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結果 展開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是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嘉昕

圖書信息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作者:張嘉昕
定價: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8596
出版日期:2016.03.01
印刷日期:2016.03.29

圖書內容


本書比較全面和系統地介紹了自凱恩斯之後對經濟思想發展產生過重大和深遠影響的十大當代西方經濟學派及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方法、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目的是使讀者熟悉和了解西方經濟學在當代的發展情況,掌握西方經濟學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其當代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研究的問題、提出的理論和主張,提高經濟理論素養,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否定的批判能力和自主的創造能力,從而為分析經濟問題和開展經濟理論研究打下牢固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目錄


緒論
第1章新古典綜合學派
1.1新古典綜合學派概覽
1.1.1大幕開啟:凱恩斯革命
1.1.2對凱恩斯經濟學的補充和發展
1.1.3代表人物
1.1.4凱恩斯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的綜合
1.2混合經濟理論
1.2.1混合經濟的基本內涵
1.2.2混合經濟的理論模型
1.3增長與波動、通貨膨脹與失業
1.3.1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
1.3.3對“滯脹”成因的解釋
1.4政策主張與“二戰”后美國經濟
1.4.120世紀50年代的“補償性”政策
1.4.220世紀60年代的“增長性”政策與肯尼迪減稅
1.4.320世紀70年代的“多樣化”政策
第2章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2.1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概覽
2.1.1策源地:英國新劍橋學派
2.1.2新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
2.1.3新陣地:美國后凱恩斯主義
2.1.4美國后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
2.1.5研究方法
2.2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
2.2.1資本主義收入分配邏輯的不合理性
2.2.2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
2.3貨幣經濟理論
2.3.1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2.3.2貨幣需求的融資動機
2.3.3內生性貨幣供給理論
2.3.4金融不穩定性假說
2.4社會經濟改革方案
2.4.1新劍橋學派的改革主張
2.4.2后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的政策建議
第3章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3.1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概覽
3.1.1新凱恩斯主義產生的背景
3.1.2代表人物
3.1.3新凱恩斯主義的繼承與超越
3.2價格黏性理論和工資黏性理論
3.2.1價格黏性理論
3.2.2工資黏性理論
3.3信貸配給理論和股權配給理論
3.3.1信貸配給理論
3.3.2股權配給理論
3.4經濟周期模型
3.4.1名義黏性與經濟周期
3.4.2價格彈性與經濟周期
3.5政策主張與柯林頓—奧巴馬經濟學
第4章貨幣主義
4.1貨幣主義概覽
4.1.1貨幣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4.1.2代表人物
4.1.3研究方法與基本假說
4.2經濟自由主義
4.2.1堅持古典自由主義的內核
4.2.2對斯密經濟自由主義的現代闡釋
4.3現代貨幣數量論、傳導機制和通貨膨脹
4.3.1現代貨幣數量論
4.3.2貨幣供給和貨幣傳導機制
4.4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
4.4.1重新解釋“大蕭條
4.4.2“新”通貨膨脹理論
4.5政策主張與撒切爾、里根政府的回應
4.5.1政策主張
4.5.2撒切爾、里根政府的回應
5.1供給經濟學概覽
5.1.1供給學派的產生和發展
5.1.2代表人物
5.1.3供給學派革命
5.2正統供給經濟學
5.2.1拉弗曲線
5.2.2勞動、資本的楔子模型
5.2.3消費—儲蓄、閑暇—工作的“相對價格”
5.3溫和供給經濟學
5.3.2財政赤字與貿易赤字
5.4政策主張與里根經濟學
第6章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6.1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概覽
6.1.1理性預期以前的預期思想
6.1.2理性預期假說
6.1.3從理性預期學派到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6.1.4代表人物
6.1.5經典復歸與革命意義
6.2貨幣經濟周期理論
6.2.1持續市場出清假說和勞動—閑暇跨期替代假說
6.2.2貨幣意外衝擊模型
6.3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6.3.1技術衝擊
6.3.2總產量的隨機遊走
6.3.3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模型
6.4政府干預經濟失效
6.4.1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無效
6.4.2政策效果評價與政策最優目標的失效
第7章現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7.1現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概覽
7.1.1前史: “奧地利三重奏”
7.1.2開篇:米塞斯與哈耶克
7.1.3新生一代
7.1.4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7.2自發秩序、市場過程和企業家
7.2.1自發秩序原理
7.2.2市場過程理論
7.2.3企業家理論
7.3以資本為基礎的宏觀經濟學
7.3.1貨幣非中性
7.3.2資本的跨期結構與儲蓄引致的經濟增長
7.3.3資本跨期結構視角下的投資和儲蓄
7.3.4以資本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模型
7.3.5經濟周期理論
7.4政策主張
7.4.1自由的保障:私有制、自由競爭、法制和“小政府”
7.4.2關於永久消除經濟周期的設想
第8章新制度經濟學
8.1新制度經濟學概覽
8.1.1新制度經濟學的形成
8.1.2代表人物
8.1.3新制度經濟學的獨樹一幟
8.2交易成本經濟學
8.2.1科斯的企業理論
8.2.2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論
8.2.3基於管理成本的企業理論
8.3產權經濟學
8.3.1產權的界定
8.3.2產權制度與資源配置效率
8.3.3產權制度與經濟增長
8.4制度變遷理論
8.4.1國家理論
8.4.2制度變遷的動因、方式及過程
9.1新制度主義經濟學概覽
9.1.1新制度主義經濟學前史
9.1.2新制度主義經濟學的確立
9.1.3分支:激進位度主義
9.1.4代表人物
9.1.5研究方法
9.2制度調整、社會價值與激進位度主義
9.2.1制度調整理論
9.2.2社會價值原則
9.2.3激進位度主義
9.3二元體系理論和循環積累因果理論
9.3.1加爾布雷思的“二元體系”理論
9.3.2繆爾達爾的“循環積累因果”理論
9.4社會改良方案
9.4.1加爾布雷思的“新社會主義”
9.4.2繆爾達爾關於不發達國家的改革計劃
9.4.3杜格的“民主的經濟計劃”
第10章激進政治經濟學
10.1激進政治經濟學概覽
10.1.1激進政治經濟學的前世今生
10.1.2基本內涵
10.1.3代表人物
10.1.4研究方法
10.2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的分析
10.2.1壟斷資本學派
10.2.2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10.2.3激進勞動市場分割與歧視理論
10.3對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弊病的批判
10.3.1帝國主義理論
10.3.2發達與不發達
10.4經濟民主的社會主義
10.4.1經濟民主社會主義的生產體系
10.4.2經濟民主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
10.4.3經濟民主社會主義的擴展模式
10.4.4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過渡方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