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設計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教學評價設計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要重視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參與表現。
這就要求老師設計好自己的教學評價,因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弄清楚評價的目的。首先,教學評價要起到一種檢測的作用。看一看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在講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的區別時,我們就需要讓學生獲得一種理解能力,讓他們知道這兩種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次,教學評價設計還要起到一種激勵作用。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有趣的活動例如:遊戲、競爭、演示、表演等,使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能夠在一種情境中較好的掌握和理解這兩種語言的差別。然後,老師對學生的這些活動進行評價,這非常有益於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最後,評價還應起到使學生髮展的作用。整個評價設計必須要考慮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的評價應該有助於學生的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不斷發展。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等設計適合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價工具,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
1.目標性原則
教學評價的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在教學之後,學習者在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等方面是否產生了如教學目標所期待的變化,這是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回答的,離開了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就無法進行教學評價。
2.關聯性原則
設計教學評價時應關聯教學目標與評價方式,追求不同評價方式的互補,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和工具,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
3.過程與結果統一原則
教學評價,既要評價教學的結果,也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要改變以往過分重視總結性評價的教學評價方法,強調形成性評價、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興趣、參與程度、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進行評估。
4.客觀性原則
在設計教學評價時,從測量的標準和方法到評價者所持的態度,特別是最終結果的評定,都應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主觀臆斷或摻入個人情感。
5.整體性原則
在設計教學評價時,要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為此,教學評價應該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實現評價的主體、內容、方式、對象和標準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動態化。
6.指導性原則
在設計教學評價時,不能就事論事,而應把評價和指導結合起來,要對可能的評價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不同角度探討因果關係,確認產生的原因,設計具有啟發性的應對方案,以幫助被評價者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1:量規的設計
2:檔案袋評價
3:檔案袋的設計
4:問卷調查法
5:調查問卷的設計
6:訪談法
7:訪談的設計
8:觀察法
9:觀察法的設計
10:作業與測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