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中藥

地瓜,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徠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inn.)Urb.的塊根。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於熱病口渴。

入葯部位


徠塊根。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生津止渴。

主治


熱病口渴。

用法用量


內服:生啖活煮食。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

形態特徵


粗壯、纏繞、草質藤本,稍被毛,有時基部稍木質。根塊狀,紡錘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徑在20-30厘米左右,肉質。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長5-11毫米;小托葉錐狀,長約4毫米;小葉菱形或卵形,長4-18厘米,寬4-20厘米,中部以上不規則淺裂,裂片小,急尖,側生小葉的兩側極不等,僅下面微被毛。總狀花序長15-30厘米,每節有花3-5朵;小苞片剛毛狀,早落;萼長9-11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花冠淺紫色或淡紅色,旗瓣近圓形,長15-20毫米,中央近基部處有一黃綠色斑塊及2枚胼胝狀附屬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圓形、直立的耳,翼瓣鐮刀形,基部具線形、向下的長耳,龍骨瓣近鐮刀形,長1.5-2厘米;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子房被淺黃色長硬毛,花柱彎曲,柱頭位於頂端以下的腹面。莢果帶形,長7.5-13厘米,寬12-15毫米,扁平,被細長糙伏毛;種子每莢8-10顆,近方形,長和寬5-10毫米,扁平。花期8月,果期11月。

生長環境


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
地瓜種植
地瓜種植

論述


1、《陸川本草》:“生津止渴,至熱病口渴。”
2、《四川中藥志》:“止口渴,解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