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泉永道

興泉永道

興泉永道是清代福建省的一個行政區,管轄泉州府、興化府和永春直隸州。前面是設置於明朝中期的興泉道,明末廢除,1670年(康熙九年)復置興泉道,管轄興化府、泉州府,道治駐泉州府。1734年(雍正十二年),增領永春州,更名興泉永道。

目錄

正文


興泉道道台駐地興化府府城圖,府城中內有興泉道道台駐地
興泉道道台駐地興化府府城圖,府城中內有興泉道道台駐地
興泉永道是清代福建省的一個行政區,管轄泉州府、興化府和永春直隸州。前面是設置於明朝中期的興泉道,道台駐在 興化府府城,南明初期西元1646年廢除,西元1670年(康熙九年四月)恢復置興泉道,仍然管轄興化府、泉州府,道治仍然駐興化府。1734年(雍正十二年),增領永春州,更名興泉永道。
《聖祖實錄》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復置興泉道,領興化、泉州二府。”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海防同知分房改駐廈門,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興泉道道治於泉州府屬 同安縣 嘉禾里(廈門)(《世宗實錄》卷五十三)。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6月升泉州府屬永春縣為永春州來道屬,改道名為興泉永道(《世宗實錄》卷一四三)。至清末,興泉永道領府二一州:興化、泉州、永春州,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屬於興泉永道(興泉永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永春州),道台自清朝初期先在莆田(興化府駐地),雍正中期從莆田移駐泉州,再自泉州移駐同安縣(廈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台廈兵備道,管理廈門與台灣軍事。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府改駐廈門。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設晉江縣的的興泉兵備道衙門再次移駐廈門。1727年之後改台廈道為台灣道,稱為福建省台灣道。最大差別是台灣與福建本土開始分治而管轄,道署衙門也從廈門移至台南縣。台灣道直至1887年才升格為台灣省,然仍保留該官署。不過因為布政、監察、軍事、納稅等體系仍與福建有密切的行政體系關係,也同受閩浙總督管轄。雍正十二年,增划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統轄興化府(今莆田、仙游一市二縣)、泉州府(今泉州、石獅、晉江、南安、廈門5個市和安溪惠安同安3個縣)以及永春州(今永春、德化、大田3個縣)兩府一州的軍政要務。民國二年改名為南路道,轄區不變,民國二年12月增轄金門縣,1914年改名廈門道。
清代道尹先後共歷116任。道署設北門外魁星岩下 (即原市人民政府大院內,今天位於思明區)
鴉片戰爭期間,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英軍攻陷廈門,霸佔道署,1845年將其拆毀,改建為英國駐廈門領事館。
1863年(同治二年),清朝收回道署舊址。次年,道尹曾憲德又拆除英國領事館洋樓,重建道署,並立 《重建興泉永道署碑記》記述此事。今道署原建築早已無跡可尋,僅有殘存的碑記於1991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