續大雨後或連綿陰雨天,會引發甘薯莖蔓徒長和滋長新根,這會增加營養損耗,並且中後期的新根難結薯,就算成薯也小,應適當翻蔓控長和抑制莖蔓長根。翻蔓應是提蔓斷根,輕放回原位,不可翻亂莖葉的原有正常分佈,特別是莖葉反放,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會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產量。

貯藏

北方地區甘薯貯存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外界氣候變化大,薯塊本身仍有呼吸作用及各種生理生化的變化,病害容易感染蔓延而導致腐爛。貯藏期間引起薯塊腐爛的主要原因是低溫,收穫期氣溫宜在 12℃以上。貯存一般用地下窖,隨收隨藏;入窖前要徹底清掃、消毒、滅鼠。嚴格選薯,剔除破皮、斷傷、帶病、經霜和水漬的薯塊,貯藏量只可占貯藏窖容量的80%。入貯初期須進行高溫癒合處理,窖內加溫到34~37℃,相對濕度85%,使破傷薯塊形成愈傷組織,防止病害傳播。然後進行短時間的通風散濕,窖溫保持在10~15℃,相對濕度85~90%;中、後期加強保溫防寒,嚴防薯堆受到低於 9℃以下的冷害。出窖前氣溫已逐漸升高,注意短期通風,防止缺氧。20世紀60年代以來推廣“高溫大屋窖貯藏法”較安全有效,且有利於加強管理。入窖后3~4天內用高溫癒合處理,因窖大貯量多,可以經濟利用堆積的熱量保溫。鮮薯可經切片或刨絲,曬乾成薯干、薯絲後進行貯藏,以減少損失。薯干貯藏時的含水量不宜超過11%。倉庫用麥糠、麥草鋪底圍蓋,使倉溫不超過30℃。

病蟲害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甘薯黑斑病、甘薯莖線蟲病、甘薯軟腐病、薯瘟病、甘薯瘡痂病、甘薯蔓割病、甘薯根結線蟲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紫紋羽病等。甘薯的主要害蟲有象鼻蟲、螻蛄、金龜子、地老虎、甘薯天蛾等。甘薯病蟲害的防治,堅持以防為主,目前主要以象鼻蟲危害最大。
北方以真菌性黑斑病、線蟲病、真菌性根腐病為主;南方以細菌性薯瘟、真菌性瘡痂病為主;貯藏期以真菌性軟腐病為主。防冶田間病害應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換茬,建立無病留種田,栽種無病薯苗,輔以藥劑消毒種薯、種苗。甘薯病毒病種類很多,葉部癥狀有紫環、黃斑、縮葉、卷葉、明脈、羽狀鑲嵌等。防治方法,可選育抗病毒病品種,消滅薯田傳病媒介昆蟲,應用莖尖脫毒組織,培養無病壯苗等措施。甘薯的主要蟲害是甘薯小象蟲和甘薯麥蛾,其次還有雜食性害蟲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等。防治蟻象應實行水旱輪作,採取後期在壟面和裂縫處培土等措施。對其他蟲害可採取農業技術和藥劑防治。
象鼻蟲,又稱甘薯蟻蟓或甘薯小象甲,屬鞘翅目,蟻象蟲科,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甘薯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害蟲,通常使甘薯減產20~50%,損失嚴重,甚至絕收,是甘薯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全年發生6~8代,成蟲壽命長,世代重疊。從甘薯幼苗到收穫,象鼻蟲幼蟲和成蟲均能為害甘薯,而以幼蟲蛀食薯蔓和薯塊為主,使莖葉生長緩慢,同時,大量幼蟲蛀入薯塊,使薯塊變黑,氣味辣臭,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目前,世界上尚沒有找到有效的抗蟲基因,至今仍沒有培育出高抗象鼻蟲的品種。
由於象鼻蟲多在地下塊莖為害,世代重疊,給人工和藥物防治帶來很大困難,目前,對該蟲還沒有較理想的防治方法。控制甘薯土壤害蟲的方法主要有生態防治及化學防治等。一般用化學農藥防治成本高,且因殘毒等問題,較少應用。此外,有推薦象鼻蟲性誘劑,各地反映防治效果不一,象鼻蟲性誘劑是象鼻蟲雌蟲分泌的一種揮發性的無毒的化學物質,不存在殘毒及抗藥性問題,用於誘殺雄蟲,使雌蟲找不到雄蟲交尾,不能繁殖後代,從而大量減少田間象鼻蟲害蟲密度。但也有反映難以殺盡雄蟲,就算殘餘少量雄蟲,都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象鼻蟲大危害。
建議綜合防治象鼻蟲措施
1)、水旱輪作
2)、對甘薯病蟲害多的田地,進行灌水殺滅蟲源,充分犁耙翻曬土壤,並用“好年冬”和“殺蟲丹”等土壤處理劑處理
3)、殺滅種苗蟲源,可用樂果等殺蟲劑先噴殺準備采苗的甘薯田地,種前,可用樂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基部1~2分鐘,種后1星期,打一次樂果或敵百蟲(正常用藥量),對準薯苗和藤頭噴,或用80%敵百蟲500倍液澆灌蔓頭1~2次,可殺小象鼻蟲。以上防治措施不必全用,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樂果等農藥均按正常用藥說明使用。
甘薯的其它主要害蟲有卷葉蟲、甘薯天蛾、斜紋夜蛾等,可用樂果、敵敵畏殺螟松等殺蟲藥,按正常用藥說明使用,在午後噴殺。
主要防治甘薯病害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注意種薯和種苗的病害檢疫2)培育無病壯苗,從無病區選留無病種薯和種苗,或選用脫毒種苗
3)、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甘薯藤2分鐘以上,涼干后種植
4)、大田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並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根據情況,可連續隔7天噴1次,直到根除
5)、收穫時徹底清理病殘植株,注重水旱輪作,加強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風透氣,適當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品種介紹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資所收集引進100多份國內外甘薯新種質,是全國甘薯新品種南方片區試點之,現篩選推廣的部分高產優質食用和高產飼用新品種,在水肥條件良好和控制病蟲害的情況下,種植4個月的平均畝產鮮薯可達2~3噸。今後,將繼續引進國內外的高產優質和特異甘薯新品種,通過“農民參與式”、“科技入戶”、“科研+政府”、“科研+企業”等試驗推廣方法,建立多種形式的代理機構和代理人組成的合作推廣網路,加快促進甘薯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產業化。
新農一號
由本中心1999年選育而成。該品種葉片較大,深度缺刻,頂葉紫紅色,蔓長1米,終生不翻蔓,結薯集中,薯塊大而整齊,皮淺紅色,肉黃白,澱粉含量高,含糖量可達15%,面甜適口,屬兼用型品種,春薯畝產可達7000公斤,夏薯畝產3500公斤。
新農四號
由北京553.S52-7.日本黃金薯三元雜交而成。它繼承了北京553的優質、S52-7的高產、日本黃金薯的營養及薯型美觀的特點。其葉形為五齒形,葉色深綠,蔓長50-80公分(特短蔓),開粉色花,薯型為長紡錘,皮色黃褐,肉色杏黃,結薯早產量高、畝產可達萬斤左右,耐旱耐肥,較耐瘠薄。可溶性糖和維生素糖含量高,熟食味甜面,香味濃郁,是鮮食、蒸烤、加工薯脯的優良品種。
蘇薯八號
特高產、特早熟、特抗病的紅薯新品種,由紅皮蘇薯八號選育而成。特點:短蔓型,平均蔓長70—80cm,結薯集中,表面光滑,皮色黃褐,肉色桔黃,春薯畝產15000斤,夏薯7000斤以上,含糖量13.4%,出干率23%,品質極好,生食、熟食均可。
脫毒北京553
頂葉紫色,葉綠色,葉形淺復缺刻,株型匍匐,莖色綠帶紫,莖粗壯,蔓長2.53米,基部分枝多,薯形長紡錘形,皮色黃褐,肉色杏黃。萌芽性好,鮮薯產量6000斤,切干率25%,結薯早、膨大快、整齊集中,較抗黑斑和莖線蟲病,耐旱耐肥,較耐瘠薄。熟食軟甜,生食脆甜,蒸烤均可,是加工薯脯的主要品種。
日本黃金薯
從日本引進,葉五齒形,葉色深綠,蔓長70公分左右,桔黃皮,深紅肉。特點:特抗重茬,抗病性高,維生素含量高,口感極好,畝產萬斤左右,是當前紅薯珍品。西農431
屬烤薯型加工早熟品種,由西北農業大學朱光俊教授培育。中蔓長11.5米,分枝57個,莖長不定根少,不易徒長,不用翻蔓。薯塊紡錘形,蔓皮光滑,橙黃色,肉深桔紅色,食味香甜面沙,口感極佳。適應性強,春薯畝產8000斤,夏薯畝產4000斤以上。
新引1號
該品種由新樂市新農薯業中心2005年最新引進,高產高幹口感好,畝產7000-8000斤。薯形紡錘形,薯皮紫紅色,薯肉淺黃色,切干率33%,比徐薯18高3個百分點。葉形心帶齒,葉色頂葉莖均為綠色,分枝多、莖蔓長,長勢壯,抗旱性好。結薯多而集中,春夏種植均可。熟食甜面,香味濃郁,該品種適應性好,不擇土壤,適宜性廣。
脫毒徐薯18
葉綠色,葉形心臟形至淺裂復缺刻,株型匍匐,莖色綠帶紫,莖粗壯,蔓長22.5米,基部分枝多,薯形長紡錘形,皮色紫紅,肉白色。切干率30%,結薯整齊集中,抗根腐病,耐旱耐肥,畝產6000斤左右。
特色品種——美國特短蔓黑薯
該薯紡錘型,薯皮紫紅近黑色,肉紫黑鮮艷,比“川山紫”顏色更深,熟后成黑色,香甜面沙,食味極佳,營養成分比其它紅薯高一倍,含硒量高,屬抗癌食品,畝產6000斤左右。

主要價值


甘薯的營養成分如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 C和鐵、鈣等礦物質的含量都高於大米和小麥粉。非洲、亞洲的部分國家以此作主食;此外還可製作粉絲、糕點、果醬等食品。工業加工以鮮薯或薯干提取澱粉,廣泛用於紡織、造紙、醫藥等工業。甘薯澱粉的水解產品有糊精飴糖果糖葡萄糖等。釀造工業用麴黴菌發酵使澱粉糖化,生產酒精、白酒、檸檬酸、乳酸、味精、丁醇、丙酮等。根、莖、葉可加工成青飼料或發酵飼料,營養成分比一般飼料高3~4倍;也可用鮮薯、莖葉、薯干配合其他農副產品製成混合飼料。

食用價值

中國的紅薯種植面積保持在62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穩定在1億噸以上,分別佔全世界的70%和80%。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在全國的農作物主產中,紅薯僅次於水稻、小麥和玉米,居第4位,含多種維生素,每百克中含維生素B10.12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30毫克、含鈣18毫克、磷20毫克、鐵O.4毫克、尼克酸0.5毫克、粗纖維0.5克、碳水化合物29. 5克、蛋白質1.8克、胡蘿蔔素1.31毫克。具有和中、利水、健脾的作用,中醫學認為紅薯是一種利水、健脾的減肥食品。
紅薯有滑腸作用,可減少脂肪吸收,而且食地瓜可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慾望,從而達到減肥輕身的目的。
蒸地瓜
原料:生地瓜500克。
製法:將地瓜洗凈,蒸鍋中加水適量,地瓜放在屜上,加蓋蒸40分鐘即成。
地瓜粳米粥
原料:地瓜200克,粳米50克。
製法:將地瓜洗凈,切為不規則小塊,粳米淘洗乾淨,同入鍋中煮米做粥如常法,每日作早餐和晚餐食用。
原料:地瓜1000克。
製法:將地瓜洗凈,上鍋蒸熟,晾涼後用刀切為指粗長條,放在帘子上晾曬,注意通風,不要直接被陽光照射,一月即成。
煎地瓜片
原料:地瓜200克,油少許。
製法:平底鍋放火上燒熱,抹上一層油,將地瓜洗凈切為1厘米左右的片,放在鍋中煎至焦黃,翻到另一面再次煎至焦黃,瓜片鬆軟即成。
原料:地瓜500克,白糖150克 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製法:地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勺內加花生油燒至90℃時,把地瓜塊放入油內炸熟透至色澤金黃色時撈出控油。勺刷凈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從水大泡變成水小泡;從糖大泡變成糖小泡至濃稠變色時,倒入炸好的地瓜離勺、顛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倒入抹過香油的盤內,上桌的時候要上碗白水,沾著吃,才不沾牙。
甘薯糖水
原料:甘薯1000克、老薑25克、冰片糖(紅糖的一種)200克、花生油25克(制6碗)
製作:
1.將番薯洗凈,颳去皮,撬成小塊,放水中浸泡四至六小時,其間換水五、六次,取出,晾去水分。
2.取小鍋置中火上烘熱,倒入花生油,將老薑拍扁,下鍋略炒,再將番薯塊下鍋炒透,加清水750克,煮沸,放入冰片糖,煮至溶解,取出盛6碗中即成。

藥用價值

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塊根。冬季收采,刨出塊根,除去泥土。
性味歸經
甘,平。
①《綱目拾遺》:甘,平,無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功能主治
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①《綱目拾遺》: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②《本草求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產婦最宜。和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③《隨息居飲食譜》: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
④《嶺南採藥錄》:醋煮服,治全身腫。
藥材性狀
常呈類圓形斜切片,寬2-4cm,厚約2mm,偶見未去凈的淡紅色或灰褐色外皮。切面白色或淡黃白色,粉性,可見淡黃棕色的筋脈點線紋,近皮部可見一圈淡黃棕色的環紋,質柔軟,具彈性,手彎成弧狀而不折斷。氣清香,味甘甜。顯微鑒別粉末特徵:白色。①澱粉粒眾多,單粒圓球形,類三角形,大小不一,臍點星狀、飛鳥狀或點狀;復粒由2-10個分粒組成,長38μm,直徑3-36μm。②導管多為網紋,亦有梯紋,直徑5-35μm。
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或煮食。外用:搗敷。
藥理作用
番薯熱水提取物對眼晶體醛糖還原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從番薯分離出的並沒食子酸和3,5-二咖啡醯奎寧酸,為有效成分。
相關配伍
①治酒濕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金薯傳習錄》)
②治濕熱黃疸:番薯煮食,其黃自退。(《金薯傳習錄》)
③治乳瘡:白番薯搗爛敷患處,見熱即換,連敷數天。(《嶺南草藥志》)
④治瘡毒發炎:生番薯洗凈磨爛,敷患處,有消炎去毒生肌之效。(《嶺南草藥志》)
注意事項
①《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
②《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疫瘧痢腫脹等證皆忌之。
化學成份
含並沒食子酸(elagicacid)和3,5-二咖啡醯奎寧酸(3,5-dicaffeoylquinicacid)

相關論述

1.《綱目抬遺》: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牛姜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勸;(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2.《本草求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產婦最宜。和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3.《隨息居飲食譜》: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
4.《嶺南採藥錄》:醋煮服,治全身腫。

另類作用

在玄幻小說界,地瓜是夢幻的魔力增幅食品。出自《我是大法師》。

植物文化


起源和傳播
J.B.埃德蒙等認為甘薯起源於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厄瓜多到秘魯一帶的熱帶美洲。A.von洪堡援引哥馬拉記載:哥倫布初謁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獻給女王。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
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自是磽確之地遍行栽播。”還說:“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種之,故又曰金薯。”又據:陳振龍 6世孫陳世元及其子陳雲,先後以甘薯傳種於鄞州(浙江寧波)、膠州、青州(山東省青島、益都一帶)、豫州(河南朱仙鎮一帶)各地,漸次在浙江各地傳播,時為清乾隆二十年前後。以上史實證明甘薯系在16世紀末葉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台灣省等地傳播。目前中國的甘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佔世界首位。

栽培技術


管護

番薯
整地施肥:整地要在晴天進行,土要打碎、打細。整平后,肥料條施在壟底,壟距80厘米,壟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專用有機複合肥,種植面積較大時,要求測定土壤n、p、k和有機質,南方還要測定土壤pH值。不提倡使用普通複合肥。
整枝打頂:對分枝較多、生長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二三個分枝,如此可使養分迴流,讓薯塊得到更多養分。打頂可調節養分運轉,促使養分向根部輸送。當薯苗長到40-60厘米時摘去嫩尖,分枝生長過旺時也要摘去嫩尖。
及時追肥: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結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追施稀薄人畜糞750-1000kg或尿素2.5kg。結薯肥在分枝結薯階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個月內結合第二次中耕進行,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坼縫肥在莖葉封行以後,塊根生長速度較快,地面出現裂縫時追肥。每667m追尿素1.5kg、過磷酸鈣浸出液10kg、硫酸鉀3kg兌水150-200kg配成營養液,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進行順縫澆灌,要求追肥均勻。

貯存

早中熟品種8月底9月初開始收穫,遲熟品種10月中旬開始收穫。最遲收穫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穫。收穫時要輕挖、輕裝、輕運、輕卸,防止薯皮和薯塊碰傷。貯存要求溫度在10-15℃,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貯存場所應清潔衛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同時要有保溫措施,防止凍傷和擠壓,並注意通風散熱。

食用宜忌


(1)食用涼的番薯易致胃腹不適。番薯在胃中產生酸,所以胃潰瘍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食用。
(2)爛番薯(帶有黑斑的番薯)可使人中毒,不可食用。
(3)番薯等根莖類蔬菜含有大量澱粉,可以加工成粉條食用,但製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明礬。若過多食用會導致鋁在體內蓄積,不利健康。
(4)番薯含有“氣化酶”,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面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喝點菜湯即可避免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象。

植物文化


諺語
“嫁妹莫嫁竹頭背,毋系番薯就系豬菜”:台灣客家語俗諺,舊時社會普遍貧窮,不願將自家女兒嫁到竹頭背後更窮困的山林去,因為山多陡峭,日未出而上山工作,日已落而未息,尚須拖著疲憊飢餓的身子,肩膀上所負擔者,不是兩籃滿滿的番薯,就是一肩的豬菜(番薯藤及番薯葉),回家路上,也不得安閑。
“時到時擔當,無米再來煮番薯湯”:台語俗諺,意思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必多慮,到了危急的時候,自然會出現應變的方式。
“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台語俗諺,意思生命力很強,根深蒂固,只要你種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台灣人的精神,吃苦耐勞,根性強。
“土藏萌番薯,吃飽不辛苦”;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番薯因為憨厚大個的體態,老一輩還稱其為懵番薯,伴隨動漫文化的熱潮和賣萌搞怪元素的流行,大都改稱萌番薯。番薯高產,紅軍當年打游擊時經常忍飢挨餓,後來從山區農民那得知種番薯可有效應對飢餓,便學著房前屋后種些番薯,這句口號便在軍民中流傳開來。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番薯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86 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