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踞

蟠踞

蟠踞,pán jù,盤踞,佔據。

基本介紹


pán jù ㄆㄢˊ ㄐㄨˋ
蟠踞
(1).盤踞,佔據。宋 蘇轍 《論渠陽蠻事札子》:“楊晟台 等手下兵丁雖止五六千人,然種族蟠踞溪洞,眾極不少。”清 感惺 《斷頭台·黨爭》:“狄郎的士,黨蟠踞內閣,不當放棄責任。”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元順帝 北走後,納哈出 擁兵蟠踞 金山,養精蓄銳,等候機會南下。”
(2).盤曲蹲踞。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李南陽 至 嘗作《亢宮賦》,其序略曰:‘予少多疾,羸不勝衣。庚寅歲冬夕,忽夢遊一道宮,金碧明煥,一巨殿,一寶牀,巋然於中,一金龍蟠踞於牀之上。’”
(3).指盤結。蕭軍 《八月的鄉村》七:“佃戶 老孔,特別要表示他是更忠於東家,用手掌拍著胸膛,他底小髮辮很固執地蟠踞在頭頂上。脖子的脈管高高地裸露著,鬍子稀疏地起著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