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平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名譽院長

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 1926年11月4日生於北京,籍貫江蘇興化。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名譽院長,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建立了我國核工業輻射防護研究和監測體系。指導了我國初期放射性計量實驗室科研及建立實驗室的工作。在從事輻射探測器研究中,參與我國首次研製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在電離室方面,指出當時蘇式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並推導出普適的電離電流體複合損失的新公式,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滕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

人物關係


人物介紹


李德平是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在從事輻射探測器研究中,參與中國首次研製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

人物經歷


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核工業輻射防護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l926年11月4日生於北京。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先後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易名為原子能研究所)、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核工業部輻射防護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院長。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核輻射防護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席,環保局顧問與核環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是中國著名輻射物理、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家、我國核工業輻射防護事業的主要奠基人,為建立中國的輻射防護科學研究和輻射監測體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研究建立了中國核工業輻射防護研究和監測體系,曾指導中國初期放射性實驗室計量科研及建立實驗室工作,參與了中國首次研製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推導了普適的電離電流體複合損失新的公式,指出當時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膝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所著《球形電離室特性》有助於平息關於中心是否隨源距離前移的爭論。較完整地改進7核工業職業照射危害最大的氧及其子體的測量中的問題。作為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主委會成員,參與制定輻射防護基本標件ICRP1990年建議書,並參加審議國際勞動組織(IL0)的職工輻射防護規定。
在國際上他參與指導和推動輻射防護原理與實踐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在輻射防護和保健物理領域的傑出活動和貢獻得到了舉世公認,曾於1985~1997年連任三屆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主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中國代表、主代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安全諮詢組(INSAG)成員。著有《氡子體α潛能的快速測量》 ,主編《輻射防護手冊》。
“球形電離室特性”一文證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前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020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功勛榜發布,李德平上榜,被授予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我國輻射防護領域、輻射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生平軼事


1947年秋,李德平是清華大學物理系大四學生。李德平於那學期開始學習無線電電子學,有一段時間是孟昭英教授給李德平講那門課。孟師講課是用一些卡片(卡片中使用了一些簡寫的符號),后因他身體欠佳,物理系同學就到電機系,和電機系同學一起聽常迵教授的無線電課。李德平的實驗也在電機系做,但由物理系教師慈雲桂和吳全德先生指導。後來孟師決定叫李德平回物理系實驗室學習焊接電路。慈雲桂先生選了幾個電路分給李德平焊裝。李德平焊的是一個外差式收音電路,大概是短波段的,能聽到幾個不知從哪裡來的電台。當時是用色碼來辨認無線電元件的,花花綠綠使人覺得無線電很神秘,但這一焊也就入門了。那年李德平的畢業論文是孟師出的一個有關過濾器的實驗題目,後來簡化為文氏電橋音頻振蕩器,李德平還幫過這位同學調電路。任助教后,李德平接下來裝成整機,還學會了一些電容測量的技術。孟師對在此實驗室工作者的最根本的要求是焊好電路一定要請別人按圖紙核對一遍再通電。
李德平能感受到的孟師的治學與育人特點而言,他除鼓勵交流討論外,並不要求我們定期報告工作進展,但他對學生的工作情況心中有數。他見李德平實驗記錄粗糙潦草,就送李德平一個好的記錄本。有時手裡藏著一個你正需用的零件,說送你一個好東西。而他估計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就讓學生自己去摸索。他所倡導的這種相互交流與討論的學術風氣(於今似乎欠缺),非常寶貴、非常有效。
孟師重視各種操作技巧,喜歡幹事麻利。入學考試改考卷要在卷上蓋印計分格子時,他也喜用熟練高效的手法去蓋。他會打莫斯電報碼,說有空教我們。示波器顯出好圖形,他用自己的相機來照,口數曝光秒數。慈雲桂先生結婚時,他用林哈夫新聞相機熟練地為他們照相,還說相機不久就要賣掉了,你們如不趁早結婚就照不上了。當時有幾台磁飽和穩壓變壓器是新鮮設備,可惜工作頻率在60赫茲。曾初步試過並聯電容想調到50赫茲,但未能做成。記得當時孟師在電容脫開電路時隨手就使電容放電(否則電容會長時間帶電,有可能使人受到電擊)。又有一次看到孟師吹玻璃,他總是把拉細的玻璃管絲燒圓,這些安全措施做得流暢而自然。焊電路總要用電烙鐵,實驗室用的烙鐵架子是烙鐵放在架上就自動串上降壓電阻,防止不用時溫度過高。孟師講,有一次他發現還使用舊烙鐵架(用粗鐵絲做得很精緻)的烙鐵不好焊,就把這些架子全扔了。他就這樣講一下而不是下命令。

介紹經驗


中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在新年來臨之際拜訪了中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專家諮詢組成員李德平院士。在訪談過程中,李德平院士首先介紹了國際輻射防護與核事故應急工作的先進經驗與發展動態,隨後,重點就中國核事故應急工作的現狀與發展談了他的看法和意見。
李德平院士說,核電是安全、清潔,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能源,這已經成為共識。由於核事故的突發性,以及有可能對公眾與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核事故應急工作,把應急當作核設施縱深防禦的最後一道屏障。中國的核事故應急工作發展10多年來,初步形成了核應急工作的法規和管理體系,建立了國家、地方和核電站營運單位三級應急體系,取得了一定成績。
李德平院士說,作為核事故應急工作的一部分,放射源安全管理問題日益突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發生了幾次重大放射源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經受了慘痛的教訓。李德平院士認為,為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建議核應急管理部門與其他相應的管理部門一道,儘快完善中國的放射源安全管理體制,加強法制、法規建設,使放射源從最初的生產到最終的處置都處於安全、可控狀態,從根本上杜絕放射源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從應急角度應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在談到防範和打擊核恐怖活動問題時,李德平院士說,美國"9.11"事件發生后,防範和打擊核恐怖活動受到了各國政府的普遍關注。核恐怖活動對公眾心理和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十分巨大,各國政府都在積極研究這個新問題。建議要認真對待這項新工作,要按照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的原則,把各種核應急資源調動好,積極參加國家的反恐工作,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針對可能發生的核和輻射恐怖襲擊具有更大的突發性和危險性的特點,加強調查研究,做好相應工作。

80華誕


2006年11月4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平先生80華誕的喜慶日子,中國科學院在北京核工業南禮士路招待所第二會議室舉辦了“慶祝李德平院士八十華誕學術座談會”。
參加座談會的有李先生的夫人王懷珍女士,中核集團公司安質部、國家環保總局、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部工業衛生研究所、蘇州大學、四川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院、中國計量研究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院長宣義仁、院黨委書記姚新民以及部分退下來的老領導、老專家共計30餘人。
座談會從上午9:30分開始,院黨委書記姚新民主持,院長宣義仁致詞,中核集團公司安質部副主任張金濤作了講話,並轉達了集團公司領導對李先生的祝福。座談會上舉行了《李德平院士文集》發行儀式,李先生親筆簽名贈書,並對文集的出版進行了說明,強調了其中未發表的幾篇論文的寫作目的、寫作過程和沒有發表的原因,希望大家慎重對待,不要斷章取義。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踴躍發言,討論十分熱烈。由於參會人員基本上都是曾經與李先生一起從事科研工作的專家、學者,都在工作中受惠於李先生的指導,大家對李先生比較熟悉、非常敬重,所以交流起來特別親切,使整個座談輕鬆愉快。
中午12時,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匯聚在二樓餐廳,共進午餐,共同舉杯,祝賀李德平院士80華誕。

懷念父親


自治區和學校領導在內蒙古大學設立李繼侗院士和李博院士的塑像,作為家屬,我們深表感謝。
重大的事業是眾多的各方仁人志士通力合作完成的。對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敬仰與紀念,實質上就是對所有參與的仁人志士的敬仰與紀念。
上個世紀之初,中國停科舉興學堂,擺脫了持續了1300年的封建束縛,改學“有用之學”。經過獻身教育事業的前輩學者的努力,使我輩得以受到近代的教育。在那災難重重的20世紀前半個世紀中,他們不但建立了中國近代的教育體系,還建成了幾座第一流的學府;不但培養出大量的建國人才,還建樹了優良的學風和融洽的師生關係。他們對學生關懷備至,而在學業上,嚴格要求,半分不讓。他們把學生的成長看得比自己的成就還重要。我們後輩不但尊重前輩的貢獻,還珍視景仰前輩的品德和作風。先父只是其中的一員。
當得知李博和旭日干同志當選為院士時,我們深感高興,這表示內大的生命科學院辦得出色,辦得有生命力,不但已培養出很多對自治區極為有用的人才。既有得益於國際交流及時有效地引入的先進技術,也有百分之百中國製造。如果培養高級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徑只有留學,那也不是前輩學者的夙願。李博同志離開北大來支援內蒙古;並沒有阻礙他的發展,我們也感到寬慰。先父勇於任事,有用的事不論大小都熱心承擔,在抗日戰爭時期既主管西南聯大先修班,又管理清寒同學資助,他還兼任職工合作社的“經理”,也擔任教授宿舍伙食團的“管理員”,儘管常年就餐的人不多,但一周來幾次的人也不少,都得一一算清。多年以後,曾住在那裡的陳岱孫先生對我說,“我們發了工資,得先交給你父親去買好這個月的糧食,剩下的我們才能花呢。”西南聯大教授對他們兼任一些行政工作的看法是:“蓋同仁等獻身教育,原以研究學術,啟迪後進為天職,於教學之餘兼任一部分行政責任,亦視為當然之義務,並不希冀任何權力。”1942當時的教育部規定國立大學各主管人員可以享受一些特別辦公費,涉及的聯大25位教授按以上精神,拒不接受,而且說“令受之者無以對其同事”。這也是我近年來才知道的,現與諸位分享。
家父辦的最後一件大事就是參與內蒙古大學的創建。那是大家齊心合力辦成的,家父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我們敬仰他們的成就,欽佩他們的精神,崇尚他們的品德,珍視他們建立的學風,就是要承襲和發揚這些優良特點。最珍貴的東西總是那些有可能失去的東西。
設立了家父的塑像,使他得以稱他的心愿一直與內蒙古大學同在。為此我們再次感謝自治區和學校領導。他在這裡將會看到內蒙古大學繼續前進、不斷發展,培養出質優量多的人才,在各個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看到更多的院系有突出的成績,看到生命科學和蒙古學百尺竿頭,辦得好上加好。這是先父的夙願,也是我們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