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動物毛
特種動物毛
特種動物毛產自某些動物可供紡織加工的毛髮。主要和綿羊毛混用,製成的紡織品具有特殊風格和服用性能。重要的特種動物毛有馬海毛、山羊絨、駱駝毛、羊駝毛、駱馬毛、原駝毛等。
近代紡織工業也利用一些毛皮纖維作原料,如兔毛、麝鼠毛,以及牛、馬、鹿某些屬種動物的毛髮,如中國高原的氂牛毛,馬鬃尾等,這些毛類纖維有時也統稱為特種動物毛。特種動物的毛髮大多由粗剛毛和細絨毛混合生成,紡織工業通常僅利用其中的細絨毛。在採集或紡織初加工階段須用手工或機械的分梳手段將細絨毛分離出來,再加工成各類產品,因此毛被中的細絨毛含量及其性能很重要。特種動物毛數量有限,而且有些還得自野生動物,製成的紡織品品質優良,歷來被視為珍貴的紡織原料。
羊駝主要產於秘魯,每兩年剪毛一次,剪下的毛長20~40厘米。有兩個亞種,一種毛被形態類似羅姆尼綿羊,纖維多捲曲,有銀色光澤;一種毛被形態類似安哥拉山羊,纖維平直少捲曲,有強烈的絲光光澤。兩種纖維的平均直徑均為22~30微米。纖維外層有鱗片,內為皮質層,粗毛和大多數絨毛均有毛髓。顏色有淺褐、深褐、灰、黑等,常以天然色毛與其他纖維混紡,製成服飾織物或織成起絨織物,用作外套或襯裡。
特種動物毛--駱駝毛
山羊絨
原駝是生於南美洲南端的野生動物,毛被的上半身呈紅棕色,下半身呈白色,毛被中粗毛佔10~20%,絨毛纖維的直徑為18~24微米,比羊駝絨毛細,比駱馬毛粗,約50%的纖維有毛髓或空腔。平均長度約為5厘米。原駝毛纖維在20世紀初才開始用於紡織,利用它的柔軟性可製成複雜花紋組織的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