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迪潘

流浪的迪潘

《流浪的迪潘》是由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於2015年8月26日在法國推出的一部劇情電影。該片由雅克·歐迪亞執導,傑蘇薩桑·安東尼薩桑、樊尚·羅蒂埃、Marc Zinga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位斯里蘭卡泰米爾反政府組織的士兵流亡到法國之後的生活。

劇情簡介


海報
海報
該片講述在斯里蘭卡,內戰已經快要結束,無數難民等待著離開這片被戰火摧殘的土地。為了更容易申請政治庇護,年輕的女人雅麗妮(Kalieaswari Sriniv飾)、曾經效力泰米爾猛虎組織的戰士迪潘(傑蘇薩桑·安東尼薩桑飾)和9歲的失去父母的小女孩伊萊婭(Claudine Vinasitha飾)冒充一家人,來到法國巴黎近郊開始了新生活。迪潘在這片貧民聚集的郊區找到了一個公寓管理員的工作,不會法語的雅麗妮也在一戶人家做家政,“女兒”伊萊婭則進了附近的學校。生活看起來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充斥著暴力、毒品、犯罪的巴黎郊區,註定不會是他們平靜生活的凈土,當命運不可逆抗,迪潘只好用自己最熟悉的手段,守護這個由三個陌生人組成的相依為命的“家庭”。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迪潘傑蘇薩桑·安東尼薩桑
布拉辛樊尚·羅蒂埃
尤瑟夫Marc Zinga
雅麗妮Kalieaswari Sriniv 
伊萊婭Claudine Vinasitha
DealerFranck Falise
The SaleswomanSandra Murugiah

職員表


製作人Pascal Caucheteux
導演雅克·歐迪亞
副導演(助理)Mikaël Gaudin-Lech;Ganesh Karthik
編劇雅克·歐迪亞;托馬斯·柏戈恩 
攝影Éponine Momenceau
配樂Nicolas Jaar
剪輯朱麗葉·威爾夫林
藝術指導米歇爾·巴泰勒
美術設計Héléna Klotz
服裝設計Chattoune
視覺特效Cédric Fayolle,Damien Hurgon
[以上演職員表來自 ]

角色介紹


角色圖片角色名角色介紹扮演者配音
流浪的迪潘
流浪的迪潘
迪潘
迪潘曾是斯里蘭卡內戰的士兵,在戰爭中喪失了妻兒家庭后,和一名陌生女子和女孩組成了一個假的新家庭,以政治難民的身份,到法國巴黎的郊區成為了一棟公寓的樓管。  傑蘇薩桑·安東尼薩桑
流浪的迪潘
流浪的迪潘
雅麗妮
這個臨時組成的“移民家庭”里的妻子,年輕的雅麗妮並沒有做好當妻子和母親的準備,她鬱鬱寡歡,精神恍惚,揚言要拋棄這個家,去倫敦找自己的表親。 Kalieaswari Sriniv
流浪的迪潘
流浪的迪潘
布拉辛
雅麗妮所照顧的老人的侄子,是當地黑幫的成員,最初雅麗妮對他保持警惕,但隨著兩人試探性的溝通,漸漸相識相知。 樊尚·羅蒂埃

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獲獎方結果
2015 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雅克·歐迪亞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郊區”向來是法國社會學家和創作者們關注的一個特別區域,這裡雖然名義上是巴黎,卻與法蘭西浪漫精緻的生活無甚關聯,一些特定郊區更是底層邊緣人群聚集、充斥著暴力毒品犯罪的地方。
劇本靈感
劇本創作的靈感來自於孟德斯鳩寫於18世紀的《波斯人信札》,三百多年前的孟德斯鳩就用局外人的視角探討了法國生活的不開化,而21世紀的今天,移民問題日益深化的法國社會卻依舊存在著各種文化衝擊與碰撞,對政治與自由的探討從歷史綿延至當下。
[以上信息來自 ]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Why Not Productions(法國);Page 114
發行公司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 (2015);. Sundance Selects (2015) (USA) (theatrical)
UGC Distribution (法國)(2015) (theatrical);Filmcoopi Zürich(瑞士)(2015)(all media)
Solopan (波蘭)(2015) (all media);Tour de Force(2015) (Norway) (all media)
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
2015年8月26日法國2015年9月18日瑞典
2015年5月21日2015年9月18日冰島
2015年7月21日克羅埃西亞2015年10月22日義大利
[以上信息來自 ]

影片評價


該片講的是嚴峻、冷酷的現實,但它還同時展現了詩意、流動的靈性。該片沒有複雜的情節,沒有猛烈的情感,也沒有眾多知名的演員,有的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觀眾進入片中感受法語有限的主人公,處於一種懵懂、混沌的狀態。該片從死亡開始,以希望結束,其間的過程感人至深。雅克·歐迪亞和托馬斯·柏戈恩的敘述充滿人性化的悲憫。人物之間的情感通過細枝末節展現出來,沒有一點煽情。該片始終都流露著一股隱隱的危機感,直到結尾才最終爆發。片中的暴力是碎片化的,而讓高潮如此抓人的,是情感和表演。暴力被賦予了一層朦朧、迷幻的色彩。(《好萊塢報道者》評)
該片完成度較高、綜合水準頗具風範。簡單但不平庸的故事,人文的眼光視點,豐滿的人物形象,法國風格的社會思考,演員自然平實的演技,各方各面雖然沒有更多突破創新,但也可圈可點。導演秉承寫實的拍攝風格,剪輯流暢,敘事緊湊而鬆弛有致,構建出了一幅極具社會意義的法國現實圖景。沒有跌宕過激的情緒起伏,基調反而沉穩厚實。劇情衝突的設置也恰到好處,一直到影片結尾,衝突被掀至最高潮,並與最初的戰爭背景相互呼應,迪潘的悲劇性也在片尾得到了最大的升華。演員表演自然真實,完全表現出了現實生活中法國的底層外國人樣貌,那種遊離狀態中的友好態度和難以融入時的失望與自我抽離,都是細微卻真實的表現。(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