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晚唐羅隱的詩作

這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詩題名是《牡丹》。詩人通過對牡丹花體態特徵的把握,在詠物的同時,人格精神有所寄託。

作品原文


牡丹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穠華過此身。
牡丹羅隱詩作
牡丹羅隱詩作
作品鑒賞
羅隱是晚唐道家學者,這首“牡丹”詩,也牽涉到道家故事。據《酉陽雜俎》載:相傳韓愈之侄孫韓湘,學道成仙后,曾勸韓愈也棄官學道,韓愈不肯,韓湘曾於初冬,令牡丹花開數色,預言韓愈未來之事,后皆應驗,使韓愈為之震驚。羅隱這首《牡丹》詩,似取乎此。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這裡的“東風”即“春風”。“絳羅”,本指絳色絲綢,此處喻牡丹的花瓣。“高卷”,指花盛開時高高挺出花瓣翻卷著的形象。“不勝春”,即無比的春色,無比的美麗。這兩句是說它好像和東風有著特別的關係,東風一來,它便以絳色絲綢樣顏色的花辮,翻卷著高高地開在枝杈的頂端。她嫵媚的姿容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真是無比的美麗!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這裡的“解語”,指會說話。“傾國”,指美女。來自《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后便用“傾國傾城”形容極美麗的女子,更用它代替極美麗的女子。這兩句以擬人化手法寫花情動人。前一句說,牡丹要是能說話,果真是“牡丹仙子”,那簡直是傾國傾城的美人了;下句更進一層說,就算牡丹無情,不能成為美人,就憑它的美麗的芳姿艷質也夠人傾心喜愛了。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這兩句中“芍藥”、“芙蓉”均為花名。“君”、“芳塵”皆指牡丹。芍藥素有小牡丹之稱,若牡丹在群芳中為第一,則芍藥為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或以為花之副也。故這兩句說,芍藥雖也花大而美,但比之於牡丹,芍藥也只是牡丹的親近侍奉。至於生於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雖也端莊素雅,若比之於牡丹就遜色多了,所以,它哪裡敢和牡丹比美呢?但它不論生在什麼地方,也躲不開和牡丹花的比較。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穠華過此身。”這裡的“韓令”,即韓愈。“穠華”,繁盛的花朵,此處指韓湘當年勸韓愈棄官學道的牡丹花上的詩讖。“此身”,即此生。羅隱好作讖語,這兩句是以韓湘的詩讖為韓令可惜。意思說,韓愈雖然在人世上功成名立,但終未脫俗超凡,成為仙人。辜負了韓湘用牡丹花的詩讖的規勸,度過了這樣一生,予以惋惜。
羅隱的詠物詩有個特點,就是在詠物的同時,有所寄託。這首《牡丹》詩在前三聯中,寫了牡丹的體態特徵,而在最後兩句,則以“卒章顯其志”的筆法,把自己的感慨和寄託表達出來。前三聯寫牡丹超凡脫俗,儘管孤芳自賞,但那種傲岸冷峻的姿態,卻更加動人,讓人欽佩。這正象徵了詩人的人格精神。詩人用這麼多筆墨寫牡丹,其真正用意是為末聯作鋪墊。末聯從牡丹寫到人的思想感情和寄託,以對韓令惋惜。正顯了詩人不願為名利趨炎附勢,降低人格,從而辜負了大好時光的高潔品格。
牡丹羅隱詩作
牡丹羅隱詩作

作者簡介


羅隱(833年—909年),唐末文學家。本名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人,一作餘杭(今屬浙江)人。少時即負盛名。但因其詩文好抨擊時政,譏諷公卿,故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隱。黃巢農民起義爆發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后歸鄉依鎮海節度使錢鏐,深得錢鏐賞識。光啟三年(887年),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年),充節度判官。開平二年(908年),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運使,不久病卒。羅隱生活於動亂年代,又久受壓抑,詩工七絕,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於民間。有詩集《甲乙集》十卷傳世。

註釋譯文


牡丹初放光彩照眼,然而霧氣籠罩著它,似乎很難完全綻開,開放的花朵粉紅的花瓣包裹著深紅的花蕊。
公子晚上醉酒歸來持燈觀看,佳人晨起梳妝折花插頭,直在鏡中看。
滿院牡丹盛開更覺春光可貴,雨水沾濕花瓣,讓人生出無限憐惜之情。
經過一天的日晒,你猜它像什麼呢?像那靠著欄桿神情憊懶的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