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寢建築

陵寢建築

古代帝王、后妃的墳墓、祭祀殿堂以及其他附屬建築的統稱。這是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瑪哈爾陵,我國的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反映了當時建築技術和藝術所達到的水平。

我國古代皇陵是建築、雕刻、繪畫和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大體上可概括為三種形式: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形式,可以秦始皇陵為代表;以神道貫串全局的軸線布局形式,可以唐代高宗乾陵為代表;以建築組群為布局的方式,如明清皇陵大都屬於此類。

百科名片


陵寢建築
陵寢建築
現在對革命領袖的墳墓也稱陵,其墳墓、祭祀殿堂和附屬建築也稱陵寢建築,如南京中山陵。

定義


中國古代對於人的生和死是同等重視的。所謂“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 · 禮論》)。所以在君、親去世以後,大都厚葬並以時祭享,世代相傳,納入禮制,演為習俗。逐漸形成了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類型——陵墓。陵墓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埋葬他的遺物及其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古代中國階級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不同身份的死者墓葬的名稱和形制有嚴格的規定。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
陵墓的地下部分起源要早於地上。舊石器時代晚期已出現按一定方式埋葬死者的情況。新石器時代大部分墓葬都是矩形的土坑豎穴,在公共墓地中排列有序。新石器時代晚期,墓壙內出現了壘築的木槨。豎穴土壙加木槨,從此作為一種墓葬方式沿用下來。不同身份等級的墓葬,其平面格式、規模、木槨的層數和樣式,均有懸殊的差別。河南安陽市侯家莊1001號墓是商代王陵。墓口作字形,向4個方向伸出斜坡狀墓道,總面積約713平方米,深達10.5米。柏木槨室高約3米,板壁雕刻花紋並塗紅色,鑲嵌野豬牙片,表現了強烈的審美要求。北京市丰台區大葆台1號墓,可能是死於漢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的廣陽頃王墓。墓壙矩形,面積418平方米。壙內用木材圍出甬道、兩重回廊、前室、后室等仿照地面建築的布置。最有特色的作法是用長0.9米、寬、厚各約0.1米的黃心柏木垛成的厚隔牆,將內外迴廊隔開,稱“黃腸題湊”。
戰國晚期,關中及中原地區中小型墓葬出現了橫穴式土洞墓,就是在挖掘了豎直向下的墓道之後,再橫向掏挖土洞作墓壙。西漢中期,普遍在橫穴中用磚和石料築墓室,其形制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後人根據築墓材料的不同給這種墓室作了分類:崖墓,在山崖中穿鑿出巨大洞穴作墓室;空心磚墓,在橫穴土洞中用大型空心磚作槨室;磚室墓,用普通小磚砌築墓室,東漢大型磚室墓往往施彩色壁畫;畫像磚墓,四川境內的磚室墓,有些在磚壁上另嵌一種模印著畫像的磚;畫像石墓,墓室用石材構築,或磚石並用,大多在石材上雕刻各種畫像。這些墓室以居室為模仿對象,以多室對應地面上的多進房屋,用雕刻和繪畫表現室內木構細節,自身也作了多處建築處理,使用了先進工程技術,故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建築資料。此外,從東漢到西晉,流行以陶制明器為隨葬品的風俗,其中有大量的建築模型,也同樣為治建築史學者珍視。
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自魏晉至唐前期,有一種帶天井的斜坡墓道模式較為流行。在大型墓室前都設墓道和很長的隧道,隧道內開天井直通地面,兩壁設龕。天井與壁龕表示著住宅的層層庭院,其數目多寡反映著墓主人的身份品級。
北宋時期,北方地區一種仿木結構的磚室墓最值得注意。墓室內以雕刻和壁畫表現住宅的室內布置和墓主人的生活起居。雕刻忠實地模仿了木構的斗栱、柱、枋與裝修。這種墓制影響到遼、金地區,至元代接近尾聲。其代表作品,有河南禹縣白沙鎮北宋趙大翁墓、山西侯馬市金代董玘堅傃墓。
陵墓的地上部分,目前所知最早遺跡屬於商代。河南安陽侯家莊一座亞字形墓的墓室之上,發現有大型礫石,推測是房屋的礎石。安陽小屯婦好墓墓坑上,也發現了礎石及夯土房基。這些遺跡應是墓上享堂的遺址。
春秋晚期,統治階級的墓室之上夯築了墳丘,有的作方錐形,一般形制還不太清楚。墓地按血緣關係,分成公墓與邦墓兩大區域,設專人管理。墳丘從此成為陵墓建築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