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得勝橋

昆明得勝橋

徠昆明得勝橋是一座古橋,始建於公元1297年元朝時期,由雲南平章政事也先不花主持修建。橋建成之時,正逢朝廷改元大德,所以得名“大德橋”。1393年重修,改名為“雲津橋”。清代康熙平定吳三桂,清將趙良棟帶領兩千多人猛攻雲津橋,橋毀壞嚴重。1823年(道光八年),官府重修該橋,改名為“得勝橋”,意為清將趙良棟在此打敗吳三桂軍隊而得勝。這裡是舊時昆明的水陸交通要道,商賈雲集,市井繁榮,商業興旺,自古有“一橋飛貫日之虹”的美譽,元人王升讚歎“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舶峰屯於城根;致川陸之百物,富昆明之眾尾”。說的就是當年得勝橋的繁盛景象。

建設背景


公元763年,南詔王閣羅鳳巡視滇池,以為“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陸可以養人民”,便命令他的兒子鳳迦異修築南詔東都。公元765年,鳳迦異在今昆明市拓東路一帶修建拓東城。2005年,昆明大搞“建城1240年”紀念,時間就是從這裡算起的。
昆明今天還可以到許多與“建城1240年”有關的餐館與景觀。拓東城之名,寓南詔“開拓東境”之意。據《雲南圖經志書》載,拓東城舊址大約在東起金汁河,西至盤龍江,北抵南太橋,南達佴家灣。
到了宋代,昆明城日漸繁華,公元1040年,南詔國王段素興徵調役夫,開挖金汁河,引盤龍江水灌溉農田,在金汁河上建登春堤,種植黃色迎春花,在盤龍江上建雲津堤,種植白色素馨花,灌溉娛樂一舉兩得,花開時,金汁河邊黃澄澄,金汁河也因叫“金棱河”;盤龍江邊白漫漫,盤龍江也叫“銀棱河”,著名的“索城銀棱”美景由此而來。
在民間傳說里,拓東城形似龍行,是為了鎮壓不遠處蛇山,盤龍江上的得勝橋,就是龍頭所在位置。
得勝橋在元代叫大德橋,是賽典赤時修建的,元孫大亨有《大德橋記》,其文說:“夏秋霖雨,泛濫漲溢,……民甚病之。舊雖草創二梁,但樹柱架木,疊攘支撐……屢為洪濤所摧……”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代賽典赤·瞻思丁,因“心滇之心,事滇之事“積勞成疾而死在任上。他治理昆明水患,六年間滇池“墟落之間,牛馬成群,仕宦者坐稻秣駒,割鮮飼犬。滇池之魚,人飫不食,取以肥田。”治理松花壩,盤龍江后,得勝橋一帶才浮出水面來。
徠大德是皇帝年號,有很強的政治意味,明代再修,皇帝已經換了,當時此處已經成為昆明重要的水陸碼頭(王昇《滇池賦》里所說的“雲津聚艘”),橋好后更名為“雲津橋”,到了清代,康熙派趙良棟、王繼文領兵攻打吳三桂,攻破“雲津橋”后入城取得勝利(師範,《滇系事略》),“雲津橋”其後也就被更名為得勝橋。
1905年3月,官紳陳榮昌、羅瑞圖、王鴻圖等向雲貴總督丁振鐸呈交了一份稟帖。大意說:省城南門外的得勝橋,是官、商人等來往的必由之路,“貨物驕集,市廛櫛比“,而且與預定的鐵路站鄰近,要求比照魯、湘等省的先例,開闢以得勝橋為中心的一片區域,作為商埠。
1909年11曰,新任雲貴總督李經羲到任后,滇越鐵路即將面臨通車,他以為一定會帶來商業繁榮的局面。於是和雲南布政-使沈秉堃、交涉使世增等,籌議有關闢建商埠的事。十二月,李經羲再次向清廷呈具奏摺,請求援借撥開辦商埠經費,終獲准。

歷史意義


得勝橋特殊的位置與意義,後來一直被歷屆政府所重視,1915年,護國軍討伐袁世凱也是選擇在這附近作為出發點,“得勝”兩個字,寄託太多,這座橋也成了昆明人最流連之地,工人文化宮就建在它的眼前,昆明行政區劃,也以得勝橋為中心一分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