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縣
周代宋國古縣名
碭縣,古縣徠名,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原為碭邑,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國,盡取其地以為郡縣,即以魏國東部原宋國的數縣置為碭郡,治碭縣。
《水經注》:“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碭山即今芒碭山,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東北,存有碭縣古城址。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建梁國,革碭郡,碭縣屬梁國。新莽時(9年),改碭縣為節碭縣。漢光武帝時復稱碭縣。東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碭縣屬梁國。三國(魏)革梁國,碭縣屬梁郡。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復梁國,碭縣併入下邑縣。南北朝宋時,復置碭縣,北齊時(555年)廢。
芒碭山
周屬宋國,前286年,齊、楚、魏聯手滅宋,三國瓜分宋國領土,碭屬楚。
秦代設碭縣。
漢代為碭縣,屬梁國,新王莽改碭縣為節碭縣,東漢復曰碭縣。
三國魏革梁國,碭縣屬徐州。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復梁國,碭縣併入下邑縣(今碭山縣)。
南朝宋,復置碭縣,縣治所在保安鎮(今芒山鎮)。
南朝齊建元元年(479年),廢碭縣。
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復置碭縣,稱魯城。
北齊時(555年)廢碭縣,新設安陽縣(今保安山南柿元村),屬睢陽郡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隋大業六年(610年)割彭城、睢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芒碭山以北為碭山縣轄區,更名為山城集,縣治遷至今碭山縣城東。
唐朝將山城集命名為保安鎮,又稱鳳凰城。
金興定五年(1221年)十二月在芒山地區設置保安軍鎮,宋理宗紹定年間碭山縣為洪水盪沒,遷治所至保安鎮(今芒山鎮)。
元為碭山縣,治保安鎮(今芒山鎮),元憲宗七年(1257年)縣治所遷回下邑城(今碭山縣城東)。至元二年(1265年)屬永城縣。
明朝易名興隆集,后改名為山城集。
清初改為清努鎮,但當地群眾拒不易名仍稱山城集。
1940年4月,為紀念魯雨亭烈士為國捐軀更名為雨亭集。
抗日戰爭時期曾一度划屬夏永碭縣,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11月始,先後划屬碭南縣和碭山縣,1952年初重新划回永城縣,雨亭集又恢復原名,以山城集稱之。
徠1958年改建芒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芒山鄉,1985年提升為芒山鎮。
漢梁王墓群
碭城是碭郡的東部邊緣,碭郡轄下的縣都在碭城以西,這是為什麼呢?商丘文史考古專家閻根齊認為,第一,是因為此處戰略位置重要,群山環繞,易守難攻,當時通往山區的唯一過道即為人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黑風口。第二,從春秋到戰國,碭城已成為往來東西的交通要道,為頗有名氣的繁華城市,其戰略地位已經凸顯。第三,戰國連年征戰,大多城市受到嚴重摧殘甚至成為廢墟,而碭城因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未受到大的破壞。
斬蛇起義
據《碭山縣誌》《太平寰宇記》載,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復置碭郡,治所在下邑(今碭山縣東毛李庄),同時又置碭縣,治所在魯城(今芒山鎮)。北齊時(555年)廢碭郡、碭縣,置安陽縣(因治所在古代安山之陽,即今芒山鎮,保安山古代叫安山,故名安陽)。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陽為碭山。隋大業二年(606年),改屬宋州。隋大業六年(610年)割彭城、譙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芒碭山以北為碭山縣轄區。
在魯城、安陽城之前,芒山鎮曾稱香城,非常美麗。《水經注》云:“獲水又東,谷水注之,上承碭陂,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諸陂散流,為零水、滾水、清水也,積而成潭,謂之碭水。”碭坡,在碭山西北。說明至北魏酈道元注《水經》時,碭城已破敗不存,芒碭山有碭陂池澤。
西漢劉向《列仙傳》記載涓子、主柱在芒碭山成仙:“山澤深固,多懷神智。有仙人涓子、主柱隱芒碭山得道。”《水經注》載,名士琴高在芒碭山澤乘鯉魚成仙:“趙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術,浮遊碭郡間二百餘年,后入碭水中取龍子,乘赤鯉魚出,人坐祠中,碭中有可萬人觀之,留月余,復入水也。”說明碭城一帶環境之清幽,如若世外桃源。
碭縣古城址
碭縣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