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序纈草

長序纈草

長序纈草(學名: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是敗醬科,纈草屬多年生大草本,高60-150厘米;根狀莖短縮,呈塊柱狀。莖直立,粗壯,中空,外具粗縱棱槽;葉長3.5-7厘米,寬1.5-3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齒或全緣;兩側裂片依次稍小,疏離,葉柄細長,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向上葉漸小,柄漸短;全部葉多少被短毛。極大的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線狀鑽形;小苞片三角狀卵形,全緣或具鈍齒。果序極度延展;瘦果寬卵形至卵形,長2-2.5 (-3) 毫米,寬1-1.2毫米,常被白色粗毛,也有光禿者。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喜冷涼、濕潤的環境,怕長期積水。具有高耐寒性,最低可耐氣溫零下10℃。原產於中國及喜馬拉雅地區的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的喀西山,以及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植株可入葯,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風濕骨痛、腰痛、神經衰弱、小便不利、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咳嗽痰多、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等。

形態特徵


大草本,高60-150厘米;根狀莖短縮,呈塊柱狀。莖直立,粗壯,中空,外具粗縱棱槽,下部常被疏粗毛,向上除節部外漸光禿. 基生葉多為3-5 (-7) 羽狀全裂或淺裂,稀有不分裂而為心形全葉的;羽裂時,頂裂片較側裂片為大,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7厘米,寬1.5-3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齒或全緣;兩側裂片依次稍小,疏離,葉柄細長,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向上葉漸小,柄漸短;全部葉多少被短毛。極大的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線狀鑽形;小苞片三角狀卵形,全緣或具鈍齒,最上的小苞片常只及果實的一半或更短。花小,白色,花冠長1.5-2.5 (-3.5) 毫米,漏斗狀擴張,裂片卵形,常為花冠長度的1/2;雌雄蕊常與花冠等長或稍伸出。果序極度延展,在成熟的植株上,常長達50-70厘米。瘦果寬卵形至卵形,長2-2.5 (-3) 毫米,寬1-1.2毫米,常被白色粗毛,也有光禿者。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喜冷涼、濕潤的環境,怕長期積水。具有高耐寒性,最低可耐氣溫零下10℃。適宜在海拔800-1700米以內中性或微鹼性的沙質土壤生長。

分佈範圍


產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1000-3500米的草坡、林緣或林下、溪邊。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區的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的喀西山,以及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

主要價值


植株可入葯。
【僳僳葯】賣起莫,豆豉草,通經草:全草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腰痛,小兒疳積,神經衰弱《怒江葯》。通經草:全草治風濕性關節炎,腹痛,月經不調,閉經,小便不利,脈管炎《大理資志》。
彝葯】茲補此,咳葯,山坡菜:根或全草主治咳嗽痰多,久咳,百日咳,腹瀉,無名腫痛《彝植葯續》。
【藏葯】功用同黑水纈草。
【白葯】消遙草,合慶:全草治失眠,小兒疳積《滇葯錄》。
【佤葯】咳下:全草治月經不調,閉經,小兒疳積,消化不良《滇葯錄》。
【土家葯】香席( xiang xir):全草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跌打損傷《土家葯》。

繁殖方法


選地整地

苗圃地宜選擇在土層深厚 , 有機質豐富、土地肥沃、背風向陽、水源方便的緩坡地或平地的菜地或稻田均可。每公頃均勻撒施腐熟農家肥22500千克,複合肥750千克,氯化鉀150-225千克。廂面精細整地,東西向開廂寬1.2 米,廂間溝為寬30厘米深20厘米的標準廂,廂面長20m(根據情況具體確定)。

分株

分株在春秋季均可進行,一般在秋季結合挖出母株進行。需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掰取分生萌櫱,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栽后澆水,覆土後用手按壓。

播種

種子採收后可以直接播種,但發芽率相對較低,如果在-20℃進行低溫處理可提高發芽率60%以上。播種前數天可選擇晴天將種子曬2-3天,播種前用水浸泡2-4小時后撈出拌草木灰進行種子消毒,隨後拌沙,有利於均勻播撒。在4月中下旬進行春播,也可在9-10月上中旬進行播種。播種以撒播為主,也可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進行直播,播深約1厘米,覆土厚度約1厘米,播后要及時澆水,約10天可出苗。

栽培技術


澆水

雨水充足的地區一般不需要澆水保濕。連續多日乾旱或偶爾播種后如遇晴天或土壤乾燥時,應在廂面蓋1層草以保持出苗期土壤濕潤;出苗后要及時將草層撤除。出苗初期遇乾旱時,每隔5-6天灌水1次,以後每隔15天或1個月灌溉1次。如連續下雨,必須防止水漬在大田的四周開挖排水溝,保證大田不漬水。做到大田旱能灌澇能排。

除草

除草鬆土:除草要及時,見草就除,可防止因根系帶出種子或幼苗。幼苗高5~7cm后可進行鬆土,並結合鬆土達到除草的目的。纈草根系密布在表層土壤,鬆土不宜過深。至6~7月後封壟,地上部相互鬱閉,根系密布行間,不再鬆土;當根露出土面時,應及時培土。

施肥

一般全年要追肥2次,第1次追肥在苗高5-10厘米時進行,移栽田在返青後進行;第2次施肥在6月底進行。施尿素每公頃75千克,或複合肥每公頃150千克。施肥方法最好採用開溝條施,即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處開淺溝,施后蓋土。

病蟲防治


病害以花葉病根腐病為主,兩種病的發病期主要集中在 4~5 月份,均可引起植物死亡,播種前盡量選用一些抗病性強的種子,發現生病的植株需及時拔除,減少傳染的幾率,在發病期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在發病初期可用 50%退菌特10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
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螞蟻、大灰象甲等,發病期不同,這就要求栽種人員在不同的時期採用不同的預防方法,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採取預防,選擇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除蟲劑。蚜蟲可用 40%的樂果乳油 800~1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