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
無尾目蛙科動物
林蛙又名蛤士蟆,是兩棲類動物東北亞種。體長60~70毫米,雌蛙可達90毫米。背部土灰色,散布著黃色斑點,鼓膜處有一深色的三角斑;四肢有清晰的橫紋;腹面乳白色,散有紅色斑點。背側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側,隨即又折向中線。雄蛙因側下方有一對內聲囊,第一指上色指墊極發達。趾間有蹼。
林蛙
林蛙以陸棲為主,常在沒有強烈光照、濕潤涼爽的環境中生活,主要棲居于山林、沼澤、水塘、水坑和水溝等靜水水域及其附近,以林間草地為多。
林蛙行動敏捷,跳躍力強,主要以多種昆蟲為食,例如蒼蠅、蚊子等。
林蛙又稱雪蛤,廣泛分佈於中國北部地區,西伯利亞、朝鮮也有分佈。
東北林蛙,是中國東北山區(包括長白山脈、小興安嶺大部、張廣才嶺腹地)的純野生動物,唯我國僅有,被列為易危(v)物種,是集藥用、食補、美容功能於體的珍稀兩棲類動物。東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藥用價值與營養價所產的林蛙中,以東北地區的林蛙體格大、產油率高、體質健壯繁殖率高而成為林蛙中的極品。東北林蛙肉質細嫩,易為人體消化吸收,適合各種年齡的人,特別是體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補價值,經烹調能釋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濃。
長白山林蛙體長70~80毫米。頭較扁平,頭長寬幾相等。吻端鈍圓而略尖,突出於下唇,吻棱較明顯,無聲囊,鼓膜圓形、其上具有明顯角形黑斑。犁骨齒兩小團,橢圓形。舌後端缺刻深,鼓膜圓。前肢粗短,指端圓;後肢亦較短,左右跟部僅相遇或不相及。皮膚粗糙、背側褶明顯,不甚平直,其間多疣突且基本成行排列,其外多分散小疣突。體色暗褐,背部多散在黑點咽、胸和腹部及四肢內側有許多紅色或深灰色大小不等的花斑。四肢背面具黑色橫紋。
主要分佈在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等地。外形特徵是:頭較扁平,頭長、頭寬幾乎相等。吻端尖圓,稍突出於下頜,吻棱較明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位於眼吻之間,眼間距小於鼻間距,而與上眼瞼等寬。鼓膜顯著,鋤骨齒橢圓形。前肢較短壯,指端圓,指較細長,第二、第三、第四指常有指基下瘤,內外掌突均顯著。後肢短,脛短,足長於脛。趾端鈍圓而略尖,蹼發達,蹼緣缺刻不深。關節下瘤顯著而小。內掌突較細長,有遊離緣,外掌突圓小或無。皮膚為林蛙群中最粗糙者,背側褶不平直,在鼓膜上方斜向外側,隨即又折向中線,再向後延至胯部,兩側褶間有分散的疣,大致成行排列,後部的疣多而小,一般不成行。體側、腹部兩側及後肢背面有許多小疣。顏色變異頗大,背面棕灰色或深灰色帶有綠色。背側褶及背部疣上或附近有黑色斑點。鼓膜處的三角形黑斑大而顯著。咽、胸部及腹部有硃紅色與深灰色花斑。四肢背面有黑橫紋,四肢腹面多為深灰色,間有少量硃紅色小斑點。雄性前肢較粗壯,第一指內側有灰色婚墊,無內聲囊,有雄性線。
在我國中南部有廣泛分佈。外形特徵是體形較為細長,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尖,吻棱明顯,鼓膜為眼徑的2/3,鋤骨齒短。前肢較壯,指端圓,關節下瘤發達,內外掌突均顯著。後肢長,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圓,關節下瘤小而顯著,內蹶突長橢圓形,外突極不顯著。皮膚光滑,雄蛙一般無疣,雌蛙背部及體側常有少數小圓疣。腹面光滑,雌蛙一般有外褶,雄性不顯著。體色變異頗大,背面及體側一般為綠黃色、草黃色或綠灰色,上有淺棕色或深灰色小斑點。腹面呈乳黃色,咽部有時有不規則的灰色斑點。雄性前肢強壯,第一指的灰白色婚墊極顯著,雄性較雌性發達,無內聲囊,有雄性線。日本林蛙成蛙與昭覺林蛙很相似,但兩種林蛙的蝌蚪差異顯著。
中國境內共有17種林蛙,除東北林蛙、中國林蛙、黑龍江林蛙外,還有阿爾泰林蛙、中亞林蛙、峰斑林蛙、昭覺林蛙、桓仁林蛙、徂徠林蛙、寒露林蛙、借母溪林蛙、長肢林蛙、高原林蛙、昆嵛林蛙、峨眉林蛙、鎮海林蛙、貓兒山林蛙。
林蛙
中國林蛙,每100克林蛙肉含蛋白質21.03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1.73克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還含視黃醇當量、尼克酸和微量元素鋅、鐵、銅、錳、鈣、磷、鎂、硒等;尚含有大量激素。肉味鮮美,有特殊的香味,殊少鮮食一般整體乾燥。雌蚌卵巢和輸卵管的干製品稱“哈土蟆油”,俗稱“田雞油”,放入水中后顯著膨脹10-15倍,是製作美味甜羹的難得佳品。
林蛙
哈什蟆油中亮氨酸含量為15.69g/100g、賴氨酸7.20g/100g。蛙肉中賴氨酸為7.20g/100g、色氨酸為90.5mg/100g。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蛙卵124.36mg/g、整蛙79.8mg/g。二十碳五稀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C22:6)總量為蛙卵12.41mg/g為最高,整蛙7.2mg/g,哈什螞油0.37mg/g,為最低。聚類分析顯示:氨基酸含量上有卵蛙和蛙、蛙卵和蛙肉、整蛙和哈什蟆油最近,蛙皮是主效成分。脂肪酸含量上,輸卵管和蛤什蟆油、有卵蛙和蛙最近,蛙肉是主效成分。
該蛙分佈區寬,其種群數量甚多。受脅等級: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