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起義

神兵起義

神兵起義起於反對“洋教”。民國8年(1919)龍門鄉籮圈壩農民姚正朝等,聚眾千餘人,名曰“神營”

神兵由來


反對“洋教”。民國8年(1919)龍門鄉籮圈壩農民姚正朝等,聚眾千餘人,名曰“神營”,於川鄂邊區各地抗拒官府。龍門鄉鄉紳李蓋五等率民團前往彈壓,殺其首要王美良(女),神兵轉入叢林,姚等潛投湖北野豬坪,野豬坪神營懾於民團勢力,殺姚等八人。時磁硐溝雲、奉、萬、利四縣聯合團袁書紳、向延稚亦組織神營,地方不能制止,萬縣駐軍雖多,因不統一,互相推諉,致縱橫三百里之地,皆神兵活動範圍。當地民團向李蓋五求援,遂遣丁壯五百,由柏楊壩團總許彤階統率往助,被神兵擊敗,死37人,許彤階戰死,神兵勢力益盛,袁、向率六千餘人攻萬縣,駐軍幾乎不能支撐。經一年多始平息。

起義初潮


民國16-18年(1927-1929)南鄉匪患最甚,農民不勝其蹂躪,於是求助於神。君子鄉燈影戲藝人周宗相倡設剪子會,請神求符,聲言打殺不進。聚合人數既多,遂自立為“皇帝”,宣稱將赴南京登基。興隆鄉尺口槽農民李某聚眾響應。縣團練進擊君子鄉,尺口槽神兵被當地民團撲滅。君子鄉神兵遂由馮坪轉戰至觀音庵,勢將襲取縣城。縣政府忙增兵一連,神兵戰敗,被斬首二十餘人,運縣城外堡坎示眾。團隊進駐君子鄉,盡焚其寺廟聚會之所。周宗相潛逃,捕其妻子監禁。后該鄉農民鄔一貴,自命烏龍轉世,聚眾起義,又聯合興隆尺口槽、馮坪、中興、五馬等鄉農民,聲勢浩大,總名曰同心會。其目的在於殺團抗款。官府屢調大兵圍擊,終因其內部殘殺而被撲滅。民國27年(1938)縣府派軍解散各鄉雙刀會,五馬鄉雙刀會眾據險反抗。縣長易元明親率團隊鎮壓,不久平息。

神兵敗退


民國16年(1927)巫山八樹坪神兵仙長謝崇德率眾攻佔巫溪縣城后,其一部進入黃村、寂靜兩鄉。冬月六日,集數百人進攻縣城東北兩面,駐軍堅守,結果神兵大敗,被殺數十人,斃其參長張某。謝崇德再令其徒曾某為參長,於奇峰鄉聚眾一百餘人擬再攻城。12月6日,二十軍執法大隊楊漢域部前往鎮壓,擊斃曾某,斬獲三十餘人。12月底,二十軍執法大隊張曉康營被神兵擊敗,自巫溪潰退奉節。民國17年(1928)夏,股匪李伯光陷縣城,奇峰鄉農民王啟柏率神兵千餘人攻城,股匪迫城區丁壯守城,神兵敗退,死數十人。時黑溪農民蹇興全自命為參長,勢力勝於王啟柏。后東溪鄉民團隊長朱洪均率民團迫殺王啟柏於關口,迫殺蹇興全於老林。同年9月,楊森派夏炯旅2000餘人自奉節往巫溪進攻神兵。是年,神兵3次與民團戰於竹園坪。臘月二十三日竹園鎮市場數十家民房在激戰中被燒毀。該鎮士紳樊壽堂率民團大敗神兵於漆樹埡。

起義失敗


民國29年(1940)冬,大寨鄉農民劉百窩(恆富)以神道聚眾,名曰陰刀會,以長龍山天仙觀為根據地,抗拒官府,反對苛捐雜稅,反對抓丁拉夫。豎起一面紅旗,上書“打富濟貧”四字,宣布起義。臘月十三日,擊潰鄉丁團練的進攻,臘月二十一日,粉碎縣長易元明率領兩個中隊的進攻,官軍大部被殺,僅剩殘兵18人。接著又打退國民黨軍一個精兵營的進攻,當場砍死三四十人,俘虜十幾人。於是國民黨派重兵圍剿,由師長孫定超率一師之眾,步步為營圍攻長龍山,先用迫擊炮轟垮天仙觀廟宇,再用機槍近距離掃射,神兵死傷甚眾,劉百窩當場犧牲,其他首領或死或逃。國民黨軍隊割下神兵首級,於公平至縣城沿途示眾。士兵趁勢搶劫民財,不少民房被放火燒掉。有懸空樓閣的天仙觀被毀,白雲寺南天門、羅漢殿幾座大廟也一起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