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后,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目錄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性質 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後者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和雇傭勞動者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榨取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依靠對國內外人民的殘酷剝削來實現的。前者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勞動者直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目的,它立足於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會主義的內部積累,同時也根據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實現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各國無產階級尤其是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進生產資料來裝備、改造工業、農業、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儘快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才能加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獨立,履行工人階級的國際義務,並逐步地為在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準備好物質條件。對於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但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國家擁有自己的強大的物質基礎以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中國是一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建國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直在為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鬥。建國頭三年,就迅速恢復了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從1953年開始,執行以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內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展了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年,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建設計劃。按可比價格計算,如以1952年為100,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67.8,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24.8,工業總產值增加到228.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增加到183.3,重工業總產值增加到310.7。在這個期間,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各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協調,經濟效益較好,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文件,提出要尋求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可惜的是,由於長期受到“左”傾錯誤的干擾,使“八大”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的設想未能得到實現。但是,儘管經過曲折,從1958~1978的20年間,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鬥,仍然建成了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了鋼鐵、機械、化工、煤炭、電力、石油、輕紡等傳統工業,建立了汽車、飛機、電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動化儀錶儀器等新興工業。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產原值,從1957年的522.9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4488.2億元,即增加了近8倍。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工作重點堅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緊接著又及時地制定了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1979)的方針。國民經濟各部門轉入協調發展的軌道,經濟效益和人民生活逐年提高,出現了城鄉經濟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