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果

桑科榕屬植物

徠地果(拉丁學名:FicustikouaBur.),桑科榕屬植物。

地果為匍匐木質藤本,有乳汁,莖棕褐色,節略膨大,觸地生細長的不定根,葉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型,長約1.6—6厘米,寬約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型或淺心型,邊緣有細或波狀的鋸齒,具三出脈,側脈3—4對,上面被短毛。喜歡生長在荒地,草坡或岩石縫裡,生長海拔不高,可以做藥用植物,分佈在廣西雲南等地。

形態特徵


地果
地果
匍匐木質藤本,莖上生細長不定根,節膨大;幼枝偶有直立的,高達30-40厘米,葉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形,長2-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具波狀疏淺圓鋸齒,基生側脈較短,側脈3-4對,表面被短刺毛,背面沿脈有細毛;葉柄長1-2厘米,直徑立幼枝的葉柄長達6厘米;托葉披針形,長約5毫米,被柔毛。榕果成對或簇生於匍匐莖上,常埋於土中,球形至卵球形,直徑1-2厘米,基部收縮成狹柄,成熟時深紅色,表面多圓形瘤點,基生苞片3,細小;雄花生榕果內壁孔口部,無柄,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壁,有短柄。無花被,有粘膜包被子房。瘦果卵球形,表面有瘤體,花柱側生,長,柱頭2裂。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為陽性植物,耐半蔭,自然生長於低山區的山坡、田埂邊、溝邊、灌叢邊、疏林下、路邊等地,常成片生長。它既耐乾旱,也耐水淹,四季常青。
海拔400-1000米較陰濕的山坡路邊或灌叢中,常生於荒地、草坡或岩石縫中。

分佈範圍


產湖南(龍山)、湖北(南漳、十堰、宜昌以西)、廣西(大苗山)、貴州(納雍)、雲南、西藏(東南部)、四川(木里、屏山等)、甘肅、陝西南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越南北部、寮國也有分佈。

生長繁殖


繁殖方法

陰天在野外採集野地瓜健壯匍匐莖,及時將其處理為長5cm、10cm、15cm、20cm的插穗;插穗保留的葉片有4種規格,即不留葉、留1/2葉、1/3葉和1片葉;激素濃度4個水平,即100ppm、200ppm、300ppm和500ppm;扦插基質4種:黃心土、河沙、河沙+珍珠岩(1:1)、黃心土+河沙(1:1)。將不同長度插穗分類捆成束后及時分別浸泡於不同激素濃度的溶液中2h后,插穗分別扦插於不同基質的插床上。
扦插管理
插床先用多菌靈500倍液消毒處理,將處理好的插穗按試驗要求扦插於插床后,將基質稍加壓實並噴透水,即時搭建遮陽網防止水分蒸發,降低插床溫度。噴水次數和每次噴水量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一直保持床面濕潤,扦插15d后,逐漸減少噴水次數,並即時除去床面雜草。

病害防治

病狀
蔓發病初期節部產生油浸狀褪色裂紋,並分泌出膠脂。病情嚴重時,蔓上裂紋部位出現爆裂,主蔓基部裂開口還會流出灰、紅色膠狀液體,俗稱“爆血管”;側蔓裂開后,產生白色油狀物。部分植株出現生長發育緩慢或停止生長;重者全株死亡,蔓乾燥后呈赤褐色。
病原
由殼二孢屬真菌引起蔓枯病。屬於真菌性病害,分生孢子器黑色,圓形至扁圓形,有孔口,著生在寄主組織內,部分露出。主要以寄生為主,為害瓜類的蔓,引起裂蔓。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寄生於作物體上。天氣因素對病害的發生流行至關重要。在溫度變化大時,病害會產生嚴重。當天氣變化不定時,高溫高濕,更致使病害流行,蔓延速度加快。此外,在地勢低洼、作物枝蔓茂密、通風不良、濕度大、作物長勢弱等條件下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生產上一般選用耐熱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選擇乾爽、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合理定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抵抗力、減輕發病。
3、藥劑防治:
①用純品甲基托布津100倍兌水直接塗抹病斑,同時用急救液加純品多菌靈(不含硫的)600-800倍噴霧;用純品甲基托布津1200-1500倍噴霧;每隔7天噴一次,一般噴3次即可。
②用杜邦萬興100倍兌水直接塗抹病斑;同時用急救液加杜邦萬興1200-1500倍噴霧;每隔7天噴一次,一般噴3次即可。

主要價值


園林

是水土保持植物。
野地瓜適宜於公園或易遭遊人踐踏的場所綠化,可承受眾多遊人踐踏。野地瓜因為這種堅韌而繁茂的莖蔓總是縱橫交錯地生長著,這樣就會自然的“織”成一張“巨型漁網”,能將表面鬆土、沙土牢牢地“網住”,再加上有茂密的葉子長年“封面”,酷似加蓋了一張永久性的綠色地毯,這種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稱防沙固土的絕品。野地瓜還可作水果栽培,適合套栽在果園裡,使傳統的單季果園成為雙季果園。亦可作觀果、觀葉弔掛盆景,柔韌翠綠的莖蔓瀟灑飄逸,具有“萬條垂下綠絲絛”的美景。

食用

野地瓜榕果成熟可食。

藥用

藥用主治
地果 薛進澤供照
地果 薛進澤供照
根:苦,寒。清熱利濕。用於泄瀉,黃疸,瘰癧,痔瘡,遺精。
莖葉: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用於風熱咳嗽,痢疾,水腫,經閉,帶下病
花:用於遺精,滑精。
果實:清熱散寒,祛風除濕。用於咽喉痛。
民族用藥
【水葯】要我,地瓜藤:莖、葉、果實或全草治疳積《水醫藥》。
【彝葯】基留區作,穿地龍:全株治膀胱結石《桂葯編》、《民族葯志三》。
赤斯:根、葉或全草:主外傷出血,瀉痢,痔瘡出血,產後出血,風濕關節疼痛,肺病,小兒消化不良《彝植葯續》。帶菌包的皺縮葉及全株治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刀傷出血,跌打損傷;根治痢疾《大理資志》。紹傑買拜日:地石榴寄生全株治喉炎,尿路感染《滇省志》。
地板藤:全草用於風寒濕痹,肝膽濕熱,泄瀉痢疾,夢遺滑精,瘰癧消渴,痔瘺腫毒《哀牢》。
【拉祜葯】米克:全株用於腎炎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婦女乳汁不通,乳腺炎《滇省志》。米克:全株治腎炎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婦女乳汁不通,乳腺炎。感冒,咽喉炎,扁桃腺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風濕骨痛《拉祜葯》。
【哈尼葯】尾抄牢俄:全株用於腎炎水腫,膀胱炎《滇省志》。味朝勞俄:根治膀胱炎,尿道炎《滇葯錄》。習谷妮腔:全草治感冒,扁桃腺炎,消化不良,膀胱炎《哈尼葯》。
【侗葯】教登鮮Jaoldemhxeens,商巴把堆(Sangpbicbacdih)全株:主治朗鳥嘰苟沒餿(小兒隔食),高給(腹瀉)《侗醫學》。登恩,登狼(三江語):葉治瘡癤《桂葯編》。登恩:葉治瘡癤《民族葯志三》。馬滑:根、葉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苗葯】真巴苦(融水語):全株治淋巴腺炎《桂葯編》。地瓜藤,地枇杷,攔路虎,真巴苦:藤莖用於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風濕筋骨痛,夏季暑邪引起腹瀉,痢疾,小兒形體瘦弱,食積腹痛;果實用於肺虛咳嗽,痰中帶血《民族葯志三》。
【瑤葯】洗姑咯(金秀語):全株治月經不調,產後缺乳《桂葯編》、《民族葯志三》。爬地牛奶(ndoinndeicngunghyorx),上樹螟蟻:全株用於外感風熱咳嗽,小兒消化不良,濕熱黃疸,風濕痛,月經不調及產後缺乳。
【壯葯】得籠(扶綏語),棵馬暖(天峨語),臘丁(靖西語),仁美,鑽地龍(大新語):根莖治胃潰瘍出血,痢疾,腰痛,風濕,跌打;葉治腹瀉,刀傷出血;全株治肺結核,手足麻痹《桂葯編》。得龍,棵馬暖,鑽地龍:根莖治胃潰瘍出血,痢疾,腰痛,風濕,跌打損傷《民族葯志三》。
【白葯】潘凶,雞耕寡:全株治痢疾,腰痛,瘰癧,風濕痛,毒蛇咬傷;花治遺精,滑精《滇葯錄》。painlxionl,攀兄,zorxgux,皺鼓(大理,賓川),watxiolgut,挽兄果(劍川),taxbairx,塔擺(雲龍寶豐):全株治婦人濕熱帶下,月經量少,淋症,水腫,濕熱黃疸,婦人子宮下垂,滑精,癆傷溺血,小兒夜尿,消化不良:果實治肝腎虛帶下《大理資志》。
【納西藥】全株治婦人濕熱帶下,月經量少,淋症,水腫,濕熱黃疸,婦人子宮下垂,滑精,癆傷溺血,小兒夜尿,消化不良;果實治肝腎虛帶下,滑精《大理資志》。
【佤葯】地石榴,地板滕:全株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尿路感染《中佤葯》。
鮑地,奴鮑地:全株治膀胱炎,腎炎,陰道炎,扁桃體炎,咽喉炎,感冒《滇葯錄》。
【土家葯】地枇杷,過山龍:功用同苗族《民族葯志三》。
攔路虎:全株治腹痛水瀉,食積,噯氣吞酸,小兒疳積,跌打損傷《土家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