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

岩石洞

園林中的石洞多人工造成,有洞穴式和隧道式兩類。洞穴式進深較短,隧道式較長。其洞門兩側以橫疊為多,豎砌較少。洞門上部結構,最簡單的是用橫石條擱置,仍屬梁式結構;有的採用數塊條石疊澀的方法,也有的做成券式洞門。

概述


石洞
石洞
清代李漁在其著的《閑情偶寄》中寫道:
假山無論大小,其中皆可作洞。洞亦不必求寬,寬則藉以坐人。如其太小,不能容膝,則以他屋聯之,屋中亦置小石數塊,與此洞若斷若連,是使屋與洞混而為一,雖居屋中,與坐洞中無異矣。洞中宜空少許,貯水其中而故作漏隙,使涓滴之聲從上而下,旦夕皆然。置身其中者,有不六月寒生,而謂真居幽谷者,吾不信也。

道教意涵


石在道教信仰中的宗教意涵

石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道教信仰中。
《釋名》給石下了定義“山體曰石”。因為石與山相連,因而石自然而然地被賦予了道教的長生與升仙思想。對於石頭具有特異功能的信仰歸因於道教鍊金術理論和“外丹”修鍊的發展。通常人們也相信石頭是富有精神的。
岩與石富有神靈的傳說源自於中國古代“氣”的思想,“氣”是萬物的活力與能量。
在《物理論》中,六朝學者楊泉指出石是氣的核心,氣生石,如人的筋絡生爪牙一樣。因為“重要的能量‘氣’ 不僅存在於靈石之中,也存在於能培植具有神奇魔力長生與飛仙‘芝’的石田當中”,因而由石堆疊而成的石洞是充溢著能量“氣”的場所。

石洞令觀者完成道教神秘主義的體驗

“石洞”作為空間區隔與通道令觀者完成道教神秘主義的體驗。
老莊靜觀直覺的神秘主義思想開創了道家神秘主義思想傳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並規定了以後道家神秘體驗方式的內容及其解釋框架,也為後來道教文化神秘主義思想的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文人園林中的“石洞”所起的作用為空間的相互轉換,是構成園林幽深與神秘空間的重要元素。在功能上起著空間的轉換作用,令觀者對未知的領域產生奇異的幻想,引領觀者游觀“洞”所通向的景緻,從而實現道教的神秘體驗。
石洞
石洞
計成在《園冶》中記述了“石洞”的堆疊可使假山玲瓏有致。岩、巒、洞、穴蜿蜒摺疊而使景緻似了無止境給人感覺已到了盡頭,再無別境,然而卻“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營造了神秘的詩情之境。因而“洞隧”對於勝景的安排起著重要的區隔作用,將咫尺之間的園林變成近似奧曲、幽深的山林,使景緻神秘而雅趣橫生。湯賓尹的滄嶼園中“洞穴”陰深而變幻有致,姿態怪異,風來時竅穴相應,聲音能回振谷鶴,由此令人妙想而漸入佳境,“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作逍遙之游。從而滿足時人對仙人或道人的寄思與暢想。晚明王心一所建的“歸田園居”有峰、涯、洞、澗等特別的景緻,營造了幽深的園林空間,洞有“小桃源”山洞,讓游者穿過神秘的山洞,到達幽靜境地,洞前有“漱石亭”和“竹香廊”洞上有“嘯月台”、“紫藤塢”,洞東有池“清冷淵”。“石洞”作為通道連 接著不同的景緻,觀者在歷經蜿蜒幽深的洞穴之後為出至洞口觀望到的景色增添了神奇、魔幻的魅力,給園林增添了神秘的仙氣,使視覺形象超越現實而變成超現實的夢幻世界。遊走於由石洞通達的園林景緻,讓人通過調整一定的身體和環境狀態,達到特殊的心靈感受,使人在一瞬間感受到全新的世界從而完成道教文化中的神秘體驗。

石洞作為道教信仰的修鍊場所

在古代語言中,“洞”與“通”有著相同的意義,即“洞”通“通”通道或通連。在道教思想中,山崇高而有靈、幽深而有神,洞與心靈相連,神仙所居住的“洞天”、“福地”,是可以由此通達天神的地方,因此“洞天”,實即可以是“通天”之意,園林中構建“石洞”以營造形而上的宗教空間。據姜生先生《論道教的洞穴信仰》所述,“逆宇宙之時序而成仙,返回與母體為一的原初狀態,是道教一以貫之的思想”,修道者嚮往山中洞室的原因“在於道教中受到天 人感應論思想和‘地母’信仰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山崇拜”。

小石洞


小石洞位於虞山北端山腰,為虞山規模最大的洞泉,該處原有小雲棲寺,始建於清康熙問,久經滄桑,古寺已毀,僅存山門和小石洞。進山門數十步,便見石洞,洞深三米余,上窄下寬,泉居其半,拾級而下,底層石崖覆蓋如屋,可容十餘人。
洞內冬暖夏涼,泉從石隙溢出,水珠滴瀝,碧水盈盈,清澈見底。山光雲翳,洞頂樹姿,均映入泉池。
洞壁有“天下名泉”、“冽泉”、“露珠泉”石刻,“露珠泉”因洞壁滴水如珠而名。泉水甘冽,為烹茗上乘之品,由於洞勢深廣,洞頂樹木橫卧,洞口有古藤一株,高數丈。攀懸洞頂,狀如華蓋,蟠根虯枝,蒼老古樸,為明代藤溪草堂遺物,乃罕見古木。
洞四周樹林蔭翳,修竹如海。具山林野趣,環境清幽,昔有望湖樓建於寺中,可眺望尚湖風光。

老石洞


老石洞位於虞山西北山坡,小石洞之北。洞口題“冷泉”二字,洞深數十米,有石級曲折而下,洞無水,寒氣逼人,陰森可畏,入洞須秉燭以行。清末書法家邑中狂士季厚鎔(子陶)於洞中題“秉燭游”,並於附近構屋數楹及建牌坊一座,書日:“古今三廟”。於室供奉春秋吳國高士季札,漢孝子黃香,元大畫家黃公望及季氏先祖神位。一說祀巫咸、姜尚虞仲三人。又在洞中書楹聯“仙老此洞,痴大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