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水橋
踏水橋
踏水橋:其一:位於原踏水鎮政府駐地。其二:位於都江堰市聚源鎮普星村2組王家院子前面的泉水大溝上面的橋,在此踏水橋又稱“踏水硚”,現在以“踏水硚”為準。
清乾隆《溫江縣誌》載:“踏水橋,北八里。”清宣統《溫江鄉土志》記:“踏水橋,在治西北十二里集義場(原踏水鎮)跨雲溪,長一丈六尺,廣四丈。”傳說,這裡原有一座拱橋,橋當頭兩百米遠有幾家幺店子。後來,這個地方出了一個進士,名叫徐從樞。他中進士后,任嘉定府(現樂山市)教諭(分管教育的學官)。后回到老家購置田產,成為當地顯赫一時的鄉紳。他與當地鄉紳商量,要在橋當頭興建一座鄉場。因為原來的那座橋橋拱很高,徐進士迷信風水,認為橋高對上方的一家墳地有利,心裡不悅。有個風水先生看透了徐進士的心事,就順著他說,這座橋高過了溫江縣城的白塔子,溫江縣城要遭水淹,縣府知道后,要懲治我們。這樣一說,大家都十分懼怕。於是商議改橋,把橋面改得很低。結果,橋面改低以後,只要下雨一漲水,河水就漫過橋面,過路行人就只有踩水過橋。這樣一來,人們就叫這座橋為“踏水橋”。
其一:溫江縣原設踏水鎮,以踏水橋在此地得名。解放后,先後設置踏水鄉、踏水鎮,此地為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踏水鎮併入萬春鎮,仍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踏水橋原在踏水舊街北端,灰石砌座,石板鋪面。說到它,場上的老者們,有兩種不同說法。
一曰“塔水橋”。說該橋橋面與柳城南門外的“白塔子”塔頂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塔水橋者,塔頂與橋面水平相同也。有民謠云:“塔水橋,白塔頂,相隔十里一樣平。”
二曰“踏水橋”。說是清末及民國年間因水利失修,江河泥沙淤堵。該橋橋下的河道因淤堵而流水不暢,每逢大雨時節,常常水沒橋面,行人只有膽戰心驚地試探著踏水而過橋,故名“踏水橋”。
因后一種說法揭示了解放前社會制度的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故而前一種說法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姜國民收集。選編時,字句有增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