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淺述
清朝陳夢雷主編的史書
周易淺述,中國古代文學著作,國朝陳夢雷撰。夢雷字省齋,閩縣人。
《周易淺述》共八卷,清朝陳夢雷撰。《周易淺述》探及了《周易》的本質,認為《周易》是說自然界本身就是存在的,並不是聖人的創造,天地自然本身就是“易”,對組成《周易》卦的基本元素“陰、陽”,更是從宏觀的角度談了自己的認識,作者認為世間萬物都離不開陰陽之形,人類也不例外,為人需遷善改過,憂勤惕厲。《周易淺述》主要內容包括:乾、坤、屯、蒙、需、訟、師、比等。
提 要 | 周易淺述凡例 | 周易淺述凡例 | 乾 |
坤 | 屯 | 蒙 | 需 |
訟 | 師 | 周易淺述卷二 | 比 |
小畜 | 履 | 泰 | 否 |
同人 | 大有 | 謙 | 豫 |
隨 | 蠱 | 周易淺述卷三 | 臨觀 |
噬 | 嗑 | 賁 | 剝 |
復 | 無妄 | 大畜 | 頤 |
大過 | 坎 |
陳夢雷(1650-1741年)清代著名學者,字則震,號省齋,號天一道人,晚年又號松鶴老人。清?閩縣(今福州市)人。陳夢雷資質聰敏,少有才名,12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康熙九年(1670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后授編修。康熙四十年(1701年)受命主編《古今圖書集成》。歷經5年,於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編纂成書。陳夢雷一生編著繁富,先後編撰《周易淺述》、《盛京通志》、《承德縣誌》、《海城縣誌》、《蓋平縣誌》、《松鶴山房集》16卷、《天一道人集》100卷及早期刊印的《閑止堂集》2卷等。
國朝撰。夢雷字省齋,閩。順治己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緣事謫戍,后蒙恩召還,校正銅板。復緣事謫戍,卒於戍所。是編成於康熙甲戌,乃其初赴時所作。大旨以朱子《》為主,而參以王弼《注》、《疏》、蘇軾《傳》、《大全》、來知德注。諸家所未及及所見與《本義》互異者,則別抒己意以明之。蓋行篋乏書,故所據止此。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道其實也。然其說謂《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切於人事,無諸家言心言天、支離之說。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惟卷末所附三十圖乃其友楊道聲所作,穿鑿,實與夢不相比附。以原本所載,姑仍其舊存之,置諸不論不議可矣。
提要
臣等謹案、周易淺述八卷、國朝陳夢雷撰。夢雷字省齋、閩縣人。康熙庚戌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緣事謫戍。后蒙恩召還、校正銅板。復緣事謫戍。卒於戍所。是編成於康熙甲戌、乃其初赴尚陽堡時所作。大旨以朱子本義為主、而叅以王弼注孔穎達疏蘇軾傳胡廣大全來知德注。諸家所未及、及所見與本義互異者、則別抒己意以明之。蓋行篋乏書、故所據止此。
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廣覽、道其實也。然其說、謂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切於人事、無一切言心言天支離幻冥之習。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惟卷末所附三十圖、乃其友楊道聲所作。穿鑿煩碎、實與夢雷書不相比附。以原本所載、且說易原有此一家、姑仍其舊存之、置諸不論不議可矣。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篡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周易淺述凡例
一、易之為書、義蘊雖多、大抵理數象佔四者盡之。有是理乃有是數、有是數即有是理。六經皆言理、獨易兼言數。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夫子謂立象以盡意、而全彖六爻之傳皆稱象曰、則理數之備於彖可知。故今所註釋、多即其取象之由釋之。蓋知象則理數在其中。且可隨類旁通、不拘於一隅之見。不獨先儒精義可融洽、即時解所稱君臣政教、亦不妨借為設象之觀矣。
一、有象即有占。本義分龍馬日月之辭為象、吉凶悔吝之辭為占。然占即在象中。蓋龍馬日月之辭、象也、即占也。吉凶悔吝之辭、占也、亦卦爻中有此象也。繫辭傳謂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然必平日審於象、既筮乃明於占。蓋觀象貴能變通、臨筮乃以我所問之事合之所佔。自能分其義類、以定可否矣。
一、是書雖參註疏大全及蘇氏來氏之解、而要以本義為主。亦有本義所云、大全中朱子又存疑義者。則本義尚有朱子未定之解、自宜叅之他家、以求其歸也。間有註疏大全所無、妄附臆見者、必明言與本義異同之故。
非敢立異、正以心有未安、又不敢以己見托之先儒、故明言附一知半解、以待高明指摘耳。
一、解易數千餘家、未能廣覽。來氏獨於取象最詳。然一卦之中內卦、外卦、二互卦、六爻變卦、變卦中互卦、取象已博。若再錯綜卦取象、亦太泛矣。愚意謂互變猶本卦也、錯綜則已屬意求之。如震為龍、乾亦言龍、正不必過拘也。
一、易之有圖、原列於經首、蓋卦畫在未有經之先也。今所附楊子道聲圖說、則有先後天配合、及方圓卦分合之圖、多後人之論矣。不知圖者、固不得經之原。然不讀全經、亦未能究圖之蘊。故附圖說於後、使人先從誦讀、求其文義、然後探其本原也。
一、是書義蘊本之先儒、圖說本之楊子、間皆附以臆見。獨於卦變有疑。凡彖傳言卦變者、程傳本義多異同、朱子亦多存疑。三覆再三、究未得其不易之解。今凡彖傳言卦變者、俱照來氏綜卦言之、於理甚順。故闕卦變之圖、以待異日。
一、易之為書、雖理數象占所包者廣、大旨無非扶陽而抑陰、隨時而守正。教人遷善改過、憂勤惕厲、以終其身。學易者苟不悟此、則詮理雖精、探數雖微、觀象雖審、決占雖神、總於身心無當。故所解多於前後總論一卦大意、及逐爻象傳之下、發明聖人言外示人大意。雖未敢謂神明默成之道儘是、然借一二言自儆身心、庶克道聽途說之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