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作用
病人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可以舒緩
安慰劑作用(Placebo Effect):又名偽藥作用、假藥作用、代設劑作用,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作用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含義為“我願意”,理解為“我將受到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醫務人員可以利用安慰劑,以激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當對某種葯堅信不移時,就可增強該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當某種新葯問世,評價其療效價值時,要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估計進去。如果某種新葯的療效與安慰劑的療效經雙盲法試用后,相差不大,沒有顯著的差異時,這種新葯的臨床使用價值就不大。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新葯剛剛問世時,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靈丹妙藥,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其熱潮消失、身價下降的原因。安慰劑效應在藥物使用過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絞痛這樣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使用安慰劑也有1/3以上的患者獲得癥狀的改善,許多鎮痛劑都具有明顯的安慰劑效應。還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劑時,也可出現噁心、頭痛、頭暈及嗜睡的藥物副反應,這也屬於安慰劑效應。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好與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安慰劑效應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可以隨疾病的性質、病後的心理狀態、不適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評價,以及醫務人員的言行和環境醫療氣氛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就出現了安慰劑效應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或根本沒有的現象。我們應當記住,在病人中安慰劑效應是較易出現的,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會出現此種效應。也正由於病人有此心理特點,才使江湖醫生和巫醫術士得以有活動市場,施展其術。
心理諮詢中的“安慰劑效應”指心理諮詢者在諮詢中向來訪者提供“安慰劑”,使來訪者由於期望而促進心理障礙減輕或病情好轉的心理現象。心理諮詢中的“安慰劑”包括心理病理性藥物、生物意義上的中性物質、諮詢者的形象、諮詢者的言語和非言語技術及諮詢環境的建構,諮詢人員通過藥物、藥物替代、言行及環境暗示引導來訪者對自己的改變和發展。心理諮詢與臨床醫學“安慰劑”的不同在於它更強調諮詢者本身的形象、對來訪者的引導和心理諮詢環境的建設,他們對個體認知改變、心理適應和發展甚至比藥物“安慰劑”的作用更大。
對象“安慰劑效應”本質上屬於暗示效應,它是多種心理諮詢方法的綜合,主要包含催眠療法、認知療法、暗示療法、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以及意象對話技術、自我防禦、行為療法等心理諮詢理論與技術的原理。心理諮詢的終極目標是“幫助來訪者的自立自強”,所以心理諮詢的“安慰劑”不僅僅是使用藥物,還包括引導來訪者心理向積極方向發展。藥物的安慰劑主要是通過來訪者對藥物的認識、感受以及服藥行為本身引起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效果的。環境建構和諮詢人員從業能力需要以各種來訪者的心理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從而通過“首印效應”和言語暗示給來訪者帶來有助於發展的心理影響。“安慰劑效應”在心理諮詢中適用對象包含兩方面: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這些個體的人格特點包括喜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喜歡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如癔症、強迫症、一些恐怖症、焦慮證、疑病證和神經質。如果兩者同時具備,“安慰劑”就更容易產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