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專業茶業生產公司

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的一家專業茶業公司,總部位於廣東英德市英紅鎮。英紅茶業公司是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銷售品牌茶,有怡銳、怡和、恆睿、明睿、啟睿、金橋不同系列茶葉。

公司簡介


公司LOGO
公司LOGO
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地處中國紅茶之鄉--英德紅茶正宗原產地英紅鎮,公司源於1951年的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1959年,茶場創製出了第一批英德紅茶,蜚聲海外,風行英倫。作為英德紅茶的締造者和歷史最悠久、最大的英德紅茶製造商,歷時60餘載潛心前行,其主要產品金僑、英紅九號自問世以來,好評如潮。英紅股份公司將依託老英紅華僑茶場的歷史積澱及新團隊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市場運營開拓能力,通過資源、資本、管理和人才的有效整合,打造一家基於茶產業鏈運作的茶業龍頭企業,成為集茶葉技術研究、名優茶種植、茶葉精加工、茶品牌文化、市場營銷於一體的英德紅茶產業第一品牌,擦亮“中國紅茶名鎮-英紅鎮”金字招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攜同產業上下游共同良性發展,構建安全高效的茶產業運營平台,惠農、惠企,實現“藏富於民”、“幸福僑農”的產業理想,開創英德紅茶新的未來!

企業文化

王者
王者
金僑釋義金:1.金色,與英德紅茶獨特的紅亮金圈色調特性一致;2.金代表尊貴,與“金僑”貴族禮茶的核心價值“尊貴”相吻合;3.金,代表財富,寓意金僑將引領1萬多名以種茶為生的僑民走向致富之路的決心。僑:
顧名思義,特指英紅鎮1萬多名以種茶為生的僑民以及多姿多彩、魅力四射的僑茶文化......我們的使命:通過成功的茶產業鏈運作及茶品牌和文化建設,擦亮“中國紅茶名鎮”金字招牌,復興英德紅茶產業。我們的願景:中國的紅茶世界的英紅價值觀恆守正念、開放包容、擔當奉獻、協作共贏

企業榮譽

英德紅茶自創製成功之後,以其優異的品質,博得茶客茶人讚譽不絕,評價甚高。曾先後榮獲國際、國家、省、部委等單位頒發的金質獎、銀質獎以及各項第一名、優質獎等共達36次之多。1960年,中茶廣東分公司祝賀電文稱:“1959年英紅華僑茶場生產的英德紅茶,經蘇聯和國內茶葉專家評定,已達到國際高級茶水平,為祖國傳統出口商品提高了聲譽”。1960年,中國茶葉研究所(60)茶研字第064號函稱:“英德紅茶品質具有外形色澤烏潤細嫩;湯色明亮紅艷,滋味醇厚甜潤,具有祁紅鮮甜回味,香氣濃郁純正,葉底鮮艷,較之滇紅別具風格。”1960年,蘇聯茶葉專家巴庫哈瓦及茲木哈捷教授,在英紅華僑茶場開湯審評,認為“英紅”湯濃味厚,並表示蘇聯人喜歡這種茶葉。著名茶學家莊晚芳教授主編《中國名茶》一書(1979年出版)中,高度評價英德紅茶:“英紅”是1951年創辦的英紅華僑茶場的新產品,是我國紅茶中的一朵新花,1959年初次出口供應市場,博得茶界人士推薦,被譽為紅茶後起之秀,堪與印度、斯里蘭卡紅茶媲美。“英紅”身骨結實,色澤烏潤,外形勻整優美,金毫顯露,具有香氣濃郁,湯色紅艷,滋味濃烈等特點,飲后甘美怡神,清鮮可口。單獨泡飲,或加奶、糖沖泡,均很適宜,特別是加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極受國內外市場歡迎。據香港市場反映,“英紅”色澤烏黑而潤紅,久存不易變色,比斯里蘭卡的為好。197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對英紅華僑茶場19批茶葉審評鑒定:外形勻稱,顆粒較緊結,嫩度良好,香氣尚高爽,滋味濃強鮮爽,湯色紅艷。1988年突尼西亞國家貿易局董事長飲用“英紅”后說:“英德紅茶無論湯色、香味都可同斯里蘭卡、印度等國紅茶相媲美。“英紅碎茶風格好,很可惜,在倫敦市場上很難買到這樣的好茶。”紐西蘭馬克華特公司的卡拉克·希爾勒茶師看過“英紅”后說:“像這麼好的茶葉,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企業歷史

英德紅茶的世界級禮讚——產自英紅之鄉英紅鎮英紅華僑茶場。
英德紅茶,享譽世界。“英紅”是與“祁紅”、“滇紅”齊名的中國三大紅茶之一。1959年,英紅華僑茶場創製出了第一批英德紅茶,20世紀五十年代便出口歐洲各國,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1963年,英國女皇在盛大宴會上用英紅華僑茶場生產的英紅茶招待貴賓並列為皇室用茶,一時間,英紅風靡英國朝野,這是英德紅茶的世界級禮讚!金僑·英紅九號由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出品,產自英紅之鄉英紅鎮正宗原產地,傳承古法,融入現代制茶技藝,形、色、香、味俱佳,是追求高品位飲茶體驗人士的首選,被譽為“貴族禮茶”。金僑·英紅九號是當之無愧的英紅典範之作,續寫英紅“世界級禮讚”的傳奇。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簡介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坐落在英德紅茶正宗原產地英紅鎮,其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廣東省英德茶場。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英德的茶葉加工迅速發展,英紅華僑茶場建成紅旗、紅橋、紅星、紅衛及紅光五家初精製合一的大型機械化紅茶加工廠,是全國最早、最大的大葉紅茶製造茶場。英紅華僑茶場英紅華僑茶場是英德紅茶的締造者,英紅華僑茶場第一批紅茶於1959年問世。茶場生產線和加工工藝技術科學先進,廣東全省及外省部分茶廠加工工藝幾乎參照英紅華僑茶場加工工藝及生產流程進行生產。英紅華僑茶場所生產的紅茶,代表著英德紅茶的總水平。國內外茶界評價其生產的紅茶達到國際高級紅茶水平,可與印度、斯里蘭卡紅茶媲美,被譽為中國紅茶的“後起之秀”。1963年英紅華僑茶場所生產的英紅茶受到英國女王的高度讚揚,成為英國皇室用茶和中國三大出口紅茶之一。
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業務


茶葉研究、種植、銷售;茶具、散裝食品貿易;農產品研發、貿易;茶館、茶園旅遊項目開發經營;茶文化研究、策劃推廣;茶產業研究、投資與諮詢服務。

發展歷程


1951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的前身廣東省英德茶場成立,亦稱廣東省新生聯合企業公司,隸屬廣東省公安廳;
1959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當時名為廣東省地方國營英德新生聯合企業公司)在廣東省農業廳的幫助支持下,成功研發了“英紅茶”;
1960年開始“英紅茶”以其優異的品質揚名中外;
1963年中國駐英國參贊張石從倫敦電傳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電文稱:“1963年英國女皇在盛大宴會上用英紅茶FOP(英紅茶場生產的)招待貴賓,受到高度的稱讚和推崇”;
1968年改為省直機關“五•七”幹校及知青場,仍用原名稱,被列為省直單位;
1970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組成試驗小組,1973年在紅旗茶廠試驗成功紅碎茶轉子式揉切法工藝。這一先進位茶工藝受到了著名茶學專家——庄晚芳教授的高度評價;
1978年安置越南難僑后,更名為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隸屬廣東省華僑農場管理局;
自1987年至1992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連續五年獲得廣東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1988年1990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兩次被當時的英德縣(現在的英德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1988年省下放給清遠市管轄,由市農委主管;
1990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被評為《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工程紀念畫冊》做出貢獻獎;
1994年經清遠市批准,設置為清遠市英紅綜合經濟區,同時,仍保留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的牌子,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合署辦公;
1996年香港東方日報稱,“英紅茶作為高級紅茶已被英國定為皇室用茶”。
1999年由清遠市政府批准改名為廣東省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
2003年3月清遠市實行轉制改革並將其下放給英德市管轄,設置為英紅鎮,仍保留英紅華僑茶場的牌子,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合併辦公;
2012年英紅華僑茶場投資組建廣東英紅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英紅股份將傳承英紅華僑茶場的歷史開啟產業化、市場化運作。
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