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型放線菌

牛型放線菌

放射狀菌絲外附沉積物呈棒狀。革蘭氏陽性,不能運動,不抗酸。菌落污白色,只略附著在培養基上。微菌落圓形,通常顆粒狀,光滑,邊緣整齊,質度柔軟。有帶絲狀菌落的粗糙菌株。大菌落圓形,直徑達1毫米,凸面,表面顆粒狀或光滑,邊緣整齊,黃油狀,無氣絲。基絲直徑小於1微米,迅速分裂成X、V形和Y形,類似白喉桿菌的細胞。半固體培養基:當用石蠟封閉時,生長極好。無可溶色素。

外形


放線菌病膿液中生長呈硫黃色顆粒狀。

性質


液體培養基:生長輕微,柔毛狀。偶有混濁。明膠上生長少,不液化。牛奶不凝固、不腖化,變酸,有時無生長。澱粉水解硝酸鹽不還原。不產生吲哚H2S。嫌氣至微量好氣,加CO2生長較好。生長適溫37℃; 22℃不生長;60℃被殺死。經培養存活不超過10—14天。在雞蛋培養基上可在冰箱內存活3—4周。自以下碳源14天內產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糊精、澱粉、肝糖肌醇。自以下碳源不產酸: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核糖、山梨糖、纖維二糖、蜜二糖、海藻糖、棉子糖、松三糖、菊糖、甘油、甘露醇、衛矛醇、赤蘚醇、側金盞醇、水楊苷、醋酸鹽、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