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建設

實踐過程

社會主義建設泛指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有時專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後,建設社會主義新型制度並為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條件的實踐過程。

含義


泛指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有時專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理論


(一)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科學論斷,從生產力、生產關係、最終目的三個層面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深化了人們對什麼是社會主義的認識,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全局性的指導意義。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提出了我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進入社會主義以後必須經歷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這是對我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準確判斷。這就把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放在了現實的科學的基礎之上,從而避免了重蹈過去超越階段的“左”的錯誤。這個理論,同樣具有全局性的指導意義。
(三)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行了一場革命性改革。中國的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具體制度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我國改革引起社會變革的廣度和深度來說,可以說是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與改革相互聯繫和并行的是對外開放。任何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搞建設都不能成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社會主義對外開放的實質,是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對外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中國共產黨通過長期探索,打破了把市場經濟視為社會主義異己物的偏見。鄧小平提出,計劃和市場不具有社會制度的屬性,二者都是發展經濟的手段,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江澤民進一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在人類歷史上是首次和創舉,它在理論上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在實踐上極大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五)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民主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最重要的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絕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但要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還要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走文明發展道路。
(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八)社會主義對外關係理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妥善處理分歧;繼續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搞好周邊環境。中國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也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九)國防和軍隊建設理論。加強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國防建設,堅持把我軍建設成為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加快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
(十)“一國兩制”和祖國和平統一的理論。這一科學構想,已在香港、澳門順利實現。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保持了繁榮與穩定。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將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活動。
(十一)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共產黨領導。中國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改善黨的領導制度、領導作風和領導方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它的依靠力量越來越廣泛: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新的社會階層,充分發揮他們的歷史主動精神;依靠各族人民的團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誰也離不開誰;依靠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十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我們黨面臨著長期執政、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嚴峻考驗。中國問題的關鍵是把共產黨建設好。堅持把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經驗教訓


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算起,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在這八十多年的實踐中,共產黨人最主要的經驗教訓是什麼?鄧小平的回答是:“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沒完全搞清楚。”他說:“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來看,從蘇聯、東歐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來看,人們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問題上,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問題上,有兩條教訓特別值得重視。
第一條教訓:離開本國實際、照抄照搬的教條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紀曾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發展,經過一個過渡時期或革命轉變時期之後,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然後是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他們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作了原則性的構思,認為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物質前提,是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特徵;第二個特徵是,生產資料由全社會佔有,實現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第三個特徵是,在消費品的分配方式上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而共產主義社會則實行按需分配原則;第四個特徵是,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沒有商品、沒有貨幣,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來社會主義社會時,實際上強調了兩個重要前提、一個根本任務:一個前提是,當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高度成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也容納不下生產力發展時,社會主義革命必然到來,革命的結果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第二個前提是,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高度成熟的生產力前提下,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所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才具有上述四個特徵;一個根本任務是,建成的社會主義必須進一步發展生產力。
什麼是社會主義?列寧在創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之初,由於囿於馬克思、恩格斯原來的設想,認為:工人階級取得政權后,就需要利用國家權力,以社會的名義把全部生產資料變為國家所有;而國家一旦實行了社會所有,貨幣和商品生產就要廢除,舊的分工和競爭也隨之消失,為統一的計劃經濟和直接的產品分配所取代,社會就將進入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只保留按勞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黨綱時,列寧仍堅持社會主義是非商品經濟的社會,並且在實踐上嘗試在俄國建立以產品經濟為內容的高度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體制———“辛迪加”。“辛迪加”就是俄文大工廠的意思。第一,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歸全體人民所有,實行全社會的公有制。第二,實行計劃經濟,沒有商品、沒有貨幣。第三,根據按勞取酬的原則進行直接分配。馬克思、恩格斯所講的社會主義是以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達、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也不能容納生產力發展為前提的,而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並不是在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其生產力已經高度成熟、生產關係再也容納不了的條件下發生的,相反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相對落後的條件下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因此,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初期設想顯然忽略了生產力高度成熟、生產關係再也容納不了生產力發展這一前提條件。
事實上,列寧也並沒有實施關於社會主義“辛迪加”的設想。依據當時的國內戰爭需要,實行的是戰時共產主義的體制和政策。在激烈的戰爭形勢下,為了贏得戰爭,人民群眾是可以忍受戰時共產主義體制和政策的;但戰爭結束后,到1921年初,俄國農民由於餘糧徵集制而對蘇維埃政權產生不滿,城市工人因生活困難而對俄共(布)產生不信任,再加上白衛分子的煽動,爆發了“喀琅施塔叛亂”,參加1917年起義的一些水兵把炮口掉轉過來對著蘇維埃。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革命要解決吃飯問題,革命成功后還吃不飽飯,就很容易對社會主義產生懷疑。現實使列寧清醒了,他開始重新認真考慮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到底應建成什麼樣子這個重大問題。1918年7月,布哈林在俄共七大上提出在新黨章中要全面闡述社會主義特徵,列寧反駁說:我們說不能夠闡述社會主義的特徵,社會主義將來是個什麼樣子,什麼時候達到完備的形式———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也不能說。
在相對落後的俄國到底怎麼搞社會主義?不能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特徵的結論,不能忽略馬克思、恩格斯講的生產力高度成熟這一重要前提。實際上,列寧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社會主義的預測,也一直採取科學的態度。他首先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預測不是烏托邦的,而是運用唯物史觀考察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和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作出的科學預測。其次,列寧雖然囿於馬克思主義的一些結論,但又依據徹底的唯物主義原則,反對詳細地論述社會主義特徵,認為現在社會主義發展還不充分,要創造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根據俄國的實際情況,他在晚年寫的八篇文章中就集中探索了在落後的俄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列寧指出:要承認俄國是一個小農在經濟上佔優勢的國家,要知道俄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將不同於其他國家,要看到俄國情況的特殊性。據此,列寧闡述了在落後的俄國怎樣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如關於發揮私人資本主義作用的觀點,關於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的觀點,關於允許和鼓勵小農經濟發展的觀點,等等。
列寧逝世后,斯大林領導的蘇聯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一方面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另一方面卻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當然,就當時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來說,計劃經濟體制對贏得戰爭是有利的;但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之後,原來實行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就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了。斯大林也是大體按照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實行全社會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的設想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但在整體上忽略了俄國相對落後的生產力前提,逐步建立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現出既束縛生產力發展,又限制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從而影響人們積極性的發揮的嚴重弊端。正是這種具有嚴重弊端的體制,才使矛盾逐步積累、激化,導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歷史事件的發生,最終導致社會主義蘇聯的崩潰和解體。東歐諸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同樣形成了僵化的經濟政治體制,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最終造成社會主義在東歐的失敗。我國在建國初期搞社會主義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囿於馬克思、恩格斯的原有設想,照搬了蘇聯斯大林模式的許多做法,結果走了很長一段彎路。
第一條教訓引出第一條基本經驗,這就是必須搞清楚什麼叫社會主義?離開本國實際,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現成結論,照抄照搬別國的模式,不搞清楚什麼叫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是絕對搞不成社會主義的。
第二條教訓:脫離本國生產力實際,一味拔高生產關係,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
縱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縱觀社會主義各國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一條重要教訓就是離開本國生產力的實際,一味拔高生產關係,以階級鬥爭為綱,放棄發展生產力這個根本任務。
什麼叫離開本國生產力實際?第一個“離開”就是不顧本國生產力的實際,抽象地拔高生產關係。這就是,不管本國生產力水平高低的實際,都一律按馬克思、恩格斯講的高度成熟生產力的社會主義特徵的要求,去建設高級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俄國比整個歐美諸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要落後,中國比俄國還落後。而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之初,卻一度離開了本國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具體條件,一味地追求先進的生產關係,以為有了先進的生產關係,就可以把落後的生產力帶起來。第二個“離開”就是忽略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為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就能把生產力促上去。
應該說,取得政權以後,特別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後,我們黨的主觀願望是好的,力圖儘快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儘快使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問題就出在主觀上要儘快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而現實的客觀條件卻不允許,主客觀差距大,犯了“急性病”。怎樣儘快解決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問題?從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以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歷史來看,當時主要採用了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儘快儘早地建立先進的生產關係,誤以為用先進的生產關係就可以把落後的生產力帶動起來。於是,我們一個勁地在拔高生產關係上做文章:互助組慢,搞初級社;初級社慢,搞高級社;高級社還是慢,就搞人民公社。希望通過人民公社這個“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一下子過渡到共產主義。唯物史觀指明,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不適應或阻礙作用有兩種情況:一是超前,生產關係跑到生產力前面去了;二是落後,生產關係落後於生產力。這兩種情況的結局都是阻礙乃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事實也是如此,誤以為公有制越大越好,越純越好,這種只是在拔高生產關係上做文章的辦法,不僅不能發展生產力,反而是阻礙、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個辦法是,狠抓思想意識領域裡的階級鬥爭,抓革命、促生產,試圖通過抓階級鬥爭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三大改造”完成後,毛澤東認為,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無產階級戰勝資本主義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之後的首要任務,是要繼續進行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階級鬥爭,抓革命、促生產,徹底解決在意識形態領域誰戰勝誰的問題。然而,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勞動者,只有調動勞動人民的積極性,才能把生產力抓上去。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調動勞動人民的積極性,一是給人以合理的物質利益,充分發揮利益激勵的作用;二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素質和思想覺悟,發揮精神鼓勵的作用。這兩個辦法,第一個是為主的,第二個也是必要的。然而,如果長期忽略人們合理的物質利益需求,就會挫傷人們的積極性。在“三大改造”完成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一直錯誤地認為,影響勞動人民積極性發揮的最大原因,就是私心,只要解決了私心,狠斗私心一閃念,靈魂深處爆發革命,狠抓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階級鬥爭,老百姓就有積極性了,工作就上去了。一切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做法,嚴重偏離了我國政治生活的主題,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最後的結果是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只有給人民以合理的物質利益,才能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正是脫離生產力的發展實際而一味拔高生產關係,否認人民群眾的合理物質要求,以階級鬥爭為綱,最終導致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上犯了長達二十年的“左”的錯誤,直至“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嚴重破壞了生產力。
離開生產力的實際,離開發展生產力的根本任務,侈談社會主義建設,這是第二條教訓。這條教訓實際上引出了另一條基本經驗,這就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時必須搞清楚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樣一個基本問題。
基本經驗:必須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問題。鄧小平說,問題是要把什麼叫社會主義搞清楚,把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搞清楚。搞清楚首要的基本問題的過程就是對社會主義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就是總結社會主義經驗教訓的過程。
什麼叫社會主義?鄧小平認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就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從根本上總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抓住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歷來強調的生產力的前提條件,體現了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告訴我們,一切從本國生產力實際出發,走中國人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什麼叫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不要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和模式,按照本國的實際來辦事,從本國的生產力發展的實際狀況出發搞社會主義建設。鄧小平說:“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理論作為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科學理論,就是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概括。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只要我們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來指導我們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我們就一定能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毛澤東


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及其經驗,是十分豐富的,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明確提出馬列主義要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以蘇聯和別國經驗為鑒戒,走自己的路。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係》的報告,指出:“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各國應有所不同。在中國,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中國的和外國的要有機結合,而不是套用外國的東西”。又說“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的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對於蘇聯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也應當採取這樣的態度”。這是毛澤東同志立足於中國的實際,衝破對蘇聯模式的迷信,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始。體現了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選擇一條什麼樣的道路要立足於本國,學習外國,中外結合,走自己的路的明確態度。在更高的層面上提出了全方位借鑒學習別國的長處,更主要的是尋求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即走自己的路的要求。可見,經過一段時間的總結和探索,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建設走什麼路有了較為明晰的認識。
第二,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早在1945年4月,毛澤東就明確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他強調,在打敗日本侵略者之後,中國共產黨要實行土地改革,發展現代工業,建設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在這裡,毛澤東同志就已經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衡量黨的政策作用大小的標準。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又指出,要把黨的工作重點由農村轉移到城市,學會管理城市,在城市工作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956年1月的最高國務會議匕,又明確提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隨後在黨的八大決議中又提出,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進快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957年2月,還提出“我們的根本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係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以上這些基本思想,不僅在理論上是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施,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提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方針。這也是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提出的。圍繞這個方針,提出要處理好涉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十個方面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指出:“過去為了結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我們就實行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方針。現在,為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同樣也實行這個方針”。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就是把國內和國外的、黨內和黨外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指出“在國內,工人和農民是基本的力量。中間勢力是可以爭取的力量。反動勢力雖是一種消極因素,但我們仍然要做好工作,盡量爭取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在國際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要團結,不中立的可以爭取中立,反動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總之,我們要調動一切直接的和間接的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毛澤東同志提出這一基本思想的依據就是緊緊抓住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十分落後,生產力不發達的實際,為完成集中力量進行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生產力這一中心任務,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係。這是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第四,提出了經濟建設的一些基本方針和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是明確提出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的方針。這不是簡單地把原來的重、輕、農的顛倒,而是突出了農業的基礎地位,這既是我國的國情決定的,也是實現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重要步驟,並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二是提出了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問題。指出,“工業化道路,可以和蘇聯有些不同”同時堅持社會革命與技術革命並舉,農、輕、重並舉,兩條腿走路的經濟建設方針:三是在經濟建設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和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四是在經濟建設發展戰略問題上,毛澤東在1955年10月的七屆六中全會上說,將來的趨勢如何?趨勢就是:大約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期內,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約在50年到75年的時間內,就是十個五年計劃到十五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內,可以建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形成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思想雛形。1964年1月,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同志在三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就比較完整的概括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早在1957年3月,毛澤東還指出,沒有生產就沒有生活,沒有多的生產就沒有好的生活。要多少年呢?我看大概要100年吧。分幾步走,大概有十幾年要稍微好一點;有二三十年就更好一點:有個五十年可以勉強象個樣子;有100年那就了不起了,那就和現在大不相同了。顯然,毛澤東沒有明確提出“三步走”的概念,沒有作為國家的大政方針確定下來,但“幾步走”的發展戰略設想成為鄧小平同志的i00年不動搖,到下個世紀中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戰略思想的重要基礎。
第五,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思想。一是針對斯大林在一個長時間裡不承認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觀點。但可以通過調整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部分加以解決。這實質就是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先導。二是針對當時高度集中的體制,地方和企業沒有自主權的情況,提出了擴大地方和企業自主權。毛澤東指出“應當在鞏固中央的統—領導的前提下,擴大點地方自主權利,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他們辦更多的事情。”只有中央一個積極性不行,要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而且強調要特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多給企業點自主權。三是提出了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問題,提出關心群眾生活,反對不關心群眾痛癢的官僚主義。四是提出了可以搞國營經濟,也可以搞私營經濟,可以消滅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政策”。針對八大以後國內自由市場活躍,個體工商戶增加,既繁榮了市場,又滿足了人民生活,對國家和個人都帶來了利益和便利。但有些夫妻店,私營工廠出於政治上的壓力,不敢公開經營的情況,毛澤東明確表示要讓他們到地上來,合法化,而且可以僱工,開私營大廠,華僑可以投資,100年都不要沒收。五是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根據毛澤東的意見,陳雲總結出了在工商業生產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附有一定數量的個體經濟作為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在國家計劃許可的範圍內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在社會主義統一市場里,國家市場是主體,自由市場是補充。
第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其它一些獨創性的探索。一是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這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力量搞經濟建設意義重大。二是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概念。毛澤東認為,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相聯繫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商品生產和社會主義相聯繫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他主張商品經濟要搞的長久一點好。三是在意識形態領域裡,在堅持馬列主義的指導地位的同時,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明確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四是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問題。五是初步提出了對外開發和一國兩制的基本思想。六是提出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理論。等等。以上是毛澤東為尋求一條有別於蘇聯、符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作的不懈努力。這種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及其積累的實踐成果,為後來形成比較系統和比較成熟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毛澤東同志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是十分豐富的,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理論成果。但是,他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的理論形態,有的還沒有形成全黨的共識,有的即使寫進了黨的文件,也沒有最終貫徹到底,後來重提“以階級鬥爭為綱”,終於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經驗教訓。其原因不外下列幾點:一是受當時國際局勢的影響。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初期,世界還處於冷戰時期。我國基本上還處於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國民黨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叫囂之中,後期還同蘇聯處於敵對狀態,周邊環境也不穩定,社會主義的中國處於各種威脅之中。這些就使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無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探索和系統研究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重大問題,梳理思想上的許多火花,形成理論體系,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始終遵循的方針。二是受當時國內形勢的影響。五十年代中後期,國內局勢一度惡化,受波、凶事件的影響,相繼出現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事件,在黨內整風中,右派分子乘機攻擊共產黨,攻擊社會主義,等等。這些也使得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誤以為階級鬥爭仍然存在,沿用了戰爭年代的工作方法,放棄了已經找到的“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和“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當作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的正確方針,轉而把“兩個階級”和“兩條道路”的鬥爭作為我國的主要矛盾,從而使黨和國家的工作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三是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社會主義的歷史還不長,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更短,中國的特殊國情,又沒有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要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和我國的基本國情獲得全面的、正確的認識,不能不經過艱苦的探索,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總之,說到底,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但在那樣的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中,能夠探索出這些可貴經驗,理論上也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已實屬不易,我們不能苛求他們在那樣的歷史時代,達到我們今天所能達到的理論高度和實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