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情深不壽的結果 展開
情深不壽
詞語
【讀音】:qíng shēn bú shòu
【原句】: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解釋】:一段感情,往往到了最深處,卻無法長久。君當知道任何事物到了極限,便會漸露衰敗,一個人可以強大到讓天下臣服,但卻不會因此而受人尊敬。做為一個謙和的君子,應當時時以玉之觸手溫潤、光華內斂自省,當以君子寬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舉止從容有度,處事給人以如沐春風之感。
【出處】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別推崇的境界,正是這四句十六字。但很有意思的是,如此佳句居然沒有人能查其出處(人們都認為其境界頗深定有出處)。有人查遍孔孟老莊,以及四書五經,均無所獲,故將此難題貼於網上,一年多來終無所獲,故被稱為“武俠與國文的一個絕題”。其中,最接近的答案是《國風·秦風·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易經》第十五卦中有“謙謙君子”,但僅此而已。
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你總是眼界太高,是以至今未有當意之人。這塊寶玉,你將來贈給意中人,作為定情之物吧。”玉色晶瑩,在月亮下發出淡淡柔光,陳家洛謝了接過,觸手生溫,原來是一塊異常珍貴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乾隆笑道:“如我不知你是胸襟豁達之人,也不會給你這塊玉,更不會叫你贈給意中人。”這四句銘文雖似不吉,其中實含至理。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別推崇的境界,正是這四句一十六個字。
某次和朋友談到金庸的這句至理名言。按筆者理解,無非就是讓人不要逞強而已,太要強就容易遭受挫折,太深情就容易短命,強求是苦,一切要順其自然。事實上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的看法。
據朋友思索了一段時間后,給出筆者另一種解釋,筆者認為見地頗高明。
“我覺得並不是你說的那樣消極,相反,它是一種叫人積極的智慧。任何事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任何一條規律發展到盡頭就是滅亡,發展無法停止,但滅亡卻可以避免,我想這就是它的智慧。我們可以選擇無限的接近這個盡頭,而永遠不會抵達這個盡頭,那當然就可以不滅亡,也就是獲得永生了。不要逞強當然是其中一層意思,因為越是逞強就會滅亡的越快。又好比用情,情深不壽我的理解有兩層意思,一個是用情太深,情就不容易保持長久,就像刀子太鋒利就會容易折斷。一個是用情太深的人就容易活不長久,就像你的生命是一根弦,如果時刻緊緊的綳直,很快就會斷開。情太耗費精氣神了。所以處世也好,用情也好,都要給自己留有餘地,愛對方七分,愛自己兩分,剩下一份給理智,這不是自私,而是為了使感情保持長久。君子如玉,用溫和的態度對待一切,即便有挫折、有傷害也能夠不受損。《道德經》提倡“無為無不為”,只要能夠因勢導利,而不做強橫的、徒勞的蠻幹,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可以獲得你心裡想要的那個結果。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與倫比的智慧,聖賢如果只教給人消極避世,那就不能成為聖賢了。”
1、情深不壽:君子之交淡如水,情義真摯深沉無需繁飾,就如這質樸天成的美玉一樣,無需百般刻鏤,細琢精雕。此處的“壽”字,作鐫刻、雕鏤解。(壽:鐫刻;見《醫史·李杲傳》:“制一方與服之,乃效,特壽之於木。”)
2、強極則辱:剛強至極,必然遭挫,猶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處的“辱”字,作挫、折、弱化、壓下去解。(辱:壓下去,挫;見《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往者弗送,來者弗止,或擊其迂,或辱其銳。)
3、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端芳達雅,待人和煦,舉止從容有度的君子,其品行恰似這美玉一般。(見《國風·秦風·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和見《易經》第十五卦中有“謙謙君子”)(溱溪散人)