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海峽

世界主要的海峽之一

韃徠靼海峽(英文:Strait of Tartary / Tatar Strait),中國古代將其與今日本海統稱為鯨海。日本稱間宮海峽,俄羅斯有時稱涅維爾斯科依海峽,韃靼海峽是位於太平洋西北的一條海峽。韃靼海峽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曾屬於中國,目前屬於俄羅斯。

簡介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將其東的庫頁島同其西的亞洲大陸分開,將其北的鄂霍茨克海同其南的日本海連接起來,韃靼海峽在庫頁島與西伯利亞大陸之間,北接鄂霍次克,南通日本海。韃靼海峽約900千米長,水深4米-20米,最窄處7.3千米,黑龍江在此入海,沿岸主要城市是尼古拉耶夫斯克。韃靼海峽是世界主要的海峽之一。
韃靼海峽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海峽,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到黑龍江河口及大陸同庫頁島間航線經韃靼海峽。韃靼海峽產鯡、鰈、那瓦格魚等。重要港口有蘇維埃港、瓦尼諾、亞歷山德羅夫斯克及霍爾姆斯克等。

信息


庫頁島與亞洲大陸之間太平洋西北的狹窄水道,南面是日本海,北部為鄂霍次克海。南北長632千米,東西寬7-342千米,水深一般在210米以內。海峽北部有黑龍江河口。海港有烏格列戈爾斯克(Uglegorsk),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薩哈林斯基(Aleksandrovsk-Sakhalinsky)、列索戈爾斯克(Lesogorsk)及蘇維埃港。港區結冰期從11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

名字由來


韃靼海峽又名間宮海峽,“間宮”是日本的一個姓氏,而這條海峽的日本名稱,也確實緣自一位名叫間宮林藏(1780-1844)的人。1780年,間宮林藏出生於日本常陸國筑波郡(今茨城縣筑波郡)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有箍桶的手藝,可能對其有較大影響,後來,間宮林藏就是憑藉修築水堰的一技之長,成為了德川幕府的職業工匠。18世紀後期,因尼布楚條約的限制而無法在黑龍江流域活動的俄羅斯人開始在日本北方的海域出沒,引起松前藩乃至德川幕府的注意和緊張。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間宮林藏等人被從江戶(今東京)派往蝦夷之地進行地理探查和測量。1809年7月2日,在樺太島(即庫頁島,俄羅斯名為薩哈林)住民的幫助下,間宮林藏渡過了韃靼海峽,到達了黑龍江下游地區。回國以後,他向幕府提交了報告書和手繪地圖,而根據他的踏查見聞寫成的記錄,當時便題名為《東韃地方紀行》,表明當時的人們(包括日本人在內)都把海峽對岸的廣漠大陸稱為韃靼之地。
間徠宮“發現”了一條“海峽”,這在當時屬於日本的國家機密。無論德川幕府還是間宮林藏本人,都沒有對外張揚。十多年後,一位旅居日本名叫施福多(V。 Siebold,1796年--1866年)的德國醫生知道了此事。這位醫生具有博物學家的好奇心和搜集癖,1823年來到日本后,以近乎狂熱的情緒,大量搜集所有關於日本社會制度、風俗人情、山川形勝、動物植物、書籍、器具等各類資料,間宮林藏的探險記和繪製的地圖,自然引起他的極大興趣,但也因此觸犯了當時日本的國家禁忌。1828年,施福多遭到拘禁審訊,隨後被驅逐出境,許多和他有聯繫的日本人也慘受牽連。但被逐出日本國境的施福多卻仍然按照一個歐洲學者的脾氣行事,1829年在德國地理學會的學術報告會上發布了間宮林藏的越海探查,並把“韃靼海峽”用歐文寫作“間宮瀨戶”、“間宮海峽”,後來又在自己的著作《日本》(1832年--1854年)中翻譯、引錄了《東韃地方紀行》。
施福多對“間宮海峽”的宣揚,直到間宮林藏去世以後,才逐漸被日本國內重視。到了明治維新以後,特別是日俄戰爭時期,這甚至成為日本爭取樺太島(庫頁島)主權的歷史依據。從那以後,間宮林藏的“發現壯舉”便在日文語境中被不斷敘述,渲染得近乎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一本權威的間宮林藏傳記開頭便說:間宮海峽,在外國人繪製的地圖上,以日本人作為發現者予以標記的,僅此一地。(洞富雄《間宮林藏》,吉川弘文館1960年)而在日本通行的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書上,則有這樣的記述:(間宮林藏)“1800年左右,赴千島 ·樺太探險,證實樺太不是半島,而是一個島嶼。(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稱間宮海峽”。間宮海峽,也就是韃靼海峽。

歷史簡介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因韃靼族而得名。日本探險家間宮林藏於1808年對該海峽進行了探查,日本人遂將其命名為間宮海峽。1848年,俄國海軍大尉詹納迪·涅維爾斯科依對該海峽進行了考察,所以部分俄國人稱該海峽為涅維爾斯科依海峽。
根據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韃靼海峽曾經是中國領海。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於1860年逼迫中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將韃靼海峽兩岸據為己有。日俄戰爭后,俄國將南庫頁割讓給日本,該海峽南部成為兩國邊界。二戰結束后,蘇聯收回南庫頁,該海峽重新變成俄國領海。

自然地理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呈南北走向,長約 633千米,南北寬度不等,北部較窄,僅7.3千米,向南逐漸增寬,南部寬處約340千米。航道最淺處8米,最深230米。韃靼海峽的峽底地形崎嶇,水深相差懸殊,淺處只7.2米,深處達230米。韃靼海峽沿岸有許多適合建港的海灣,特別是組成蘇維埃港海灣的一系列深水港,水面寬闊,有抵擋風浪的天然屏障。
韃靼海峽是寒、暖流的天然通道,北部鄂霍次克海的寒流通過海峽南下,南部對馬暖流越過日本海沿海峽北上,兩海流在韃靼海峽中相遇,在韃靼海峽中形成濃霧,尤其春夏之交,濃霧瀰漫,影響船隻航行。韃靼海峽地處高緯度,冬季氣候嚴寒,出現兩個半月左右的冰封現象,冰封前和冰消后海峽中還有浮冰,對航行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