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灣大橋
樂清灣大橋
樂清灣大橋(接線工程),全長38.147公里,全線設特大、大、中橋47座,跨海灣橋樑4座、隧道3座,總投資約103.87億元。2018年9月28日15時正式通車。
樂清灣大橋(接線工程),全長38.147公里,全線設特大、中橋47座,跨海灣橋樑4座、隧道3座,總投資約103.87億元。作為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的關鍵性工程,樂清灣大橋起自玉環市蘆浦鎮分水山,終於樂清市南塘樞紐互通,全長13.1公里,其中玉環境內8.9公里,樂清境內4.2公里。
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是浙江省“兩縱兩橫十八連三繞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瀋海國家高速公路浙江段(甬台溫高速公路)的輔助線路。
該工程建成后,將與擬建的三門灣大橋、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形成浙江省新的沿海高速公路,對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加強長三角、浙江沿海和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之間的交通聯繫,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2011年12月12日,玉環經濟開發區漩門二期海堤鷹公島上一片歡騰,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樂清灣大橋正式動工興建,這標誌著台州“十二五”期間建設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工程台州段建設拉開序幕。
樂清灣大橋動工興建
2014年9月26日,樂清灣跨海大橋打下主橋第一樁
水深港闊的樂清灣,正在迎接幾千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人類活動。在它的深海之中、土壤深處,538根海工水泥樁將撐起跨海大橋1號橋,它以樂清灣為名,以百年大計為其使命。幾代人夢想的東部沿海大通道也因此打通任督二脈,進入馳騁南北、合縱連橫的快車道。
昨日,玉環市分水村樂清灣跨海大橋1號橋的棧橋上,隨著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稱“中交一公局”)施工單位的一聲指令,樂清灣跨海大橋的主橋第一樁開打。鑽頭落入17米深的海水,親吻隨之而來的海泥,伴著飛濺的泥水,平穩旋進深海中。不久之後,一根長達112米的主墩第一樁將在海水中屹立,而它意味著,這座跨海大橋進入了主體工程的實質建設階段。
海島人的夢想: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3000多留守在玉環市海山鄉的老人和孩子知道,離家背井,在外闖蕩的4000多位親人們離開時眼中有希望也有無奈。他們期待著,親人能早日回歸,不再隔山隔水,互訴思念。
“代代海山鄉民嘴上心裡惦記著圓一個跨海大橋夢,在那個夢裡,海島與外界自由往來,親人不再遠走,在家鄉就能享受現代便利的生活,迎接八方來客。”海山鄉鄉長金榮通說,樂清灣跨海大橋的開通將是海山鄉命運的轉折,茅埏島將成為玉環的後花園,海山鄉成為現代生態旅遊島的夢想就會變成現實,隨著當地旅遊服務業的發展,更多的海山鄉民才能留在家鄉。
從1994年到2014年,在玉環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阮勇的大事記里,樂清灣跨海大橋建設項目從首次正式提出到如今從藍圖中躍然海上,光陰匆匆20載。
“整整20年,歷屆台州市委市政府、玉環市委市政府及工程指揮部,從沒放棄過堅持這個夢想,如今這個夢就要成真了。”阮勇說。
作為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樂清灣1號橋工程,是如今正式啟動的樂清灣跨海大橋的開山之作,它起於蘆蒲鎮分水山碼頭,止於海山鄉茅埏島,全長4.3公里,寬33米,按照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總投資12.36億元,計劃工期3年,由中交一公局負責承建。
大橋的未來:“交通流、經濟流、思想流”三流通暢
改革開放以來,玉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百強。但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玉環作為海島城市,仍屬陸路交通末端,至今無國道、無高速、無鐵路,僅靠76省道及其複線以及樂清灣滾裝輪渡維持進出。
“玉環對外交通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玉環交通瓶頸制約的破題之舉。”玉環縣委書記張加波說出了樂清灣大橋和高速通道對於玉環的關鍵意義。
台州市副市長董貴波對樂清灣跨海大橋建設有更深入的理解、評價和期望:“整個台州沿海高速謀劃了10年,真正運作了8年,如今10年辛勞化成了激動和幸福。樂清灣大橋是台州的一號工程,也是台州交通史上的鴻篇巨作,我希望能將它建設成明星橋和一流工程,配精兵強將,打造標桿和典範,並以該工程為契機,帶動、引領台州其他交通項目的開展。”
在台州人民急切的目光背後,是不斷累積在玉環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各項專題報告彙編。“艱難的工作都在前期,為了籌建這座跨海大橋,從地質、水文、氣候、海事到水利、防洪等27項專題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堆起來有幾個人高。”
事實上,社會發展變遷之快,遠比一項套用公式的預測結果來得迅猛。阮勇給記者舉了個例子:“1998年,滾裝輪渡有限公司投入2條船,每天運載汽車400多輛。但隨著車流不斷增加,截至今年8月,輪渡已增至5艘,每天承運2000多輛車,還時常出現擁堵和排隊現象。”
經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物流日趨活躍,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和車流量的陡增都是空前的。
2011年6月,作為省重點工程的玉環陳嶼隧道及接線工程正式建成通車。該隧道的建成通車,旨在緩解玉環當地車輛日益增加的瓶頸問題,並對國家一類口岸大麥嶼港的開發和對台直航起到關鍵作用。“起初根據技術人員的現場統計和公式測算,一天往來車輛不過數百輛次,但目前,陳嶼隧道的實際車流量已達到日均5萬輛次。”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老話,在玉環經濟發展中,依然是顛撲不破、屢試不爽的真理。”阮勇說,如能儘快建成樂清灣跨海大橋,將使玉環更深地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併兼得溫台兩地經濟融合、聯動發展之惠;也促使大麥嶼港擴展營運範圍,擴大經濟腹地,帶來客觀的港口經濟效益。
建設者的承諾:建一座屹立百年的標本式現代橋樑
李響是中交一公局樂清灣1號橋項目副總工程師。“2年前,1號橋的海上建設平台棧橋開始建造,如今已全部完成,主橋工程從今天開始正式啟動。”
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玉環市委常委、副市長葉楠說,中交一公局1號橋項目建設團隊,是國內一流團隊,採用的連續剛構和節段預製技術也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這項工程的目標是要創“部優”。
屬於李響和他的同事們未來3年的大橋交響樂章,就從第一樁開打時,“砰砰砰”撞擊岩層的轟響中開始。
“由於引橋和主橋樁基所在位置不同,樁基分為陸上樁和水中樁。1號橋總共有64個橋墩,每個橋墩,由少則8根、多則18根樁基支撐。”李響說。
主航道兩邊的海水最深,樁基也最長,達106米,相當於35層樓房高。“樁基打入深海的過程最令人掛心,除了現場工人外,所有管理者和工程指揮人員都必須24小時輪班,不間斷值守,鑽頭工作的效率一旦出現異常都意味著海中作業遇到障礙,必須隨時警惕,隨時處理。”
樂清灣1號橋,屬超長型工程,體量大,工程難度高。尤其是採用“節段預製”技術后,工程難度再加碼。然而技術的優勢也十分明顯,區別於傳統的“橋樑現場澆築”技術,節段梁預製,是將整梁分成不同節段,在梁廠里預先生產好,再吊至橋上,進行拼接。這樣做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確保施工過程最低限度地影響通航。
“但施工難度也在此,現場拼接時,光照、溫度、風力等都是影響拼接精準度的因素,為了確保現場施工精準度,我們專門聯合高校進行實驗室1比10的模擬實驗。”李響告訴記者。
“跨海大橋的一切技術和管理要求都是沖著百年工程的標準而去。它將記錄沿海經濟的百年發展、人事變遷,也將記錄我們這批建設者們的堅韌和追求。”中交一公局樂清灣1號橋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經理胡風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