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

日本芥川龍之介創作的小說

《鼻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16年,后選入小說集《羅生門》之中。

該作描寫一個老和尚因鼻子過長而苦惱不已,想方設法要對身體器官進行矯形。經過一番頗富戲劇性的折騰,老和尚的鼻子終於如願以償地縮短了。然而,老和尚還沒來得及享受“手術”成功帶來的喜悅,就開始心生悔意。導致這心理驟變的原因說來十分簡單——鼻子修復后,老和尚遭到了眾人更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迹終於發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復了原來那副形狀。

小說中旁觀者的態度,從最初的些許同情,到內供鼻子變短之後的放肆嘲笑。對此,芥川龍之介用理智的話語歸納為“旁觀者的利己主義”。

內容簡介


禪智內供生來便有“五六寸長,從嘴唇上方一直垂到下巴”的鼻於。他自始至終都為有這樣的鼻子而苦惱。不僅為“鼻子長的確不方便”而苦惱,更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痛苦。因此,他為了能使鼻子變短,想了很多辦法,嘗試了很多方法,卻無濟於事。並且,他一直很在意鼻子,不單單在意自己的,也在意別人的鼻子。他總是在一個人的時候觀察別人的鼻子。內供的弟子把一個從一位醫生那裡得來的可以使鼻子變短的方法告訴了內供。內供試過後,鼻子確實變短了。“內供的心情就像花費幾年功夫終於抄寫《法華經》大功告成那樣的舒暢高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周圍的狀況變得更加糟了。因此,內供“心情鬱悶”、“心裡很不痛快。”“脾氣一天比一天壞”。直到有一天,內供的鼻子又恢復到和以前一樣長后,內供在心裡自語道:“這樣一來,誰也不會再笑我了。”於是,內供的人生就這樣持續著。

創作背景


從《鼻子》的創作背景來說,芥川創作《鼻子》時正值大正時期,日俄戰爭的勝利導致國民情緒高漲。一方面,這是一個動蕩與和平、閉鎖與開明相對立的歷史時期,面對的是“時代閉塞的現狀”,在此時代背景之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另一方面,芥川龍之介出生9個月後母親即患上精神病,他被送到母親的娘家撫養,後來過繼為舅舅的養子,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來自社會、家庭和個人生活方面的種種苦惱,使芥川龍之介墜於人生低谷,他唯有通過寫小說來宣洩自己內心的情緒。他不滿社會對自我的管束與壓迫,又無力抗爭,企圖在調和兩者的矛盾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但最終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鼻子》是根據《今昔物語》中《池尾禪珍內供鼻語第二十》,加之受《宇治拾遺物語》第二卷《長鼻僧人》及果戈里的《鼻子》的影響創作而成的。《鼻子》發表於第四次重新創刊的《新思潮》創刊號上。

人物介紹


禪智內供
禪智內供是寺院的高僧,一般來說,僧人都是杜絕塵緣,全心向佛,遠離人間萬般煩惱的智者,而小說《鼻子》中的內供卻是現實中一個為鼻子而煩惱的僧人。吃飯時鼻尖容易“杵到碗里的飯上去”,內供只能“吩咐一個徒弟坐在對面”用“木條替自己掀著鼻子”。他也曾偷偷地照鏡子,觀察別人,遍查典籍,嘗試各種縮鼻靈方,甚至他不惜去喝老鴉爪子湯,鼻子上塗老鼠尿,但始終無法奏效。鼻子深刻提醒著內供其存在,池尾百姓的議論和譏笑也讓他不能安心誦經。他深知自己不應執著於皮相,應該“專心往生凈土”,但煩惱一直糾纏著他。而高僧的地位和強烈的自尊,又不允許他輕易將內心展露出來。
旁觀者
《鼻子》中的旁觀者主要有池尾的百姓、武士、院中僧侶這三類人。老百姓“替內供著想”,認為內供幸運地用僧侶身份擺脫了無人肯嫁的尷尬;寺院中眾僧礙於內供的身份地位,表面上不敢嘲笑,背地裡卻免不了嘲諷,有回替換弟子的中童子提著內供的鼻子以方便其用餐時,一個噴嚏,長鼻子就扎進粥里,這件事便立即傳到寺院外,成為當時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而當內供鼻子變短后,武士則“臉上擺出比以前更覺好笑的神色,連話都不正經說,只是死死地盯著內供的鼻子”。那位中童子見到鼻子縮短后的內供,“起先還低著頭憋著笑,後來憋不住了,就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寺里的雜役僧徒們當面畢恭畢敬地聽著,背後“偷偷地笑”,這樣的情況“還不止一回”。這三類人代表著內供周邊的旁觀者,內供的鼻子無論長或短,始終是他們找樂子的對象。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自我矛盾
治療前,內供自始至終都為有這樣的鼻子而苦惱,並因此而“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不管是吃飯時鼻子不慎掉入粥中,傳遍了京都,還是池尾的百姓的言語,都傷害了內供的自尊心。芥川描述了內供只要一聽到“鼻子”這兩個字就會誠惶誠恐,可又討厭自己在意鼻子的事被別人發現這樣的矛盾心理。
內供很厭煩自己的鼻子,很關注能讓鼻子變短的方法。他為了讓鼻於顯得比實際的短一些,從不同的角度照鏡子觀察鼻子,對自己的鼻子越看越討厭。這是內供的一種自我嫌惡。接著,內供又消極地“耐心地觀察他們的臉,要是發現有一個人也長著和自己一樣的鼻子,心裡也能稍微得到安慰。”他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和自己長著同樣鼻子的人。他抱著“肯定不是我一個人”這樣的心態不斷地觀察看別人的鼻子。但“像他這樣的鼻子一個也沒有發現”。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這個念頭,又“想從佛經以及其他書籍里尋找出一個長著和自己一樣鼻子的人物,也好排遣一下心頭的愁悶”。但最終擁有這樣畸形鼻子的人只有他一個。在找不到相同的人後,他只能一個人背負這鼻子帶來的苦惱,他感到孤立無援。就在內供自尊心受損,自我嫌惡,感到孤立無援之際,他聽到了可以使這鼻子變短的方法。可又因為怕被人知道自己很在乎鼻子這件事,所以即使他急切想知道但還是沒說要趕快試試那個方法。於是,他以不好拒絕弟子好意為由,接受了治療。按理說,內供應該開心才對,可他卻“似乎不高興”,“顯出極不信願的表情”。因為他很在意“自己的鼻子像一件東西似的由別人隨意擺弄”。這件事即使在接受別人幫助時,內供敏感的自尊心也會受傷。而弟子定會因為自己出於善意反倒換來的是惡意這件事,而感到不公平。因此,肯定會進一步加深對內供的孤立。
最終通過治療,內供的鼻於終於和別人一樣短了。於是,他不由得認為“這樣子,就不會有人再嘲笑自己了”。但是,實際上至今為止都沒有人嘲笑內供,老百性經常在茶餘飯後議論他的鼻子,本質上並沒有嘲笑之意,而是對鼻子畸形的內供寄予了同情。弟子們對內供表現出來的也是同情與幫助。內供鼻子畸形時,並沒有誰惡意地去嘲笑他的鼻子。但內供治療鼻子的時候,他所希望的“不會有人再嘲笑”不但沒有實現,反而不管是寺里的弟子還是因公事來訪的武士,幾乎都在嘲笑他。他一開始還“滿意地眨了眨眼睛”,最後還是不安起來。心情由好到壞,內心開始矛盾,最終還是後悔了。接受治療后的內供完全孤獨了。
即使鼻子變短了,內供還是感到困惑和不安,最終還是對與正常人一樣短的鼻子感到厭煩。於是,鼻子再次變長后,他又一次說“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人笑話我了”。他當時的心情或許很好,可是,再次變長的鼻子,或許會再次被人們嘲笑吧。他還是會抱著複雜的心理一如既往地在意變長的鼻子。對內供而言,畸形的並非鼻子而是他的內心。他真正應該克服的並不是外貌,而是內心的孤獨。
內供為鼻子變長變短而自卑焦慮的心理歷程,其實正是世間人類心理的廣泛而又真實的寫照。人生在世,都免不了要想辦法克服和掩蓋自己的弱點,當一個人時刻用別人眼光審視自身的時候,便會對他人的態度十分敏感,甚至變得矯揉造作。
《鼻子》中內供的鼻子是個代表性的象徵,內供看似超凡脫俗,無所顧念,卻愁腸寸斷;貌似佛法高深,道高德重,卻內心脆弱不堪。強烈的自尊心和高僧的地位,使得內供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努力掩飾著內心的焦慮。“自尊”和“自卑”仿若兩道無形枷鎖,讓本應誦經傳道、弘揚佛法的內供身心陷入困境,幾近窒息。從本質上來說,內供苦悶的不是鼻子的長短,而是眾人的目光,因此他只有擺脫內心對他人評議的執拗,才有可能真正解脫。
利己主義
人的心中總有兩種矛盾的感情,一種是對不幸者的同情,另一種便是對擺脫不幸的人的莫名的敵意,而這敵意正是旁觀者的利己主義。由此可見,池尾眾僧內心同情與旁觀者的利己主義是並存的。換個角度思考,旁觀者的利己主義固然是人性惡的一面,然而默認這種利己的社會風氣更加可怕。內供擺脫不幸,眾僧非但沒有替他高興,反倒無一例外地惡意嘲笑,這種集體行為背後正是社會道德的普遍淪喪。不僅如此,連受害者本人非但沒有對這樣的風氣批判質疑,更是默認了這種風氣,這也進一步助長了旁觀者的利己主義在世間的橫行。內供對眾僧這樣異樣的態度,沒有反抗和批判,只是一味盲從。這樣的直從使得旁觀者的利己主義更加囂張。
藝術特色
《鼻子》中的幽默滑稽之處更是比比皆是,中童子在為內供托長鼻時,不小自將內供的長鼻掉進粥里的事,內供在沒人的時候對著鏡子從各個角度反覆地看,還有內供不斷注意別人的鼻子,每次都不看人的模樣,只看鼻子,內供聽說蜀國的劉備長耳垂肩,他便想要是鼻子很長將會多麼寬慰,他為了縮短長鼻甚至往鼻子上抹過耗子尿,內供醫治好長鼻后,心情就像花了好幾年時間抄寫完《法華經》那樣高興,在他恢復長鼻后,他又像鼻子變短時那樣心情舒暢。這一系列滑稽的描寫,不僅諷刺了內供的虛偽,也寫出了內供始終無法走出旁人的目光,以旁人目光為準則而亦步亦趨的悲哀。
《鼻子》中還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內供在醫治長鼻前為長鼻苦惱,醫治后一時的高興,當他發現自己遭到更多嘲笑時的苦悶,最後鼻子恢復原樣時的舒暢,這一系列過程都是通過心理描寫來完成的,通過這些詳細的心理描寫,直接深入主人公內供的心裡,揭示他的內心世界,刻畫出了內供由苦惱到高興再到苦悶再到心情舒暢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過程,內供的虛偽和可悲被刻畫得活靈活現。

作品影響


《鼻子》是芥川初期創作的小說,首次刊載於1916年2月《新思潮》復刊號。這篇僅僅17頁的小說使得當時年僅23歲的芥川龍之介在文壇嶄露頭角,備受關注,甚至得到文學大家夏目漱石的讚賞和推崇:“他將是獨一無二的作家”、“那樣的作品再寫上二三十篇當會成為文壇上無與倫比的作家”。山本有三誇獎芥川這部精短之作“精彩得足可選進國家選定的教科書中去”。
《鼻子》讓芥川龍之介獲得了文學生涯上的成功,奠定了在日本近代文學上的地位。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后9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為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龍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確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后,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后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