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興街道

國興街道

國興街道位於海南瓊山北部,是瓊山4個街道之一,南鄰府城街道和濱江街道,西與龍華區城西鎮交界,北臨美蘭區藍天街道,東隔南渡江與美蘭區靈山鎮相望。國興街道是瓊山主城區(府城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瓊山區地理位置的最北部,轄區人口8.69萬多人,面積7平方公里,下轄4個社區,境內有海南名勝——五公祠

歷史沿革


國興街道
國興街道
1940年前屬瓊山縣白沙鄉。1950年12月從白沙鄉劃出白龍鄉,屬白龍鄉。2001年8月,原白龍鄉撤消並分別成立白龍街道辦事處和國興街道辦事處。2002年10月,海口、瓊山行政區劃調整后,從原振東區劃歸瓊山區管轄。2003年1月1日,瓊山區正式成立,國興街道隸屬瓊山區。
地名由來:“國興街道”因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有“國興大道”而得名。

行政分區


2011年末,國興街道轄攀丹、巴倫、米鋪、道客4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9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國興街道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攀丹社區興丹路。
國興街道區劃詳情
巴倫社區攀丹社區米鋪社區道客社區
文政社區文壇社區八一社區/

地理位置


國興街道位於東經110°21′21.76″―110°22′07.09″,北緯20°00'20.62″―20°01'11.54″。地處瓊山區北部,南連府城街道和濱江街道,西至龍昆南路與龍華區城西鎮交界,北至國興大道毗鄰美蘭區藍天街道,東隔南渡江與美蘭區靈山鎮相望。國興辦事處駐攀丹社區興丹路,距瓊山區政府4千米。

人口


2010年,國興街道人口62099人。
2011年末,國興街道轄區總人口4079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655人,城鎮化率65.35%。另有流動人口14136人。總人口中,男性20928人,佔51.31%;女性19863人,佔48.69%;14歲以下9630人,佔23.6%;15~64歲30600人,佔75%;65歲以上561人,佔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750人,佔99.93%;黎族30人,佔總人口的0.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827人。

政治


國興街道主要領導人
中共瓊山區國興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許大林
瓊山區國興街道辦事處主任:符傳光

名勝古迹


五公祠
五公祠位於瓊山國興街道海府路,是為紀念唐、宋朝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現今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經濟


綜述
2011年,國興街道財政總收入2.3億元,比上年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016萬元。
工業
國興街道以鑄造、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國興街道工業生產總值8000萬元,擁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450人。
商業
2011年,國興街道有商業網點326個,職工832人,主要以銷售瓷磚,玻璃、銀合金加工等為主。
2011年,國興街道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9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720萬元。
金融
2011年,國興街道有銀行3家、信用社1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國興街道轄區內有省圖書館、省博物館,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處,社區文化站4個,社區活動中心4個,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5.2萬冊,各類文娛隊伍120人,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國興街道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890人,專任教師82人;小學1所,在校生520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及2所高職商業院校,在校生25260人,專任教師2155人;大學1所,在校生15860人,專任教師1320人。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國興街道有省農業科學院,各類農業專業技術人員234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國興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6個,門診部(所)6個,其中三甲醫院1所,4個社區服務站;專業衛生人員100名,其中執業醫師70人,執業助理醫師30人。
2011年,國興街道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66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成參合3547人,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國興街道為海南省體育中心,90%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國興街道有城市低保戶52戶113人,支出29.6萬元,比上年增長2%,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11人,臨時困難救濟12戶,支出8.12萬元;農村低保戶9戶18人,支出9.9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3280元,比上年增長12%;重點優撫對象17人,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2.4%。發放災情救濟糧133袋,冬令物資282件,慰問品42份。受理廉租住房申請41戶,已落實享受25戶。新增就業人員1950人,有2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0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0人。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4個。年末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6390人,參保率98%;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537人,參保率100%;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500人,參保率96%。
廣播電視
2011年末,國興街道有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入戶率98.5%。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國興街道因轄區內有國興大道而得名。

榮譽稱號


國興街道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