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琴

挫琴

挫琴是一種流傳於中國古代的、形制獨特的傳統弦樂器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中、晚期就已經非常成熟的“甲骨文”、“鐘鼎文”中就有記載。挫琴音質,低音區粗獷厚實,稍帶沙音;中音區優雅柔靜,含蓄優美;高音區音質清脆。做撥弦演奏時,音色清脆響亮,具有獨特的漢族風味。

歷史


挫琴
挫琴
挫琴,是一種流傳於我國古代的、形制獨特的古老的弦樂器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中、晚期就已經非常成熟的“甲骨文”、“鐘鼎文”中就有記載。
挫琴音質,低音區粗曠厚實,稍帶沙音;中音區優雅柔靜,含蓄優美;高音區音質清脆。做撥弦演奏時,音色清脆響亮,具有獨特的民間風味。
徠挫琴曲是根據挫琴獨特的構造及特殊音色創作的,曲目以四大調《鴛鴦扣》、《四大景》、《迭落金錢》、《滿江紅》等一些抒情樂曲為主。
4000年來,挫琴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至今,演奏曲目也因此得以保存流傳。挫琴藝術具有濃郁的歷史積澱、民族風範和地域特色,擁有足夠的科學、藝術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商承祚在其《說文中之古文考》一書第57頁上就有關於金文“築”的詳細記述。
那麼“築”與挫琴又有什麼關係呢?
項陽在《化石樂器“挫琴”的啟示》一文中認為:築是一種向弓弦樂器演變過程中的樂器,即過渡性樂器。在築身上完成了由擊弦到軋弦的重大轉變。它是弓弦樂器的先驅。上世紀80年代初期,青州市的老一輩文化工作者周國慶、王全忠老師,從分析青州挫琴與“築”的關係入手,對挫琴這種流傳於古青州的獨特樂器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並得出了“青州挫琴就是‘築’的後代,是由‘築’經過千百年逐漸演變而來的”結論。(該論文發表於80年代初濰坊市文化局編印的《鄉土瑰寶》一書中,後山東省群眾藝術館編印的《群眾藝術》予以轉載。)在於希傑編撰,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言學百題》一書第62篇《文字是怎樣產生的》一文中(222—223頁),王伯熙先生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現在見到的出土古文字商代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殷墟甲骨文字和銅器銘文已經是相當完整、相當成熟的文字元號系統了。這個符號系統初步形成的時間,應該比商代中、晚期更早些。”《說文句讀》第九卷第十四頁也詳細的介紹了“築”。由此看來,金文中出現的“築”這種樂器,也應該早於商代中、晚期就已經非常成熟了。1987年8月31日《文匯報》刊載的駱賓基的文章中說:“據考證,金文早於甲骨文,應在公元前兩千三、四百年出現。”
目前,國內許多音樂專家、樂器專家普遍認為,古老的挫琴製作技藝和演奏技藝,早已於上世紀30—40年代就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
那麼,挫琴這充滿了神秘、傳奇色彩的藝術奇葩,真的已經成為了塵封的歷史、成為了永遠的回憶與遺憾、成為了音樂專家們永遠的嘆息了嗎?

傳人


趙彩雲在1957年參加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獲獎后的留影
趙彩雲在1957年參加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演獲獎后的留影
然而,青州市文化館、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過程中,無意間在青州的北城社區,又意外的找到了這種古老的樂器及其演奏者。有著“樂器活化石”美譽之稱的挫琴的重新發現,無疑是音樂界的一件幸事,現在人們不僅能見其形,而且能聞其聲了。技藝一直流傳於民間,目前存在的挫琴藝術,傳承於清末至建國初期青州民間著名挫琴老藝人趙彩雲先生。趙興堂說,消失以前不叫挫琴,不得而知。祖父對趙興堂說起過,53年開始把挫琴的名字叫響。趙興堂從小跟著祖父學習挫琴的演奏,也跟隨祖父去到木匠那裡聽祖父指點著製作挫琴。挫琴的名稱和演奏技藝從此在青州傳播出去。趙先生早年由青州去北京天橋賣藝謀生,由於種種原因,摔琴而歸,挫琴從此絕跡。建國后,趙先生找到了青州老木匠劉硯田師傅共同製作了新中國第一把挫琴。由此,傳承了4000多年的挫琴藝術在中斷了近二十年後又得以復活。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由當時的益都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劉新豐為主,經過近3個月的時間,對挫琴藝術及演奏曲譜進行了認真、系統的整理,留下了100餘頁珍貴的挫琴獨奏曲及合奏曲譜,並組隊,代表當時的昌濰專區,參加了1957年山東省第一屆音樂會並獲得了金獎。

樣式


整個琴體分為琴面、琴底、琴頭、琴尾、琴碼、琴弦、琴桿幾個部分,是體鳴樂器。挫琴一般都是梧桐木原色,加塗上亮油保護起來,也有的在琴頭塗上深淺不同的咖啡色。
挫琴
挫琴
琴身呈“正半管狀”,琴面弧度約為150度,每隔10度一個琴碼,全琴13個琴碼(26根弦),堅硬雜木製成,高43毫米,底寬26毫米,厚4毫米,頂端有雙孔用於穿弦。琴弦多用絲弦,音域自小字組g至小字三組g3,以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琴弓用高梁桿頂端兩節製成,第一節長約50—60厘米剝皮並塗以松香,擦弦或擊弦而發聲,第二節長約15厘米用於手持。每個琴碼兩根弦,13個琴碼從琴尾到到琴頭,從右到左依次等距離排列下去,在弧形的琴面上形成一個很好看的曲線。每個音級雙弦發音,弦的排列為曲面,以傳統的五聲音階定弦。演奏技巧是在右手“執弓尋弦”的同時,左手腕轉動帶動琴身以“送弦迎弓”,可獨奏也可合奏。琴面以薄桐木板製成,厚約3毫米呈橋拱型,長約650毫米,拱底寬130毫米,拱高100毫米。
琴底琴底長680毫米,頭寬150毫米。以桐木製成,托起拱形琴面,兩端安裝琴頭、琴尾以構成共鳴箱,琴頭一端底部開有半月形孔,名“琴槽”,供左手握持之用。琴底中部有兩個彈丸孔,名為“咸池”。在青州市北城社區趙興堂老先生那裡見到的挫琴,也叫半邊塢轆頭。琴體呈半圓狀,琴頭略粗,好似半個竹筒。底部是用薄梧桐木板封起來的,底部琴頭處有一個半圓的洞,是拉琴的時候把左手放在其中用的,與上面的半圓形成一個通長的音箱。
琴尾以雜木製成,厚15毫米,高100毫米,寬120~140毫米。頂上有琴軸,琴弦從琴頭連上來,拴在琴軸上。琴頭有一段底座,底座上端有一排專門安置琴弦的地方。琴頭上端有各種造型,趙興堂老先生製作的琴頭通常是兩種造型:雲紋和水紋等。雲紋是為了紀念他的祖父趙彩雲,水紋代表自己。祖父是長輩,是天上的雲彩。自己是晚輩,不能比祖父還高,所以他自己是地上的流水。兩種不同的造型體現了趙興堂的尊卑孝道。
琴頭以雜木製成,厚15毫米,高120毫米,寬170毫米。
琴岳以雜木製成,設在琴頭、琴尾張弦用,高約5毫米。
琴桿是用高粱桿做的(也有改良成為弓子演奏),俗稱秫秸桿。演奏方式分坐、站立、邊走邊演奏,形式不拘一格。演奏時將琴抗在左肩上,左手持琴,右手持琴桿。可自拉自唱。也可眾人合唱。可獨奏,也可用二胡、揚琴琵琶、三弦、書鼓、梆子、碰鈴、碟子等樂器集體伴奏而進行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