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雲洞公園

穿雲洞公園

穿雲洞公園地處興義市中心區,植被繁茂,環境清幽。但由於多種原因,穿雲洞公園一直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公園山體範圍內,還有摩崖石刻;公園山頂以游道形式進行貫通,觀景亭、自然草坪、童趣園、雕塑園及浮標文化牆等景觀;山腳及其周圍將設置沿山道路。

穿雲洞是興義市城區的名勝之一,位於雲南街東側穿雲山上。洞壁怪異,犬牙交錯。洞穴迂迴,鍾乳懸垂,千姿百態,琳琅滿目。

地理位置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雲南東路中段。

發展歷史


明代依洞始建閣樓5層,后毀於戰亂。清時迭經修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穿雲洞公園
穿雲洞公園
重修恢復舊觀。光緒丁未(1907年)縣人劉顯潛集資續修,建“佇暉樓”、“涵虛閣”、“友石軒”、“芸香榭”,洞內設龕祀王陽明石像,改穿雲洞名“陽明洞”,宣統二年(1910年),都勻人解炯撰《望穿雲洞記》勒石於側洞口。
1937年劉顯潛再度培修,並成立“陽明澗培修經費管理委員會”,使穿雲洞維修經費得以保障。同年,劉顯潛補序《陽明洞記》刻石立右側。興義市民因洞內有王陽明石像而稱其為“大佛洞”。貴陽名流徐天敘主持興義筆山書院時,筆山書院學務,蒸蒸日上,巳達頂峰,曾經每個月在此進行一次學術講演,成了風氣,涵虛閣后的陽明洞對於興義文化學術的發展,曾經有過輝煌的一筆。
穿雲洞占建群歷經數百年滄桑,幾度興廢。1953年、1981年興義縣人民政府兩次大規模維修,始復舊觀。1991年在牛場坡發現溶洞一處,興義市人民政府開發此洞並增建附屬建築,使穿雲洞成為興義市的公園。
興義縣人民政府於1953年撥款修復,設茶座和文娛、閱覽室。“文化大革命”中,穿雲洞被視為“四舊”又遭破壞。1981年,縣人民政府按城市建設規劃,再次撥款整修,並將牛場坡納入了穿雲洞的整體規劃之中。
2008年底到2009年5月,興義市將穿雲洞建設成為開放式的公園,恢復了原有建築面貌,還自然山水於市民,真正體現出穿雲洞的文化底蘊和品位,成為興義市打造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底蘊的重要載體。

主要景點


穿雲洞

穿雲洞,位於興義縣新舊兩城中間,西傍花橋河,與水晶山對峙,牛鼻子橋溝通其間。前洞口西南向,開闊明亮;后洞門北向于山腰,險中露秀。洞內可供上百人休閑觀光。
洞前依山建有攢尖頂閣樓五層,木結構穿斗式。除頂層為四角造型外,其餘均為重檐單坡式二角造型。翼角為翹尾鰲魚式,筒瓦,雲紋滴水瓦當。洞門前有十一級踏道。踏道終端系四根合抱杉木檐柱。檐下欄額鑲嵌方格木紋華牙子,正中懸掛黑漆方木匾一塊,陰刻“陽明洞”三個隸書金字。兩側檐柱間,有高一點二米菱形木欄桿。以上四層,除三層為磚牆中開破子欞窗外,其餘為格眼形、萬字形、梅花形窗花,枋額繪有花草禽鳥圖案。閣脊形如葫蘆。整座建築設計精湛,布局適當。
洞內分三台,每台有石階。第三台上,砌有長3米,高1.3米,寬2米石神龕一座,泥塑王陽明像。龕兩側木柱上有楹聯:“境去人不遠;石無土而高。”
后洞懸崖峭壁,樹纏藤繞。依洞建有穿斗式木結構懸空長廊樓“雲香榭”,長廊邊設有木欄長椅。榭下有一畝左右荷花池,池邊圍有欄桿。
洞外石階曲折蜿蜒,直達山頂涵虛閣。閣為六角攢尖頂,北面亭柱上,有聶尊吾題楹聯:“攬勝登臨,三面山光一面水;憑虛結構,二分人力八分天。"

涵虛閣

為穿斗式五重檐四角攢尖頂,通高20餘米。南明永曆貴州巡撫錢邦芑(字開少,江蘇丹徒人)有詩日:“來去穿雲五尺藤,好峰精剎我頻登。碧天萬里圓明月,文室千年宿一燈。頭白尚容還故國,眼枯不敢望諸陵。緇衣莫制人間淚,猶是前期剃梟僧。”點出穿雲洞古建築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