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宗景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
浦上宗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備前國浦上氏的當主,生卒年不明。浦上村宗的次子,宗辰、成宗的父親。
目錄
領有備前國天神山城,祖上世代為赤松家家臣,但後來宗景之父浦上村宗以下克上,殺死了家主赤松氏。父親死後,宗景與其兄浦上正宗為爭奪家督之位發生分裂,最後宗景獲勝。雖然其支配勢力曾一度達到整個備前國,但也逐漸受到家臣宇喜多直家的壓制,最後終被直家從天神山城趕出並遭放逐,此後即不知所終。一說宗景此後出家為僧,直到關原之戰前病歿。有子浦上宗辰、浦上成宗。成宗後來被原浦上家家臣高取備中守養育成人,備中守在關原之戰戰死後,成宗逃往九州島津家領地,最後在江戶幕府開幕後數年才秘密返回備前,以平民身份延續家族血脈至今。
人物生平兄長的對立享祿4年(1531年)、父親村宗在攝津國與細川晴元聯合軍的天王寺一戰中戰死後,兄長政宗以年幼之身繼承了家督之位。但在天文20年(1551年)、尼子晴久入侵備前國之時,宗景與政宗在對策上有了意見的分歧。此後,兩兄弟各擁山頭,形成兩大權力集團;宗景團結了國中同樣暴露在尼子氏威脅下的國人眾勢力,與傾向尼子氏的哥哥完全對立而分裂了浦上氏。天文23年(1554年)、宗景在天神山城揚旗,並與毛利元就同盟,以對抗和尼子氏站在同一陣線的政宗。宗景在毛利本隊及從屬於毛利氏的備中國大名三村家親親率的「備中眾」等援軍的幫助下,紛紛在各地擊破政宗、尼子聯合軍隊。永祿3年(1560年)左右、將兄長浦上政宗的勢力從備前國東部驅逐出去,完全掌握了備前國的支配權。但是,和備中國的三村氏相同,在這個時期充其量只是處在毛利氏庇護下的弱小大名,而且內政上也受到毛利氏的介入,很難說是完全掌握權力的戰國大名。此外,三村氏也開始將勢力伸進美作國,兩家因而產生嫌隙。而政宗的勢力雖然已經大幅削弱,但仍存在於備前國,因此宗景的敵人還是很多。與毛利氏斷交永祿6年(1563年)5月左右、和政宗和談、斷絕後顧之憂的宗景,和三村家親發生戰爭。同年12月前宣布和毛利氏斷交,開始步上戰國大名之路。翌年,永祿7年(1564年)、發生政宗和其嫡男清宗為赤松政秀殺害的事件,繼承家業的政宗次子浦上誠宗對此事並未採取任何動作,宗景得以專心和三村氏作戰。經過明禪寺之戰等勝利,終於在永祿10年(1567年)時,成功將三村、毛利氏的勢力驅逐出備前國;同年,浦上氏分家的當主?誠宗也遭其暗殺。翌年,永祿11年(1568年)、剿滅備前國中為數不多的國人眾松田氏,並將版圖擴展到除瀨戶內海的兒島外,領有備前國全域及美作國東南部,確定了浦上氏在戰國時代的地位。可是,在此之前的戰爭中立下顯赫戰功的宇喜多直家及其家臣岡氏、長船氏等人,已經成為有獨立傾向的強大勢力。對宗景本身可以說是「在軍事上有著從屬關係的盟友」的勢力,很難說是像大名和家臣那樣的主從關係。因此,宗景在直家領內如水運等重要據點設下很多直轄地、並派官員管理,來限制直家的統治權。此外,浦上氏雖然將勢力擴展到美作國,但直家的封地卻始終限制在西備前國外圍的程度,而美作國仍然交與沼本氏和棺納氏等在地的國人眾治理。在現今、傳聞直家當時已凌駕於主家的論點是有誤的,就算以陪臣(家臣的家臣)水準的俸祿來比較,直家也並未逾矩。然而,直家獲得松田氏舊領的一部分,並在拉攏家臣團上有所建樹,對備前國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加,這些都成為日後不利於宗景施政的要素。直家、最初的謀反永祿12年(1569年)、赤松義右和赤松政秀失和。宗景和舊播磨國守護家的赤松義右、赤松則房及播磨國有力領主小寺政職等人結盟;以出兵援助為名義,吸收了兄長政宗在播磨國的遺領;並為了討伐赤松政秀,率領「備作眾」攻進西播磨。此外,積極支援亟欲復興尼子氏的尼子勝久等反毛利勢力,並和九州的大友宗麟同盟,顯露和毛利氏對抗的態勢。但是,抵擋不住宗景猛攻的政秀,向同年中順利上洛的將軍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請求援軍。8月到9月、宗景受到信長派遣的池田勝正、別所安治的攻擊;同時,私通信長的宇喜多直家也對宗景掀起反旗,令宗景陷入危境。不過,義昭、織田軍在攻下播磨國數城后很快就撤退了;反而是政秀被浦上軍打到節節敗退,困守在龍野城中。11月、政秀投降,將其領地都收歸在手。而直家眼見形勢不對,也在同年向宗景請罪,重新回歸家中。解除織田信長威脅的宗景,在翌年的元龜元年(1570年)、入侵備中國南部。此外,派遣援軍前往出雲國幫助尼子勝久;另一方面,還派出分隊向東支援赤松則房,攻擊別所長治的三木城(別所安治於此年過世),在軍事行動上非常活躍。元龜2年(1571年)、經由締結同盟的三好氏篠原長房的協助下,在備前國兒島戰勝毛利軍。同年秋天以後,又在備中國的佐井田城、松島城等地擊退毛利、三村軍隊。但在元龜3年(1572年)、毛利氏和大友宗麟在北九州的競爭暫時告一段落,毛利軍集結東進而來;宗景向足利義昭、織田信長請求調停,謀求和毛利氏的和睦。最初、毛利輝元不肯答應和議;但在元龜3年10月、毛利氏和浦上氏終於締結和約,雙方歸還城池。直家、再度的謀反天正元年(1573年)12月、在信長的斡旋下,與別所長治達成和解;宗景也從信長手中取得備前、播磨、美作三國的朱印狀而被認可擁有上述三國的支配權。於是,宗景得到相當於以前守護的地位,浦上氏的勢力也凌駕於舊主赤松氏之上;浦上氏在宗景一代,其強盛達到了頂點。然而,根據此朱印狀,原先不屬於浦上氏的東播磨領主小寺、別所等人、也形同浦上氏的家臣,這個情形也招來了反感。注意到這點的直家,暗中向小寺政職探詢,意圖將浦上政宗之孫久松丸帶往備前。在得到政職的承諾后,久松丸被秘密送進了岡山城。翌年,天正2年(1574年)3月、擁立久松丸的直家再度反叛,宗景的直屬部隊「天神山眾」在備前、美作國各地和宇喜多軍戰鬥。之後宗景也即刻展開外交戰,和備中的三村元親、美作的三浦貞廣等人結盟。此外,也向大友宗麟、三好長治請求援軍,但兩家有各自的敵人要應付而無暇相助。和前次的謀反不同,因為有久松丸的存在、直家在事前施展謀略將沼田氏、棺納氏等美作國人眾及宗景麾下諸將相繼策反,使得宗景陷入苦戰。而且,旁觀的毛利輝元無視於織田信長讓兩家和解的要求,更因為三村氏的反叛,決定支持宇喜多氏打倒浦上氏。天正3年(1575年)6月、毛利軍攻下備中松山城后,三村元親切腹自殺。在經過名為「備中兵亂」的一連串戰事後終於平定三村氏,毛利氏也全力支持直家而將宗景打到走投無路。接著家中重臣明石景親等人也遭到策反。同年9月、從天神山城宇喜多軍的重重包圍中成功逃離。之後,宗景得到信長派遣的荒木村重支援,奪回了宇喜多端城(所在地不明),之後就以此為居城。
流放后遭驅逐出天神山城的宗景,家臣並未全部投向直家。宗景以播磨為據點,和坪井氏、馬場氏等舊浦上家臣暗中取得聯繫。他們與一族的浦上秀宗蟄伏在備前國內,等待再起的機會。為了實現復興的夢想,宗景到天正5年(1577年)前曾多次上京拜見信長,但卻得不到積極的支援。結果,得不到信長幫助的宗景只得獨力成事。天正6年(1578年)12月左右、潛伏在備前的秀宗、坪井、馬場等反宇喜多勢力、以幸島(現岡山市水門釘附近)為據點紛紛起兵,宗景也率兵前來會合,浦上軍成功收復天神山城。可是在翌年的天正7年(1579年)4月、文獻中記載秀宗和坪井等人退往播磨,可以想見這期間的叛亂已經得到了鎮壓。因此,殘存在備前的浦上派勢力也遭一掃而空,重掌備前國的夢想終究無法達成。失去宇喜多端城的時間則不詳。關於宗景的晚年並未留下確實的史料,死亡的年代並不明確。《天神山記》中相傳曾應黑田長政邀請前往筑前國,於此地出家並在七十~八十多歲時病逝。而宗景的么子成宗、為元浦上家臣高取備中守養育成人。備中守在關原之戰戰死後,據說成宗逃往九州,之後再偷偷返回備前定居,延續血脈。《備前浦上氏研究》的作者浦上元,就自稱是成宗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