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瓷

牡丹瓷

洛陽牡丹瓷是一種將悠久的洛陽牡丹文化與中國古老的陶瓷工藝有機融合后誕生的新派藝術陶瓷。它以優質高嶺土為原料,以甲天下的洛陽牡丹為原型,以具有牡丹紋飾的瓷器為樣本,繼承以唐代白瓷燒制技藝為基礎、兼具唐三彩等唐代陶瓷生產傳統技藝,汲取雕塑造型、鏤空捏花、裝飾刻印、顏料釉色等眾家陶瓷傳統技藝之所長,採用全手工製作而成,被譽為“永不凋謝的牡丹花”。

洛陽牡丹瓷博中國雕塑藝術眾家之優,采中國陶瓷諸派絕技之長,造型典雅端莊、裝飾極妍盡美、色彩瑰麗絢燦。它用瓷器這種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藝術再現了牡丹芬芳艷麗的奼紫嫣紅,全新演繹著牡丹亘古不變的富貴吉祥。其具體形態可以描述為:“紅玉瓣、黃金蕊、琥珀枝、裴翠葉。”

洛陽牡丹瓷誕生后,成為繼中國“五大官窯”之後獨具特色的新派藝術瓷種,延續了中國陶瓷衍進發展的歷史,開創了中國陶瓷新紀元。同時,它豐富了牡丹文化內涵,成為傳承創新牡丹文化的重要載體。國瓷國花,永恆綻放。

作為河洛文化創意領域產品的洛陽牡丹瓷,填補了我國工藝美術品和特色旅遊紀念品的一項空白,按照“傳承、創新、發展、產業化”發展思路,結合現代人審美情趣,已迅速成為洛陽、河南乃至全國的重要特色文化旅遊商品,並走出國門、香飄世界。

簡介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詩是唐朝詩人劉禹錫在詩中描述牡丹盛開時的盛況,古往今來,牡丹花的雍容華貴引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詠頌。但是牡丹的花期短暫,牡丹盛開的美麗瞬間只能留在人們的印象中。
牡丹瓷來自古都洛陽,他把瓷器燒制、粉彩塗抹等技術結合在一起,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研製出形象逼真、花色自然、花葉薄如紙張、葉脈清晰可見的牡丹瓷,它的誕生為中原大地又增添了一束多彩艷麗的文化奇葩。牡丹瓷博中國雕塑藝術眾家之優長,集中國陶瓷技藝諸派之精髓,是中國悠久的瓷文化與瓷工藝延續發展過程中的創意成果。牡丹瓷是繼中國“五大官窯”之後出現的獨具洛陽文化特色的新派陶瓷製作工藝,是中國古老的陶瓷文化與悠久的牡丹文化有機融合的新派美術瓷種。

工藝特色


牡丹瓷是採用中國豫西地區富含多種礦物元素的高嶺土為製作材料,經過原料研磨-拌漿-濾泥-塑型-成型-晾乾-素燒-施釉-釉燒等多道工藝製作流程,最終形成一件美輪美奐的牡丹瓷藝術作品。牡丹瓷博中國雕塑藝術眾家之優長,聚中國陶瓷技藝諸派之精髓,形象逼真地再生再現了牡丹的形態、神韻、色彩和特殊寓意,既體現了牡丹的雍容華貴,又兼備了瓷器的典雅古樸,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與鑒賞收藏價值。牡丹瓷填補了我國工藝美術品和特色旅遊紀念品的空白,延續了中國陶瓷工藝衍進發展的歷史,開闢了牡丹文化創意產業新天地。

工藝品種


牡丹瓷盤照片
牡丹瓷盤照片
牡丹瓷的創作題材和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如今燒製成功的有以自然狀物為主要題材的花盤、壁掛、花瓶、瓷鼎、盆景、花籃、屏風、人物、動物、中國結、單株牡丹樹、大型藝術雕塑、日用瓷、牡丹瓷飾品、牡丹綉等十五大系列,百餘種規格、花色齊全。

所獲榮譽


2010年9月,李學武牡丹瓷“盛世洛陽紅”榮獲2010年河南省第二屆旅遊商品設計大賽金獎。
2010年12月,李學武牡丹瓷“河洛盛世”系列工藝品被認定為“中國名優產品”。
2011年5月,李學武牡丹瓷系列產品“姚黃牡丹花盤”榮獲2011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最佳工藝獎。
2011年8月,藝術陶瓷作品《一攬富貴》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首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中榮獲評委特別獎。
2012年7月31日,由海外華文傳媒組織與香港文匯報共同發起的“光耀香江”香港回歸15周年大型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李學武牡丹瓷“牡丹紫荊花瓷盤”作為評選活動的專用禮品分別頒給了董建華、曾憲梓、劉德華、李嘉誠、邵逸夫、吳康民、曾鈺成等“光耀香江”香港回歸15周年“功勛人物”。
2012年9月14日,首屆世界旅遊城市博覽會在被譽為“中國商業第一街”的北京王府井大街開幕。在會展上,洛陽牡丹瓷憑藉其精緻的製作工藝和獨特的外形受到了海內外與會者的高度讚譽,其中形制最大、製作工藝最複雜的“一攬富貴”花籃作品還被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北京總部永久典藏。
2012年10月25日,李學武新品牡丹瓷“出水芙蓉”榮耀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並獲得我國工藝美術類作品最高獎——“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另一作品“牡丹四品”也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3年7月12日至15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精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洛陽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新推出的“中國夢之幸福和諧”牡丹瓷作品在代表中國陶瓷界最高水平的“大地獎”評比中榮獲金獎。
2013年11月8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洛陽牡丹瓷創始人李學武創作的牡丹瓷作品《獨佔春日》,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