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泉河鎮
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轄鎮
獅泉河鎮,是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和噶爾縣政府駐地鎮(地圖上標示“噶爾”gaer即縣治所在),早期是行署單位在河之北、縣政單位在河之南,因此也稱阿里城區、噶爾縣城,是新藏公路上K1058公里處的重要驛站。
地處縣境北部和獅泉河盆地北部偏東的地帶,河水穿城而過,這裡是遊客到阿里地區旅遊的集散中心。
1966年阿里地區黨政機關從昆莎鄉遷此,始建此城,只有400常住人口,2017年9月總人口達11.4萬。阿里人口還只有十多萬,在荒涼的阿里高原,它是地區級中心城市。
原為獅泉河盆地里荒涼的小灌木叢生之地——周圍是大片大片的紅柳灌木林和錦雞兒灌叢,外圍是荒漠的光禿禿的山嶺,方圓百里都是人煙稀少的藏西高原地帶。
1964年,新藏公路通車后,這裡開始建設營房和簡單的公共設施。
1965年7月23日(一說是1966年遷來的,可能涉及遷移的始終過程),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從昆莎鄉遷來此地,艱苦創業,進行各類設施的建設(搬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昆莎地處噶爾藏布河濕地,房屋地基很難打牢,不利長遠發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城鎮初具規模。1988年,噶爾縣政府也從昆莎鄉遷到這裡。當代地圖上標示“噶爾”即縣治所在。噶爾gaer意為帳篷、營房,因清朝曾作為兵營駐紮地而得名(清朝到民國時期阿里區域的管理中心在噶大克即噶爾昆莎和噶爾雅沙)。
獅泉河鎮
1989年小城市設鎮的建制。
獅泉河鎮已成為西藏西部的交通樞紐、經濟文化中心和邊境貿易中心。
獅泉河是藏語的意譯名稱(音譯“森格藏布”),這條河流發源於岡底斯山的西北麓,因為源頭的地形非常象一個獅子口,一股溫泉從獅子口中汨汨地湧出,所以這條河就稱為獅泉河。
獅泉河城(1989年小城市才設了鎮的建制)坐落在紅柳灘上,悠悠的獅泉河水象一條吉祥的哈達從鎮邊流過,整個城鎮以環島為中心,有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部為商業街,東部和西部為地區政府各部門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
城中的商店、餐館臨街而開,公用電話隨處可見,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小鎮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曠的荒野戈壁上卻顯得繁華,充滿生機與活力。
獅泉河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城。阿里政府機關在1965年7月23日才遷至獅泉河鎮。當時的鎮容僅限於鎮中心的一小片地方,冬春季節幾戶牧民前來放牧,便成了這裡最早的“流動人口”。
因為獅泉河鎮位於阿里高原的西部,其東部有大片荒原為無人區,也就是羌塘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鎮的方圓百里都是人煙稀少的高原地帶,再加上原先這裡的交通條件非常落後,所以,城鎮的發展十分保守。
建城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人,而城的建設規模則是按800人來設計。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劃,在當時還是一個較為大膽的設想。全鎮當時僅有1口水井、1間商店、1間發電房、1台84千瓦的發電機,所發電量連最基本的照明也滿足不了。
由於以前實行計劃經濟,使得阿里整體發展十分緩慢,物資供應一直都很困難。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阿里才得到迅速的發展。如今,獅泉河已發展成有20,000人,90%以上為藏族同胞的新興高原小鎮。
獅泉河鎮:位於縣境北部和獅泉河盆地北部偏東的地帶,北與日土縣相鄰。距拉薩市1655公里,在新藏公路(219國道)新疆起的K1058公里處。獅泉河鎮(城區)海拔4273米。
獅泉河盆地年平均氣溫僅0.2℃,最冷時的月平均溫度為-12.1℃,極端氣溫-41℃。這裡降水稀少。
獅泉河盆地在1980年代年降水量只有60—70毫米,極度乾旱,植物難以成活;這裡風力大,平均每年8級大風天約有113天。由於長期造林綠化,大風天明顯減少,獅泉河盆地無霜期從19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長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從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2018年的138毫米。
G219、S201公路過境。是新藏公路、黑阿公路、阿日公路的交會處。位置境域
獅泉河鎮:位於縣境北部和獅泉河盆地北部偏東的地帶,北與日土縣相鄰。距拉薩市1655公里,在新藏公路(219國道)新疆起的K1058公里處。
獅泉河鎮
獅泉河是藏語的意譯名稱(音譯“森格藏布”),這條河流發源於岡底斯山的西北麓,因為源頭的地形非常象一個獅子口,一股溫泉從獅子口中汨汨地湧出,所以這條河就稱為獅泉河。
獅泉河城(1989年小城市才設了鎮的建制)坐落在紅柳灘上,悠悠的獅泉河水象一條吉祥的哈達從鎮邊流過,整個城鎮以環島為中心,有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部為商業街,東部和西部為地區政府各部門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
城中的商店、餐館臨街而開,公用電話隨處可見,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小鎮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曠的荒野戈壁上卻顯得繁華,充滿生機與活力。
獅泉河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城。阿里政府機關在1965年7月23日才遷至獅泉河鎮。當時的鎮容僅限於鎮中心的一小片地方,冬春季節幾戶牧民前來放牧,便成了這裡最早的“流動人口”。
因為獅泉河鎮位於阿里高原的西部,其東部有大片荒原為無人區,也就是羌塘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鎮的方圓百里都是人煙稀少的高原地帶,再加上原先這裡的交通條件非常落後,所以,城鎮的發展十分保守。
建城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人,而城的建設規模則是按800人來設計。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劃,在當時還是一個較為大膽的設想。全鎮當時僅有1口水井、1間商店、1間發電房、1台84千瓦的發電機,所發電量連最基本的照明也滿足不了。
由於以前實行計劃經濟,使得阿里整體發展十分緩慢,物資供應一直都很困難。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阿里才得到迅速的發展。如今,獅泉河已發展成有20,000人,90%以上為藏族同胞的新興高原小鎮。
獅泉河盆地年平均氣溫僅0.2℃,最冷時的月平均溫度為-12.1℃,極端氣溫-41℃。這裡降水稀少。
獅泉河盆地在1980年代年降水量只有60—70毫米,極度乾旱,植物難以成活;這裡風力大,平均每年8級大風天約有113天。由於長期造林綠化,大風天明顯減少,獅泉河盆地無霜期從19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長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從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2018年的138毫米
2017年轄3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加木村)。鎮政府駐藏布居委會。 (加木村原為扎西崗區加木鄉)
【2014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42523100:~001121森格居委會~002121藏布居委會~201220加木村
獅泉河鎮
獅泉河鎮很小,一頭石雕獅子矗立在城中心的環島中央。也許這就是小鎮的象徵了。
以環島為中心,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面為商業街,東西為區直機關和軍分區駐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公路。
獅泉河鎮
據說這是阿里人十幾年前為了植樹造林,從200多公裡外的日土縣班公湖北岸烏江區的一條溝里移栽過來的,故稱班公柳。小鎮不大,但卻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這是近十幾年快速發展的結果。現為阿里地區和噶爾縣的駐地。
G219、S201公路過境。是新藏公路、黑阿公路、阿日公路的交會處。
1、城鎮建設
獅泉河鎮
目前,獅泉河鎮已形成9縱8橫的城市道路架構,城區道路基本實現了路面混凝土、路邊種紅柳、彩磚人行道,商業店鋪規劃整齊、周邊環境乾淨衛生,形成了工業區、辦公區、居民生活區、商業服務區的城鎮發展布局合理的格局。
座落於獅泉河和新(新疆)藏公路交匯處。鎮上常住人口雖僅有1萬餘人,然而在人煙稀少的阿里,卻是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詩曲次仁說:“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灘,只有沿河兩岸叢生的紅柳點綴著生機,冬春季節一些牧民前來收牧,便成了最早的流動人口。”1964年,隨著新藏公路的通車,我國海拔最高的城市便在這片海拔4300多米的荒地上崛起。
獅泉河鎮
夜晚的獅泉河,街道燈火通明,各種藏式酒吧和夜總會裡傳來陣陣歌聲。人們可以隨時在鎮里吃到可口的夜宵。從前,“吃菜難”是獅泉河幹部群眾的大難題。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疆葉城和拉薩的蔬菜不斷進入,使獅泉河“吃菜難”的狀況大為改觀。
在新建不久的獅泉河綜合菜市場,90多個攤位上瓜果、蔬菜品種多達40多種。為改善居民生活,1998年開始,阿里投資76萬元,在獅泉河鎮建設了120畝露天菜地和500多平米的玻璃溫室,年產蔬菜28萬多公斤,獅泉河又投資350萬元,建設面積為200平方米的32座玻璃溫室,建成后將增加蔬菜產量138萬公斤,可從根本上解決空中城市吃菜難的問題。
2、交通建設
獅泉河鎮
民航:昆莎機場位於西藏阿里,於2007年5月破土動工,機場海拔4272米,設計跑道長4500米、寬45米,兩側道肩各7.5米,面積為5.1萬平方米的停機坪可容納4個機位,航站區可滿足到2020年吞吐12萬人次的需求。2009年10月,阿里機場主體工程完工,並於10月13日到18日進行了為期5天的校驗飛行,取得圓滿成功。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莎機場正式通航。
鄉鎮新貌
獅泉河新貌
獅泉河鎮坐落在荒野戈壁灘上,悠悠的獅泉河水象一條吉祥的哈達從鎮邊流過,整個城鎮以環島為中心,有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部為商業街,東部和西部為地區政府各部門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
城中的商店、餐館臨街而開,公用電話隨處可見,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小鎮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曠的荒野戈壁上卻顯得繁華,充滿生機與活力。
獅泉河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城。阿里政府機關在1965年7月23日才遷至獅泉河鎮。當時的鎮容僅限於目前鎮中心的一小片地方,周圍一片荒漠,只有沿河兩岸叢生的紅柳顯露著生機,冬春季節幾戶牧民前來放牧,便成了這裡最早的“流動人口”。
因為獅泉河鎮位於阿里高原的西部,其東部有大片荒原為無人區,也就是我們曾經介紹過的羌塘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鎮的方圓百里都是人煙稀少的高原地帶,再加上原先這裡的交通條件非常落後,所以,城鎮的發展十分保守。
建鎮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人,而城鎮建設的規模則是按800人來設計。就是這樣的一個規劃,在當時還是一個較為大膽的設想。全鎮當時僅有1口水井、1間商店、1間發電房、1台84千瓦的發電機,所發電量連最基本的照明也滿足不了。
由於以前實行計劃經濟,使得阿里整體發展十分緩慢,物資供應一直都很困難。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阿里才得到迅速的發展。如今,獅泉河已發展成有20,000人,90%以上為藏族同胞的新興高原小鎮。
治理荒漠
包括工程造林和義務造林兩種途徑。
工程造林——
技術創新:鄒學勇團隊逐步摸索出一條獅泉河治沙的獨特技術。在獅泉河,防沙治沙離不開林、草、障、渠。林、草、障、渠單獨哪一種技術措施都不足以遏制住風沙對獅泉河鎮的侵襲,這是當地防沙治沙的經驗總結。治沙組成員張春來認為,獅泉河治沙的創新在於:把這四種技術綜合使用,建立了“礫石沙障+防護林帶+人工草地+灌溉系統”“四位一體”的防沙治沙技術模式。為了改善獅泉河鎮居民生活環境,同時調節獅泉河徑流,治沙組設計了面積達876畝的人工湖。
義務造林——
阿里林業部門長期在3月的全國義務植樹節期間(因高原氣候特殊而推後幾天)推行義務造林活動,其中,2009年造林規模較大,開展獅泉河鎮治沙工程植樹造林活動里,參與人數達2萬1千人次,植樹造林3000畝,13萬株,植樹品種以班公柳、紅柳為主;在北京路、繁森路、象雄路的城鎮周邊植樹740棵,其中班公柳240棵、新疆青皮楊500棵,對219國道“八公里”路段的道路綠化進行補植補栽,道路綠化800米,補植樹苗300株;(全地區)庭院綠化及單位四周馬路旁(房前屋后綠化帶建設)102畝,植樹20400株,參加植樹人員達850人次。
見效明顯——
獅泉河盆地是阿里地區防沙治沙工程的重點區域,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矗立在獅泉河鎮,年度大風天數大幅減少,風沙天氣減少。情況不斷好轉。2013年7月西藏林業廳新聞:實施生物防沙工程后,獅泉河鎮的無霜期由1994年的83天延長到2013年的170天,年降雨量由1994年的76.5毫米增加到2012年的130毫米。 2018年4月西藏林業廳新聞:(1994年起)24年來,這裡通過工程項目造林和義務植樹兩種方式,累計造林3.4萬畝,植樹500餘萬株,風沙得到有效遏制,數據顯示,獅泉河盆地無霜期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長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從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目前的138毫米。另外,有的溝渠旁邊自然出現了個別的紅柳,是環境改善的結果。
視頻:央視節目“《遠方的家》20130325北緯30°·中國行(188)”(即“北緯30°·中國行第一百八十八集阿里:為了美好家園”),前面20分鐘介紹獅泉河鎮的太陽能利用和生態改良。
獅泉河鎮
城區綠化
城區綠化美化一直在小規模進行,但所種品種仍為本地的班公柳等小喬木,而且長期實行“鄉土樹種為主,引進適生樹苗為輔”的原則;2009年確定“北京路、繁森路、象雄路”為年度獅泉河城鎮周邊綠化街道,2015年試種過一些青海楊。總體上,城區的綠化仍未得到較大改善。
2017-2018年投資1.4億元啟動了獅泉河城鎮綠化工程,該工程覆蓋獅泉河城區和國道周邊,計劃栽種苗木數目為歷史之最,是一場決定著今後幾十甚至上百年阿里人居環境和城鎮面貌的重要戰役。城區綠化工程以“栽大樹,大栽樹”為主要措施,以城區(綠化“成型、成景”、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為目標。
陝西援藏幹部高寶軍2013年7月起擔任普蘭縣委書記,三年裡把陝西毛頭柳等成功移栽到海拔3850~4200米上下的普蘭縣現代農業示範園和普蘭縣各鄉鎮街道,而且毛頭柳比當地的普蘭柳長勢還好,積累了大量利用外來樹種綠化高原的經驗(加之韓俊文2005年從陝北引種到噶爾縣噶爾新村的紫花苜蓿長勢良好);因此,2016年7月起擔任噶爾縣委書記的高寶軍,8月就和其他領導決定大搞獅泉河鎮的綠化,多次邀請具有全國知名度的西北建築設計院林業專家、學者和技術員來到考察,歷時四個月編製好《噶爾縣綠化工程規劃設計》,為城市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做好充分準備。2016年10月,噶爾縣綠化工作專班就提前選派相關技術人員行程萬餘公里,召開過無數次討論會,最終在與阿裏海拔、氣候、土壤相似和運距最小的十幾個地方確定了二十多種合適的苗木花草,其中,有毛頭柳、國槐、榆樹、新疆楊等高大喬木,還有雲杉、雪松等常青樹種,以及波斯菊、蜀葵、景天等花草。由縣四大班子成員為組長副組長的綠化工作專班專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制定了一套適合當地樹木成長的科學保護措施。規定樹根泡水時間長短、回填土多深、施肥多少等細節措施。2017年投資7千萬,整個縣城周邊及道路兩旁綠化面積4.3萬平方米,栽植樹木5.9萬棵,累計總長28.5公里。2017年9月,在新栽苗木中,毛頭柳、班公柳、榆樹、國槐、新疆楊和山杏的成活率都達到95%以上;青海楊和紅柳的成活率是90%以上;雲杉、雪松和沙棘的成活率也在80%以上。到2019年2月,獅泉河鎮兩年來新栽種的青海楊、毛頭柳等10多類42萬餘株樹木長勢良好,成活率達到85%,結束了阿里只能栽紅柳、班公柳的歷史。
技術創新
1990年,還在蘭州沙漠所攻讀博士學位的鄒學勇就參與了獅泉河的治沙工作。從那時開始,他便成了獅泉河治沙的常客。即使2000年調入北京師範大學后,他也從未間斷。
近20年,他在前輩治理獅泉河風沙的基礎上,帶領治沙組又對獅泉河風沙災害進行了多次考察,認真分析,不斷總結,大膽試驗,逐步摸索出一條獅泉河治沙的獨特技術。
在獅泉河,防沙治沙離不開林、草、障、渠。
林——紅柳作為鄉土樹種幾近絕跡,治沙組在觀測和總結阿里行署引種的原產於班公湖北岸的班公柳樹種生物學特性后,探索出針對該樹種的建植方法、生根處理、整地、灌溉、修剪和平茬複壯等技術;
草——選擇既有較高飼用價值,又耐寒、耐旱、耐貧瘠的披鹼草。提出了詳細的用種量、播種時間和方法、播種前預處理、土地平整、肥料使用、灌溉和刈割制度等技術;
障——離獅泉河鎮最近的城市也有1500公里。高原環境和崎嶇道路對物資運輸極為不利,工程建設材料價格異常昂貴。治沙組在工程設計中堅持就地取材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取之不盡的礫石,在實地觀測和風洞模擬技術的支持下,經反覆計算、論證和試驗,設計出橫截面呈高1.2米、底寬1.65米的等腰三角形礫石沙障,每條沙障之間距離16.8米,與主害風向夾角呈81度;
大環境
林、草、障、渠單獨哪一種技術措施都不足以遏制住風沙對獅泉河鎮的侵襲,這是當地防沙治沙的經驗總結。治沙組成員張春來認為,獅泉河治沙的創新在於:把這四種技術綜合使用,建立了“礫石沙障+防護林帶+人工草地+灌溉系統”“四位一體”的防沙治沙技術模式。
礫石沙障一方面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面風速,抑制就地起沙,減小氣流的挾沙能力,促使風沙流中的沙塵在工程區內沉積,另一方面又有效保護了礫石沙障間的班公柳幼苗和人工草地幼苗免遭風沙流打擊、沙埋,為植被重建創造良好環境;防護林成林后與礫石沙障相輔相成,構成戈壁風沙流運移路徑上不可逾越的屏障;人工草地切斷了風力對鬆散地表的直接作用,同時成為吸收消化外來風沙沉積和粉塵沉降的處理器,在生物作用下加快成土過程;而灌溉系統則為林草工程提供必須的水源保障。這種“四位一體”的技術體系充分利用獅泉河盆地沙害防治的有利條件和自然資源,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風沙工程設計基本原則。
對於已經實施的獅泉河鎮風沙災害治理前三期工程,由西藏自治區發改委組織的評審組專家認為,該工程“布局合理,配置恰當,能夠形成長期穩定的防沙體系”,“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持之以恆
獅泉河盆地防沙治沙技術取得突破,是科研人員和阿里行署廣大幹部群眾近20年持之以恆的結果。在北師大科技處處長高尚玉教授看來,在高海拔地區治沙,沒有現成經驗,需要科學家探索全新的科學方法和技術。一兩次失敗,甚至十多次失敗都不足為奇。“鄒學勇等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近20年的不懈努力。”
持之以恆的代價是要長期忍受艱苦。在獅泉河,治沙組每天都要在工程區進行調查和勘測。他們每天中午在戈壁灘上席地而坐,啃食著隨身攜帶的冷饅頭、榨菜和水。能吃上一頓新鮮蔬菜,那是很享受的事。
持之以恆也意味著要冒生命危險。從拉薩到獅泉河,全是石子路,以前走一次單程需要三四天,現在至少也需要兩天。路上常常車輛爆胎。“最危險的一次,我們的車子帶了兩個備用輪胎,但上午十點鐘就爆了三個。沒有通訊條件,我們只有死等。
多半天才碰到一輛路過的車把我拉到幾十公里遠的一個鄉政府請求救援。直到晚上九點多鐘,我和救援人員才帶著兩個輪胎趕回原地。就在這幾十公里的路上,我們的車輛再次爆胎。我那次真是擔心要出人命。”鄒學勇至今對那次“事件”記憶猶新。在獅泉河,治沙組成員最怕感冒,因為感冒很容易轉成肺氣腫,就有死人的可能。
獅泉河治沙的成功,目前在學術界少有人知。“為什麼不請專家去鑒定?”“我們不敢請專家去,因為那裡嚴重缺氧,身體欠佳的人會有生命危險。”吃苦耐勞,不怕犧牲,默默無聞,再加上持之以恆。所有這些構成了獅泉河科技治沙成功的基本要素。
旅遊集散中心
獅泉河鎮
來自西藏以外的遊客,如果要去神山聖湖轉轉,還需要到這裡辦理特殊許可證(因為遊客多而景點對遊客數量有一定限制),到有的地方去旅遊還要辦理邊防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