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廣島之戀的結果 展開

廣島之戀

1959年阿侖·雷乃執導電影

《廣島之戀》是由阿侖·雷乃執導,埃瑪妞·麗娃岡田英次等主演的愛情電影。該片於1959年6月10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位法國女演員與日本建築師之間的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廣島之戀》劇照
《廣島之戀》劇照
來自法國的女演員(埃瑪妞·麗娃飾)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電影,在影片即將拍攝完成要回國之時邂逅了一位日本建築師(岡田英次飾),兩人迅速陷入了熱戀。在廣島博物館的所見和與日本男人的愛情使法國女人回想起戰爭的場景以及發生在那時候的初戀。14年前,二戰結束前夕,女人的家鄉涅威爾被德國人佔領,而她卻在戰爭中愛上了一名德國士兵,偷偷地跑去約會,並與他相約逃離法國,到巴伐利亞結婚。然而在臨行前的早晨,她的德國戀人被法國抵抗運動的戰士開槍擊斃。涅威爾在一夜之間解放了,女人卻因為失去愛人而痛不欲生,失魂落魄。因為愛上了祖國的敵人,女人被剃光頭髮以示懲罰,還被父親關進了地窖。她的情感也隨著死去的愛情一同逝去。女人以為可以將這失戀的痛苦永遠深埋心底,可與Et本男人迅速升溫的愛情卻開啟了她記憶的閘門,往事如同一幅舊畫緩緩展開,清清楚楚地暴露在她和男人眼前,也暴露在觀眾眼前。在她講述自己的故事的同時,真正的遺忘開始了。就在女人的愛情被摧毀后,廣島也被原子彈摧毀了。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廣島人民的精神和生活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摧殘。可十幾年後,女人卻在廣島看到,人們只有靠博物館中保存的戰爭的遺跡來回憶那段慘痛的歷史,而本身卻已經漸漸遺忘。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Elle埃瑪妞·麗娃
Lui岡田英次
German Lover貝爾納·弗雷松
MotherStella Dassas
FatherPierre Barbaud

職員表

導演阿倫·雷乃Alain Resnais
編劇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製作人Anatole DaumanSamy Halfon
配樂佐治·狄奈許Georges Delerue、Giovanni Fusco
攝影高橋通夫、薩沙·維爾尼Sacha Vierny
剪輯Jasmine ChasneyHenri Colpi、Anne Sarraute
藝術指導江坂實、Mayo、Petri、Lucilla Mussini
服裝設計Gerard Collery
副導演(助理)T. Andrefouet、R. Guyonne、Hara、Itoi、J.P. Leon、I. Shirai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Elle

    Elle

    演員埃瑪妞·麗娃

    一位法國女演員。去日本拍攝電影時,因邂逅了一位日本建築師,而迅速與他陷入熱戀。她本以為可以將初戀失戀的痛苦永埋心底,但她與日本男人迅速升溫的戀情卻開啟了記憶大門。兩段情的糾纏使她感到困惑。

  • Lui

    Lui

    演員岡田英次

    一位日本建築師。與一位法國女演員產生了婚外的戀情。他和Elle去參觀博物館時,令Elle想起了她14年前的初戀。在最後將要分別的時候,Lui極力勸說Elle想要把她留在廣島,可Elle終究還是離去。

播出信息


發行上映
上映日期國家/地區
1959年6月10日法國
1959年10月23日芬蘭
1960年4月2日瑞典
1960年4月12日西德
1960年5月16日美國
1969年7月11日東德
1974年4月27日葡萄牙
2001年4月23日韓國
製作/發行公司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Argos Films [法國]標準收藏 [美國] (DVD)
Daiei Studios [日本]Reel Media International [美國] (2004)
Como Films [法國]Zenith International Films Inc. [美國] (1960)
Pathé EntertainmentSagres Filmes [巴西] (VHS)
Cocinor [法國]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獲得榮譽


獎項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項獲獎人結果
1961年奧斯卡獎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瑪格麗特·杜拉斯提名
1959年金棕櫚獎第12屆金棕櫚獎阿倫·雷乃提名
1961年BAFTA電影獎第14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聯合國獎阿倫·雷乃獲獎
最佳影片阿倫·雷乃提名
最佳外國女演員埃瑪妞·麗娃提名

作品評價


藝術手法

該片既有創作者的獨特風格,又帶有濃厚的文學氣息,被稱作是“西方電影史上從傳統時期進入現代時期的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影片並未延續傳統意義上對殘酷戰爭的正面紀實描寫,而是將戰爭隱藏在一個愛情故事背後,在剪輯上打破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時空界限,用無技巧閃回的敘事結構淡化時間界限,同時使用音畫對位,畫面是納韋爾,而聲音則來自廣島,至此,過去和現在水乳交融,更深刻表現了戰爭對人類精神和外部世界的異化。而片中首次出現奇巧新穎的敘事手法,植入超現實主義和意識流,使影片和傳統的、以設置一個無所不知的講述者為基礎的現實主義表演徹底決裂。一個或多個人物的獨白取代了固定的講述者,觀眾需要摒棄舊律,用新的方式去感受這部電影。此外,雷乃還在片中大量使用新聞片展示戰爭之慘烈,不同於一般借題引述,新聞片資料在片中的使用完成了由寫實轉為象徵的質變。

主題內容

海報
海報
影片的內涵或者說主題顯然是極為複雜、朦朧曖昧和晦澀難解的。從外顯的層次看大致是愛情、和平反戰、博愛、人性與人道主義等等。而從深層次看,影片表現的是關於時間、記憶和遺忘的主題。作為二十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有機組成“新浪潮”和“左岸派”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廣島之戀》表達了極為深刻的現代主義主題,表達了人的存在的本體論危機,以及對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質疑與反思,對時間的深刻焦慮等等。它探入到人的深層心理世界和潛意識精神領域。從而深刻地揭示出,沒有什麼純粹的現在,時間是一條不斷的長河,過去如夢,時間似水,過去像夢魘一樣纏繞著現在,沉沉的壓著現在的人生。當然,這樣的影片主題是朦朧暖昧而多義分層的。加之影片對情節的淡化、人物性格的不明確、不完整的性格衝突等等,進一步強化了整部影片主題及風格上的朦朧暗暖性。導演似乎把思考的權利完全交還給了觀眾,不同的觀眾會有深淺不一的思考,但卻屬於自己的所思所得。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有著典型現代主義主題與風格的,非常抒情的、感染力極強的,沉重壓抑而又如行雲流水般飄忽迷茫的詩化電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電影文化之維》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