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林場

1960年建於黑龍江克東縣的林場

東興林場是中國的一處地名,位於克東縣東南部。

簡介


東興林場位於克東縣東南部,距縣城45公里,隸屬於克東縣林業局,地理坐標為東經126°28′32″—126°34′55″,北緯47°42′47″—47°54′9″。北與發展林場相連,東與北安相接,西與昌盛鄉接壤。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地處小興安嶺南坡。地形以丘陵為主,施業區內坡度較緩,大部分坡度在5°—30°之間,地勢北高南低。
水系:林場靠近潤津河,河流通過林場流入通肯河
氣候:林場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促,降雨集中,溫熱濕潤;春季風大少雨,多呈旱象;秋季降溫較快,霜凍較早。無霜期120天左右,平均降水量527mm,年有效積溫2383.1℃,年平均風速4m/s,多為西北風。每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和九月下旬為大風天氣。
土壤:林場土壤有沼澤土、潛育暗棕壤、森林暗棕壤,以森林暗棕壤為主,總面積6285公頃。暗棕壤共有3個亞類,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為主,A層厚度在10—40cm之間;原始暗棕壤主要分佈於陡坡上部;草甸暗棕壤分佈於緩坡下部。
植被:人工林以落葉松、樟子松為主,還有少量水曲柳、黃菠蘿、紅松;天然林以柞樹為主,還有少量楊樹、黑樺、白樺;灌木有榛柴、胡枝子、刺瑰等50多種;草本植被有蕨菜、蘑菇、五味子、玉竹、剌五加、串地龍等400多種。山產品十分豐富。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狍子、山雞、野鴨、鷹、林蛙等。

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現有職工258人,其中幹部13人,工程技術人員3人。設有8個營林站、子弟學校、楞場、苗圃,招待所和職工食堂各1處,老幹部活動室。2020防火車1台,土井1眼、電機井1眼,風力滅機8台,無線電對講機12部,1套有線電視接收設備,3台電話。固定資產200萬元。年產值150萬元。林區交通方便。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林場經營總面積6285公頃,林業用地面積5852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3447公頃,森林總蓄積量319096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15公頃,苗圃用地4公頃,無林地2386公頃。森林覆蓋率55%。
林分類型:林場天然林面積846公頃,總蓄積量80998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4.5%和25.4%。主要林分類型為柞樹林、軟闊混交林和山楊林。
人工林面積2601公頃,總蓄積238098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5.5%和74.6%。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樟子松純林和針闊混交林。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全場林業用地5852公頃,區劃界定生態公益林5003公頃,占林業用地85.5%。其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292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0%;區劃界定一般生態公益林面積2077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5.5%。區劃商品林總面積849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4.5%。

林業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60年,幾十年來,林場為了培育和擴大森林資源,大力植樹造林、封山育林,使森林資源得以恢復和發展。自1978年,林場被納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以來,經過一、二、三期工程建設,使林場的森林面積、蓄積和林分質量都有顯著提高。同時結合培育森林,積極開展撫育採伐利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
營林生產:累計為國家生產木材12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4500立方米;人工更新造林2000公頃;每年育苗25畝,產苗量300萬株,品種有落葉松、樟子松、楊樹苗等。
多種經營:建成農業基地300公頃,主要為大豆,年產大豆45萬公斤;養豬50頭,養羊230隻,養魚3萬尾;年創利潤12萬元。
基本建設有了很大發展,職工80%實現了住房磚瓦化,街道綠化、美化、香化。有各種車輛100餘台,安裝了有線電視、電話等設備。

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森林分類經營,把發揮生態效益為目的的生態公益林,實行科學管理,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發揮經濟效益為目的的商品林,加速培育,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在多種經營方面,組織職工採集山野菜、食用菌、野生藥材等山產品,大力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如果樹、食用菌、苗木、養羊、養牛等。從而形成主業、副業共同發展。

發展項目


每年育苗30畝,造林1000畝;完成“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任務;對森林合理撫育採伐,培育好森林資源;對生態林嚴格管理,對商品林發揮其最大的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生產,把林場建設成生態型林場,職工達到小康水平。
林場場長:韓永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