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燒

素燒

指先燒陶瓷生坯的一道工序。陶瓷器有二次燒成者,先素燒器坯,然後施釉再次入窯燒成。採用素燒方法的目的是增加坯體的機械強力,不易損壞。在正品素燒坯上施釉,不致因浸濕而散裂,可提高正品率、減少廢品和次品率。已發現素燒的有河南鞏縣唐三彩、河北磁縣宋金磁州窯低溫鉛釉陶器、河南禹縣宋鈞窯、浙江南宋龍泉窯等。

簡介


概述

素燒是指未施釉的生坯經一定溫度熱處理,使坯體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過程。素燒后的生坯施釉后再燒成則稱為釉燒。未經素燒的坯體直接入窯燒成製品稱為一次燒成。
素燒的作用主要是使坯體內水分揮發、有機物揮發和燃燒、碳酸鹽分解,礦物組成和結構初步形成,從而使坯體具有足夠的強度,以利於裝飾和施釉等加工過程,減少損耗,實現快速燒成,提高產品質量。
古代許多名瓷如唐三彩、耀州瓷郎窯紅鈞紅、天青釉及部分青瓷的瓷胎等都是經過素燒后再施釉。採用熔點較低的釉時(精陶、骨灰瓷、多孔陶瓷等),為使坯體達到較高的燒結程度,可先將生坯在較高的溫度(1200~1500℃)下素燒,施釉后再用較低的溫度(950~1050℃)進行釉燒。

原始素燒瓷

在我國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我們的祖先就用瓷土為原料,燒制出胎質灰白、器表無釉、火候較低的器皿,即所謂灰陶。約在奴隸社會初期的夏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藝水平的提高,人們又在瓷土中摻入一定數量的長石、石英等成份,燒制出胎質灰白、質地比較堅硬的器皿,就其燒結性能和堅硬程度而言,已不同於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但由於器表無釉,所以叫它為"原始素燒瓷"。

分類


縹瓷

晉代浙江溫州一帶的甌窯所產青瓷,當時人們叫做縹瓷。晉潘岳的《笙賦》中,有"傾縹瓷以酌雩"之句。縹瓷胎體細膩,呈色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縹,原是晉代一種淡青色的絲帛,甌窯青瓷的顏色很像這種縹,故借縹以名瓷,稱為縹瓷。

天目瓷

天目瓷原指福建建窯瓷盞。約在日本鎌倉時代,日本僧人來我國留學,從浙江天目山帶去建窯瓷盞,並稱這種瓷盞為"天目"。後來人們把黑瓷統稱天目瓷,並在國內外有關陶瓷的論著中普遍使用。另有一說,認為這種黑色並略帶青紫、醬褐色的瓷器,最早發現於福建建安的天目山,所以叫天目瓷。

秘色瓷

所謂"秘色",據宋人解釋是:吳越國錢氏割據政權控制了越窯窯場,命令這些瓷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所以叫"秘色瓷"。如趙麟在《候鯖錄》中說:"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立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謂之秘色"。但有人認為,"秘色"並非神秘之"秘",也不是統治階級所專有的意思,而是當時人們對青瓷那種色樣之統稱,就像晉代稱青瓷為縹瓷一樣。而日本的古陶瓷研究者認為:秘色即翡色,秘與翡乃一音之轉。
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鬥彩瓷

鬥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鬥彩這個名稱,明代的文獻里未見記載。最早使用“鬥彩”這一名稱並給予解釋的,見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南窯筆記》的作者認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圖案的稱為鬥彩。陶瓷史上最為盛名的鬥彩是明代成化鬥彩,其中鬥彩雞缸杯更是精美絕倫,這與成化瓷器修胎極精緻細薄和施釉極晶瑩潤白有關。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藝術價值極高的鬥彩瓷器製作。

釉里紅

釉里紅瓷是指用銅紅料在胎上著彩,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現有的出土資料和傳世實物表明釉里紅瓷器創於元代景德鎮。由於釉里紅以銅紅料為呈色劑,銅紅釉在燒造技術上難度很大,正常顯色不僅與彩料中的銅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關,並且對燒造的氣氛和窯溫的要求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燒成條件的任何細小變化都會導致色調不正,因此發色純正的釉里紅瓷在元代很少見,大多是灰紅色。明代洪武時期釉里紅仍然較少,發色多是比較淡的紅色或偏灰的紅色,但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樂宣德時期的釉里紅髮色極佳,濃厚鮮艷似寶石,也有淡紅色的,這與當時的透明白釉提煉已達到極高水平有關。宣德以後釉里紅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復甦,這時的釉里紅髮色較為純正艷美。

釉下三彩

是指青花和釉里紅再加上以鐵為呈色劑的釉下豆青色三合一燒制而成的三色彩瓷。通常用青花繪背景,釉下豆青繪山石,釉里紅繪秋葉或鶴頂紅。釉下三彩是清代康熙時期創燒的釉下彩新品種,以官窯器為多見,器物多為盤、筆筒、罐及瓶等。後世有少量仿製,但都難以達到康熙時期產品的質量。

釉下五彩瓷

是釉下彩瓷的一個細分類。相對於過去的釉上彩瓷,它具有五彩鮮艷、晶瑩潤澤、永不掉彩三大特點。它的出現比較晚,應是在清代中、晚期以後,現代工藝技術傳入中國之時而產生的。宣統年間湖南澧陵的湖南瓷業公司曾為宮廷燒制過這種釉下五彩器,並曾榮獲世界博覽會金獎。
一般釉下五彩工藝採用三次燒成:即先燒素胎,彩繪后再入窯固化彩料,最後加釉一次燒成,工藝較為複雜。而現代的釉下五彩器通常採用二次燒成法。這種工藝上的區別正好給我們提供了鑒定真偽器的科學依據。

絞胎瓷

所謂絞胎瓷,就是將白、褐兩種顏色的瓷土,相間揉和在一起,然後下絞、拉坯,製作成型;於是瓷胎上便出現白褐相間的紋理。由於絞揉的方式不同,紋理變化多端,或如木紋,或如鳥羽,或如行雲流水,或如朵朵鮮花。再經施釉焙燒,便是絞胎瓷。
絞胎瓷創燒於唐代。陝西、河南的唐墓,都有過這類瓷器出土;在鞏縣唐窯窯址,還曾發現絞胎瓷小花枕的殘片。宋代以後,絞胎瓷的燒造便終止了。

芒口瓷

採取覆燒法燒造的碗盤杯碟等器皿,因口沿無釉,露出骨胎 謂之"芒口",這種瓷器,叫芒口瓷。有些文獻中提到,北宋宮廷不用定瓷,就是因為有"芒"的原故。官僚貴族在使用時,則多用金、銀或銅鑲裝器口,一則可避其"芒",同時也可藉以誇富。
所謂覆燒法,就是將碗盤等器皿反扣著焙燒,儘管此出現"芒口"的缺點,但可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所以得到普遍的推廣。景德鎮湖田窯就曾大規模生產芒口瓷。

馬可波羅瓷

西歐法、意等國,稱我國福建德化窯所產的白瓷為馬可波羅瓷,他們認為這種白瓷使馬可波羅在元代從中國帶回去的。也有些外國人將我國宋元時代輸出的白瓷,統稱為馬可波羅瓷。馬可波羅是義大利人,於1275年來到中國,因為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仕元十七年。他在《馬可波羅行記》中,描寫了在福建德化遊覽德見聞:"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德化),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他從這裡帶回一些白瓷,是完全可能的。

祥瑞瓷

日本學術界對我國青花瓷的一種稱呼。據推斷,系指明末崇禎年間景德鎮出口的青花瓷。因日本滴翠美術館收藏的一件青花人物筒,上有崇禎八年的款銘,被稱之為"祥瑞";其製作風格和圖案裝飾,與景德鎮民窯中署"五良大甫吳祥瑞造"款的器物基本一致。

萬曆瓷

明萬曆朝(1573——1620)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傳世以青花和彩瓷為多。早期的青花器,所用青料亦為回青,與嘉靖器風格基本相同;中期以後,因回青斷絕,改用浙江所產的浙料,青色雖不如嘉靖濃艷,但頗有沉靜之感。彩瓷以青花五彩器為主,用釉上紅、淡綠、深綠、黃、褐、紫及釉下青花各色,尤其突出紅色,其圖案花紋幾乎布滿全器,因而有濃翠紅艷之感。民窯生產更趨發達,善於仿古的周丹泉的“周窯”和吳昊十九的“壺公窯”均屬當時名窯;青花器中有“博物齋藏”、“京兆郡壽房記”、“長府佳器”、“東書堂”、“德府造用”、“沈府佳器”、“郝府佳等”等款的,均屬精細之作。民窯青花器已開始大量運銷歐洲。

相關資料


彩燒

在瓷器上進行彩繪后,再置於彩爐中進行低溫烘烤,謂之彩燒。瓷器顏料特別是粉彩顏料對彩燒工藝要求甚嚴,彩燒是否得當對彩瓷的呈色和質量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彩燒時必須選擇最佳的溫度範圍,如粉彩的彩燒一般應在780--800度這間;其次要選擇適當的窯爐,採用適當的裝爐方法;同時還要選擇適當的升溫速度並準確地控制烘燒時間。

篦紋

陶瓷器紋飾。有梳齒紋、梳篦紋、連點狀紋、直線(或弧線)篦點紋、篦線紋、弧形紋、“字”字形紋等多種名稱。用梳狀器在坯體未乾時刺划而成,其形式有刺的連續點紋與划的平行線紋。廣泛應用於新石器時代陶瓷以及原始瓷器上。瓷器上也賞見,但一般多作為刻劃花紋的輔紋。

后加款

后加款是一種偽作的款識。一般有三種情況:一、將舊款加於新器上。如將弘治小碗底足款識旋切下來,再撞加在其他新器上;或是旋切下同一時代的青花碗底款,嵌於瓶的底部。此種方法,民國時最為流行,撞底技術也較高,但在圈足銜接處,胎釉常露出異常痕迹。二、在明代白釉器上,后刻其他朝代年款,再填釉,經打磨平整,隱露陽文款字。

火照

又稱"試片",是用來測定窯內溫度的。宋窯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大體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滿砂粒的匣缽內,匣缽放於窯膛中,在觀火孔里可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圓孔,當窯工測定窯內溫度時,用長鉤伸入觀火孔,將火照從匣體里鉤出。每燒一窯要驗火照數次,每驗一次,就鉤出一個火照。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

素三彩

明、清兩代景德鎮生產的,以黃、綠、紫三色釉為主的瓷器品種。素三彩是在澀胎上以彩釉填繪早已刻劃好的紋樣,再經低溫燒成。與唐三彩、宋三彩製作工藝相似,惟澀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黃、綠、紫外,尚有黑、白。因不用紅色,故稱素三彩。素三彩始於明代,正德時已極為精緻,清代康熙年間最為盛行。

裂紋釉

瓷器釉面布滿許多小裂紋,有疏有密,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曲有直,形似龜裂、蟹爪或冰裂的紋路,稱為裂紋釉。本是制瓷工藝中的一種缺陷。以後利用來裝飾瓷器。哥窯即以此特點而著稱。紋路交錯成許多細眼狀的,稱魚子紋,紋路繁密,較為細碎的,稱百圾碎。裂紋釉產生原因,在於釉的膨脹係數大於坯的膨脹係數,在加熱過程中,釉面產生較大的張應力,使釉面形成許多裂紋。一般分為填充型與覆蓋型兩大類型。前者是在已燒成的釉的裂紋中填充煤煙、墨汁等物質,使紋路呈現棕、褐、黑等色調。後者是先將製品施上底色釉,燒成后再在上面覆蓋顏色釉,經煅燒,覆蓋色釉呈現裂紋,露出底釉的顏色。

后加彩

瓷器的一種作偽方法。往往在舊的瓷器上,新加彩繪,再在低溫爐中烘燒,以充當時的彩瓷,抬高其經濟價值。如在明代的白瓷盤或碗上后加五彩;在清雍正、乾隆的白瓷器上后加所謂的琺琅彩;在茶葉末或珊瑚紅器上后加粉彩等等。由於這些器物本身有當時的底款,因此從款式上很難區分其時代性。但后加彩的器物往往有兩種破綻,一是由於在舊有器物上加彩,器身可能有使用過的划痕或傷釉現象,彩在划痕或傷釉處之下面,必然屬后加彩;二是由於在低溫爐中復燒,很可能在器底出現黑疵。此外,從圖案紋飾本身也能進一步辨別其時代。

御器

供宮廷使用的瓷器稱御器。所謂"宮廷使用",包括宮廷日常生活、陳設之用,和對內、對外的賞賜、饋贈以及交換之用。因此,需要量極大。明洪武年間,朝廷在景德鎮設御器廠,專事御器生產。初時有窯二十座,宣德時增至五十八座。清王朝繼續控制御器廠,燒制大量御器。由於御器廠集中了優秀制瓷工匠,又"不計工本"地燒制仿古瓷和創製新產品(《江西大志。陶書》說:"每歲造,為費累鉅萬",往往要江西"竭一省之力以供御"。每件瓷器的耗費,巳和當時的銀器價物相等),因此,這種御器,可以代表當代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

十二辰俑

代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俑,亦稱“十二生肖俑”,多見於隋唐、五代及宋墓中。隋、唐有灰陶、紅陶、青釉瓷等製品,俑的形象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人俑帶生肖俑,即十二生肖俑的後足踏在人俑的雙肩,前足攀在人俑的帽沿上;一種是人身生肖俑,即人俑身生肖首;另一種是人俑捧生肖,如江西進賢宋墓出土器,頭戴平頂帽,額前刻一“王”字,衣著和文吏俑相同,腰束帶,雙手各捧一生肖。均為圓雕。四川西昌三坡唐代墓出土的陶罐上,模印直徑為3厘米的十二生肖一周,則為浮雕。

八吉祥

瓷器紋樣之一。由輪、螺、幢、傘蓋、花、瓶、魚、結八種吉祥物組成,偶有火珠狀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常見與蓮花組合成圖案。此紋樣從西藏喇嘛教流傳而來。始於元,流行於明、清。元代採用印花裝飾,紋樣的排列無一定規則,主要見於景德鎮卵白釉器和龍泉青釉器。明代除永樂甜白器上繼續採用印花外,從宣德始則多彩繪,有青花、鬥彩、五彩、綠地黃彩等品種,清代乾隆、嘉慶朝以粉彩器為多見,也有琺琅彩製品。花紋排列有一定規律,明代永樂開始接輪、螺、幢、傘、花、魚、瓶、結排列,從明萬曆至清代則以輪、螺、幢、傘、花、瓶、魚、結為序,清乾隆以後也有不按順序排列的。除少量的法華器外,一般都由景德鎮窯燒造。供器之一。瓷製品。流行於清乾隆年間。開始只見於喇嘛廟,后道教的元君廟也以此為供物。由底座和八吉祥供器兩部分組成。底座多呈蓮花柱形,八吉祥供品則為輪、螺、幢、傘蓋、花、瓶、魚、結。多作粉彩,底書年款。
清代官窯瓷器裝飾題材。畫面繪桂花、菊花、秋葵、雞冠、芙蓉、秋海棠等各式秋季花草九種,含意秋天是同慶豐年的季節,因名“九秋圖”或“九秋同慶”。康熙、雍正朝的九秋碗,器小胎薄,內壁白釉,外壁紅地五彩,繪多種花卉,彩色絢麗。康熙製品以抹紅作地,底款青花雙方框“康熙御制”。雍正製品除鐵紅地色外,還有金紅地,底書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或“雍正年制”方款。

三陽開泰

(一)明、清兩代瓷器紋飾之一。畫面主要繪三隻羊,或者配以松竹梅為背景。含義有二說。一據《易經》系時令節候的徵兆:“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在下。”其意為冬去春來,陰消陽長,萬物復甦,吉祥之象。另一說為封建宗法社會以“君為陽”,“父為陽”,“夫為陽”的封建倫理思想。“羊”和“陽”同音,“三羊”與“三陽”相通,漢代青銅器上有“大吉羊”語,“開泰”即“開運”,松竹梅象徵歲寒三友。“三羊圖”寓美好吉祥的願望。
(二)現代景德鎮顏色釉名貴品種之一。由郎窯紅和黑色烏金兩種色釉組成,施於敞口長頸扁肚瓶。其上半部施紅釉,利用紅釉的流淌在口沿下呈現變化的青白色至艷紅色。下半部以黑釉為基調,襯托絢麗的紅色。在頸部和肩、腹部紅釉與黑釉之間,交錯著一道自然流暢的青綠色,給人以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之感,故名“三羊開泰”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洪憲年制"款純屬偽款。袁世凱竊國稱帝,立年號"洪憲",但所燒瓷器尚未完工,其帝制便巳覆滅。流傳較廣的,是仿乾隆琺琅彩細瓷效果而署"洪憲年制"、"洪憲御制"或"居仁堂"款的器物。實際上,真正的"居仁堂"的瓷器極少,"洪憲年制"、"洪憲御制"款的器物更屬子虛烏有。

宋加彩

宋代釉上彩繪品種,在已燒成的瓷器上用色料加以繪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彩料有紅、綠、黃以及金、銀彩幾種,是中國最早的釉上彩。宋加彩始於河北定窯,最初僅用紅彩書字或金、銀彩繪畫。之後北方金代磁州窯、扒村窯及山東、山西某些瓷窯競相燒造,在一件器物上應用多種彩料。只用紅、綠兩色的,也稱“宋紅、綠彩”。也有以黑彩在釉下描繪輪廓線,釉上再填入其它彩色,宋加彩當為明、清五彩與鬥彩之前身。將色料加點或彩繪於釉面之上,然後經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品種。由於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結合緻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屬釉中彩品種有:青釉褐斑、白釉綠斑、天藍釉紅斑、褐彩、綠彩、褐綠彩、黑釉鐵鏽花等等。現代景德鎮和唐山燒製成功的高溫快燒顏料裝飾,同樣是採用釉中彩繪方法,所用色料十分豐富。也有人把這類裝飾方法稱作“高溫釉上彩”。釉中彩與釉上彩相比,具有無鉛毒、耐機械磨損和抗腐蝕性能的優點;它與釉下彩相比,具有呈色穩定、色面均勻的優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裝飾方法。現代湖南醴陵生產的釉下彩繪瓷器。其製作工藝是將施完釉的坯胎先經800℃低溫素燒,然後在這種半成品上彩繪,接著在花面上噴一層薄釉,再經高溫燒成。從表面看,彩在釉下,實質彩在二層釉的中間,是名融其實的釉中彩

曲折紋

陶瓷器紋飾。亦稱曲尺紋、波折紋、折波紋或三角折線紋。是用線條連續折曲而成,形似水波狀的一種紋樣。有刻劃、拍印和彩繪的不同。刻劃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上。,拍印盛行於印紋陶上,彩繪在磁山文化彩陶上已有發現,流行於仰韶文化及以後的彩陶上,特別是馬廠類型陶器上。

萬花堆

清乾隆、嘉慶時期景德鎮粉彩瓷器的花卉題材之一。器身滿繪各色花朵,猶如萬花堆聚,五彩繽紛,寓百花呈瑞的意思。畫面以牡丹為主題,並繪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牽牛等等。花之形狀、大小、正側,各盡其致,繁密之極。有黑地和白地兩種,以黑地最為珍貴。此種紋飾又稱“百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