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祭
雩祭
雩祭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中國古代求雨的祭祀。雩祭即祈雨。殷墟卜辭中有許多以舞求雨的記載,雩就是求雨的專祭,殷商已很流行。雩祭之禮,天子、諸侯都有,天子雩於天,稱為“大雩”。
周以農立國,祈雨之習更盛,宮中專設雩祭官及舞雩的女巫。
按《周禮春官·宗伯下》:"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雩祭時要跳"皇舞"--即舞者手執五彩羽而舞,具體形式已不得而知。先秦文獻屢見祈雨的記載,如《穀梁傳·定公元年》記載,九月大雩,被認為"非正",因為植物沒有達到枯死、人的耕耘能力已盡的程度,所以不必"雩"。只有到了"其時窮,人力盡",無食的時候,才應"大雩"。《禮記》和《左傳》還記載,"暴巫"、"焚巫"之舉,就是說當久旱不雨時,要把女巫放在日光下暴晒,或將女巫活活燒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云:"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晉杜預註:"巫尪,女巫也。主祈禱請雨者,或以為尪非巫也,脊病之人,其面向上,俗謂之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天遇大旱,欲焚有脊病爛鼻子的女巫以謝天神而求雨,這無疑是原始習俗。尪音匡,甲骨文寫作有兩例是口中露牙齒,另兩個腮旁有長毛(或散發?)形如鬼怪。賀蘭山岩畫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形象,內蒙古陰山岩畫中偶爾也能發現類似的形象,表明古代祈雨習俗相當廣泛。
求雨之習,一直沿續至今。據《神農求雨書》記載,春夏兩季久旱不雨,如果旱情發生在東方,則由兒童舞蹈求雨;如發生在南方,則由壯年舞蹈求雨;如發生在西方,則由老人舞蹈求雨;如發生在北方,亦由老人舞之求雨,均以龍為標幟。這大概是舞龍求雨的由來了。如東西南北皆舞之仍不下雨,則在北門埋人骨;再不雨,則將巫祝放在烈日下暴晒;再不雨,則要在神山積柴擊鼓而焚巫祝。此習在後來的民間就變換了方式,將泥塑龍王爺放在烈日下暴晒,且不時往"龍王爺"頭上潑水,伴以樂舞。旱災的引起,據說是由於"旱魃作怪"。旱魃是黃帝的女兒,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蚩尤掀起狂風暴雨,黃帝招架不住,便把天上的女兒"魃"叫了下來,止住了蚩尤的狂風暴雨,但其女兒再不能回天界,以後她到哪裡,哪裡就大旱,成為旱災神。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內西漢墓室壁畫有"虎吃女魃圖"。
常雩與因旱而雩
雩祭分為“常雩”和“因旱而雩”兩種。常雩為固定的祭祀,即使沒有水旱之災,也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祭祀。常雩的時間,《左傳》曰“龍見而雩”。所謂“龍見”,是指蒼龍七宿在建巳之月(夏曆四月)昏時出現在東方,此時萬物始盛,急需雨水,故每年此時有雩祭;“因旱而雩”是指因旱災而臨時增加的雩祭,多在夏、秋兩季,冬天已是農閑,無旱災之虞,故而《穀梁傳》說“冬無為雩也。”
雩祭之禮,天子、諸侯都有,天子雩於天,稱為“大雩”;諸侯雩於境內山川,只能稱為“雩”,大雩在南郊之旁築壇。雩祭的對象,除上天外,還有“山川百源”(《禮記·月令》)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
——參考資料《中國民俗文化·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